请选择 目标期刊

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5 浏览:475

苏晓燕1 马欣2 刘玥媛3 曹晓娜4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呼吸科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影响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内科96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PSQI总分为(9.67±3.75),其中62例患者睡眠质量差,占64.6%,且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低于正常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影响、环境改变、心理因素、医源性及非医源性噪声、担心疾病及预后等。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以利于呼吸科住院患者病情的恢复。

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下载:70 浏览:477

朱晓红 张小舒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项痹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23 浏览:496

许丽1 李萌2 南士英1 2020年12期

摘要:
描述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探究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病科符合标准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和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分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不确定感的横断面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明确2个群体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住院患者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得分分别为(84.82±12.92)分、(92.49±12.66)分。不可预测是影响患者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自身感知的社会支持(β=-0.181,P=0.019)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β=0.378,P<0.001)。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受自身感知的社会支持(β=-0.202,P=0.013)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β=0.336,P<0.001)。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两者体验到的疾病不确定感可以互相影响,医护人员应同时关注2个群体的疾病不确定感,以便及早进行综合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 下载:122 浏览:432

王伟1 张晓曼2 孔冬3 周文红3 金琳3 魏民3 杨丽娟3 2022年11期

摘要: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从数量控制、风险筛查、疫情调查告知、身份证和陪护证双证管理、辅助检查陪检服务、医保预审核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时点稽查法评价措施落实效果,用信息化手段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2020年1月28日—3月2日,综合管理实施前1周及实施后第1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为1∶1.083和1∶1.002;实施后第2~4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分别为1∶0.988、0.932、0.918。3次时点稽查结果显示,实行门禁管理、陪护人员签署告知书、每日2次常规体温监测并登记、无外出就餐等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护人员电梯入口处双证管理落实率为23%~46%,在医院入口、电梯入口口罩佩戴规范率较高(91%~100%),但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3次稽查结果分别为58.76%、61.54%、77.69%。结论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综合管理措施落实有效,电梯入口双证管理落实率、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65 浏览:365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26 浏览:231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

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下载:12 浏览:460

田凤美1 张笑燕1 陆亚琼1 肖爱华2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规范医护人员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血糖管理项目小组,修订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干预方案。结果实施流程干预方案后,高血糖汇报率从74.56%上升至77.98%,胰岛素注射执行率从91.12%提高至94.08%;护士理论知识达标率从56.2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操作达标率从43.7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从7.31‰下降至1.90‰。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优化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显著降低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影响非心脑专科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33 浏览:450

曹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综合性医院非心脑血管科住院心房颤动患者院内启动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非心血管内科及神经科,出院诊断包括"心房颤动"且符合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根据住院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及出院前抗凝治疗方案。结果共查找到符合抗凝治疗指征患者212例,院内启动抗凝治疗63例,未启动抗凝治疗149例,抗凝治疗组患者在糖尿病患病率、初发或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其他住院原因比例、抗凝会诊率、住院天数均大于非抗凝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OR:1. 81,P <0. 05)及院内抗凝会诊(OR:5. 14,P <0. 05)与院内启动抗凝治疗独立相关。结论影响院内非心脑血管专科住院心房颤动患者,启动院内抗凝治疗的因素是专科医师抗凝会诊及是否糖尿病,临床医师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理念有待加强。

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3 浏览:436

张真真1 王群2 张丽洁3 苏叶3 孙玉梅3 2018年7期

摘要:
探究中青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4所医院140例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9%,其中以延迟记忆受损(85.0%)最常见,其次为语言受损(73.6%)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受损(50.7%)。而注意力、抽象和定向力受损少见,命名未见受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和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延迟回忆受损最为显著。高龄、女性和血糖控制不良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Brighton分层诊断:基于四年期间1 358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下载:98 浏览:528

​柳胤1 楼敏2 邵蓓3 罗璨4 纪芳5 代红源6 李晓裔7 胡波8 秦超9 徐浚10 刘书平1 姚嘉嘉1 关景霞1 肖哲曼1 卢祖能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分析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Brighton标准分层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淮河以南14个省/市共69家医院GB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Brighton病例定义标准进行诊断的肯定性分级(1级最高、4级最低)。结果最终共收集GBS患者1 358例,包括脑神经变异型51例、Miler-Fisher综合征157例、肢体无力为主的经典GBS患者1 150例。在经典GBS患者中,49.57%(570/1 150)有前驱事件,其中呼吸道感染占71.23%(406/570);83.74%(963/1 150)以无力为首发症状;99.21%(1 124/1 133)在4周内无力的严重程度达高峰;无力达高峰时患者的Hughes GBS残障评分为(3.15±1.16)分,99.56%(1 128/1 133)的患者无力呈对称性;95.39%(1 097/1 150)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在完成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的患者中,80.58%(772/958)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在完成电生理检查的患者中,脱髓鞘性GBS占48.14%(401/833),轴突性GBS占18.01%(150/833)。在所有经典GBS患者中,Brighton分层诊断为1级的患者占44.09%(507/1 150)、2级占45.74%(526/1 150)、3级占7.57%(87/1 150)、4级占2.61%(30/1 150);其中,在临床资料完善的729例GBS患者中,上述比例分别为69.55%(507/729)、28.67%(209/729)、0%(0/729)、1.78%(13/729)。结论中国南方GBS患者以脱髓鞘为主要的亚型,而轴突亚型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国北方;Brighton标准对GBS诊断的敏感度较高,脑脊液和电生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分级十分重要。

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对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 下载:241 浏览:2604

周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对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筛选对比100例于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住院患者,按照组别区分标准(奇偶数分组模式),划分2组,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叙事护理+耳穴贴压),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数据变化。结果:两组数值比较,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数值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数据更高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取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患者负性情绪少,生活质量优,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ICU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并发症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259 浏览:2981

方颖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静脉用药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总结护理经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护理依据。方法:纳入我院ICU科室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12份《输液信息统计表》为研究资料,对用药方式、并发症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风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12份《输液信息统计表》共涉及输液4576例次,其中留置针2586例次,CVC共1983例次,PICC共7例次,留置针次数显著高于CVC和PICC次数(P<0.05);并发症类型分析显示,4576例次静脉用药中共发生并发症43起,占比0.94%,其中局部渗出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外渗、导管滑脱(P<0.05);患者血管条件差、输注药物浓度大、肢体约束不到位、观察不到位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ICU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的同时应评估患者机体条件,合理调整用药浓度,如有必要应加强约束,同时给予心理疏导,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2017年内科住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下载:21 浏览:250

赵美峰 剡建华 刘玉梅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内科药房HIS系统中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与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应用的8种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苯二氮卓类所占约半数,DUI值均小于1。结论 2017年度内科住院部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基本合理,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要求。

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417 浏览:4255

李慧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探究内分泌科老年在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以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内分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实验患者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对照两组实验患者的安全隐患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实验患者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实验患者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27.08%,干预组实验结果优于对照组(χ²=15.572,P<0.01)。结论 老年内分泌患者经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后,患者安全隐患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老年内分泌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应用跌倒专项护理研究 下载:419 浏览:4247

何辉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跌倒专项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跌倒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风险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跌倒高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如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跌倒专项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风险,还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下载:490 浏览:4800

侯婷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领域由于科学技术的融入,在最近几年的科研成果也是非常惊人的。所谓护理风险管理,就是评估与识别患者、护理人员、医疗环境中潜在的具备伤害性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神经内科患者通常病情较重,年龄偏大,患者需要度过较长的康复过程,医疗费用高,护理风险在配合抢救、护理操作过程中均存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维护权益的重要性,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所增加。本文主要分析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56 浏览:1464

方征 马翠芳 刘爱花 《心理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评价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和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可平衡患者心理,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

基于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影响 下载:121 浏览:1352

王春花 张玉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共7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结果: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及心绞痛消失时间、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评分、NYHA级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Q、LVEF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理想。

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癌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43 浏览:492

陈芳 《肿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卵巢癌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44例,均于2023.01-2024.01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一组设为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卵巢癌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障碍现状及影响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85

张金有 《心理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实际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作出分析,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到某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选择4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作出全面分析探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对患者进行分析、评估,以此来明确患者的抑郁、焦虑心境障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可以明确,在40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抑郁心理障碍的患者有192例,抑郁产生几率为48%,出现焦虑心理障碍的患者有218例,焦虑发生几率为54.5%。这也充分说明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高,应给予密切关注。结论:在临床实践中,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很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不能忽视,要联系患者具体情况,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患者有效减轻心理负担,突破心理障碍,并积极配合之后的治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