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老幼院”模式空间需求的建筑设计基础分析 下载:47 浏览:55

刘燕南 《设计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设计出适应老人与托管型幼儿互助互益的"老幼院"新型空间,在老与幼之间找到更趋科学合理的共融点与平衡点,研究探索更趋完善的托管型幼教与养老共生空间模式。对"老幼院"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依据老与幼的心理与生理特征,研究养老与幼儿教育在功能空间中的交叠以及老幼共处所产生的附加值效应,以趋利避害的设计原则,对空间进行统筹和规划。得到理论结合实践,以科学的方法推导出老与幼共融的老幼院空间模式。该方法可为老人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提供新型空间设计的启发。

中国社区养老供需变化及对策综述 下载:238 浏览:2406

贾扬帆 雒彩飞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8期

摘要:
社区养老是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产业深入发展,中国养老需求与服务供给发生不断变化,并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聚焦已有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梳理和归纳中国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型以房养老模式探索——以北京市家庭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例 下载:62 浏览:371

胡尔治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快速老龄化的新格局。"以房养老"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选项之一,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困难重重,但北京市的家庭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给以房养老模式带来了新的曙光。这种新型以房养老模式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紧密相连,顺应了北京市养老政策趋势,且房屋产权不变,由养老服务公司提供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实现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有机融合,具备三方面优势:小规模,多功能;轻资金,易连锁;智慧养老,精细管理。通过比较传统以房养老模式,分析家庭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实践案例,着重突出新型以房养老模式的可行性特点和运营优势,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农村随迁老年人异地养老模式选择及其保障效果研究 下载:70 浏览:391

祖俊涛 董黎明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基于老年人口迁移理论,将农村老年人的异地迁移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子女吸引型、投靠子女型、机构护理型,并具体分析在不同行为类型下农村老年人所选择的相应异地养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精神慰藉等多维视角,探讨农村随迁老年人在各自选择的异地养老模式下的养老保障效果及其制约性因素,并提出了削减政策转接成本、加大社会介入力度、家庭主动承担养老责任等对策和建议,以构建国家、社会、家庭共担责任的异地养老保障机制,为农村随迁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研究——基于传统时间银行的改进 下载:72 浏览:404

隋国辉 蔡山彤 黄琳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将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预期健康寿命大大延长,倡导老年人之间互助养老的模式越来越被政府和业界所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分析我国传统时间银行模式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的时间银行设计思路和建设策略,以期为缓解紧张的养老资源配置,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促进居家互助养老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社区化养老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为例 下载:144 浏览:1553

张盼 张美姗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步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养老成为一大难题。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问卷调研与实地访问了解到,受传统思想观念因素和经济水平等影响,除典型发达城市有较成熟的社区化养老模式外,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模式仍处于主导位置,但社区化养老模式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养老模式具有十分可期的未来。

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以吉安市为例 下载:137 浏览:1367

蒋达云 黄锦萍 郭玉平 《装备技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根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趋凸显,在家文化盛行的中国,大多数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因此打造一个完备的居家和社 区养老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现有社区和居家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对吉安地区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具体剖析,在科技养老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三大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分别是:“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以及“互助养老”,希望通过创新养老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探析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下载:30 浏览:692

钟珊珊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0期

摘要:
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改变。老龄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医养结合”正是在此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中国“医养结合”的概念界定与养老照护目标的界定,将二者分开来进行研究。然而,中国养老服务还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不足、人才供给不足、养老服务标准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养老护理发展的策略。

老龄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 下载:238 浏览:2183

张晓培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老龄化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于医疗护理之间的供需矛盾也逐渐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和保障体系已经遭遇着老龄化严重的冲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到2020年年底,全国的60岁以上的高龄者人口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5%。[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本论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并分析医养结合的定义以及医养结合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对我国的几个试点医养结合的实际案例进行了SWOT分析,重点探究我国实行医养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可继续发展的长处,第三章分析了具有日本特征的医养结合的特点介绍,第四章为借鉴日本的经验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建议措施,最后为结论。提出了要想成功的做好医养结合的具体工作,我国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保障资金来源,规范此行业的入职门槛,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