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SSZ-13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及其气体分离
下载:26 浏览:321
摘要:
SSZ-13分子筛具有CHA构型和3维八元环孔道结构,窗口尺寸约0.38 nm×0.38 nm。相比CH4和N2,SSZ-13分子筛对CO2具有优先吸附选择性,适用于CO2/CH4、CO2/N2等体系的气体分离。SSZ-13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原位晶化法、二次生长法、微波合成和分子筛转晶法等。高硅SSZ-13分子筛膜的疏水性随着硅铝比的增加而增加,膜层变得更加致密,缺陷减少,气体分离选择性增加。本文梳理了高硅SSZ-13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和气体分离的机理,分析了支撑体、合成条件、Si/Al比、测试条件和分离体系等因素对高硅SSZ-13分子筛膜气体分离的影响,展望了高硅SSZ-13分子筛膜今后的发展方向。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36 浏览:399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83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标越精确越不愿意从线上转换到线下?——目标精确性,产品信息强度与渠道转换意愿
下载:35 浏览:348
基于新媒体视角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下载:92 浏览:497
超声联合诊断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下载:56 浏览:421
摘要: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在术前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的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61)和反应组(n=74);记录并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征象、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生成不同指标联合的预测概率分布,并利用ROC曲线检验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L/S、淋巴门、峰值强度(PI)和弹性评分均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存在影响(P<0.05);L/S≤2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影响最大(OR=31.017);PI、弹性评分、淋巴门、L/S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43,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拟合方程为logit(P)=-9.742+2.115×L/S+2.560×淋巴门+0.178×PI+1.940×弹性评分。结论联合常规超声征象、造影指标以及弹性成像数据可以提高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浅谈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下载:165 浏览:2686
硝苯地平联合普利类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下载:232 浏览:2709
KAP框架下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的护理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707
不同配准方式对直肠癌IGRT摆位误差的影响
下载:233 浏览:2301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三种配准方式骨性配准、灰度配准和手动配准,来分析直肠癌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5月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26例直肠癌患者,每例患者每周行一次KV-CBCT扫描,共5周,将采集CBCT图像 与计划CT图像分别行骨性、灰度和手动配准,配准后获取X轴(左右)、Y 轴(头脚)、Z 轴(前后)3 个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分析这三种配准方式的差异。 结果 骨性配准的X轴、Y 轴、Z 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21±0.17)cm、(0.33±0.25)cm、(0.42±0.32)cm。灰度配准的X轴、Y 轴、Z 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2±0.17)cm、(0.29±0.25)cm、(0.38±0.3)cm。手动配准的X轴、Y 轴、Z 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23±0.18)cm、(0.33±0.29)cm、(0.44±0.32)cm。三种配准方式在Y轴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配准两两比较时,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在三个方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配准与手动配准在Y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灰度配准和手动配准在Y、Z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行图像引导放疗时,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都符合临床要求,建议以灰度配准为主,骨性配准为辅,必要时以手动配准微调。
不全性肠梗阻患儿护理中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效果研究
下载:63 浏览:631
摘要:
目的:总结对于不全性肠梗阻患儿护理中应用营养支持的情况,评估产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外科在2022年-2023年中诊治的不全性肠梗阻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营养风险评估和肠外营养支持,最后评价两组的护理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不全性肠梗阻患儿在治疗与护理中提供个性化营养支持,配合基础护理操作,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加速患儿恢复,效果比较显著。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下载:179 浏览:1470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对所有人员在次日清晨后去空腹静脉血6毫升,将所有样本随机分为两份,每份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处理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血液样本溶血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血液样本生活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和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结果:通过实验分析研究发现,溶血现象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溶血现象的出现会导致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自身出现较多的不良影响和干预,还会导致酶类指标的降低,还会导致血液检测真实性受到影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障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要加强临床生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溶血现象的全面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