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O-OP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多维实践教育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67 浏览:371

许琴1 贾良权2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普通高校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突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毕业时更具职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充分调研CO-OP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少、合作教育开展困难的问题,提出从"基础实验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科研训练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四个维度搭建多维实践教育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综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习环节及校企联合教研环节,完善校内实验实训的建设和运作管理,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提供先导基础,增进校企双方的多方面合作,做到相互间的协调、互通互利、资源共享。

指向劳动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体验式教学路径 下载:33 浏览:448

刘桂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4期

摘要:
研究旨在探索指向劳动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体验式教学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文章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劳动教育如何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与劳动精神,并通过多元情境模拟与实践反馈机制,逐步深化学生的劳动认知。通过系统化的路径探讨,研究为优化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五育并举、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 下载:160 浏览:2652

宫万绪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立足课程常态化角度,从加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认知,培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的研究 下载:157 浏览:2670

罗斌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研学实践教育”是教育部在2018年之后对研学旅行的改称。自2014年开展研学旅行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但是想要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态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尤其要不断加深研学实践教育的成果转化,让其与校内教育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体现研学实践的教育价值。

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法科研究生法治精神培养模式探究 下载:58 浏览:421

何嘉1 陈源2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治国理政战略新高度,决议指明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此外,决议同时指明将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因此,适应国家战略新要求的法治后备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教育的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实用知识储备型人才培养倾向,在课程设置和教育过程中以提升法科研究生法律职业所需执业能力为导向,缺乏对法治精神的系统培养和有效评估。加快推进法科研究生法治精神培养模式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高校团组织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 下载:54 浏览:432

谭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和科研力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团组织作为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共青团要从示范教育、媒体教育、实践教育三种教育途径入手,优化这三种教育途径,发挥这三种教育形式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配合,形成有效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机制。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浅谈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 下载:50 浏览:571

钟徐英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初中生中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我们要常态化开展载体新颖、形式丰富的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争当红色讲解员,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来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10 浏览:2128

尤从政 《软件工程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近年来,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类院校为进一步培养技术型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数控加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常规专业知识讲授不利于学生综合成长,数控加工设备价格昂贵且占地面积较大,大多数院校受限于主客观因素无法建设数控加工实践基地,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既缩减教学经费,还能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如何更好地发挥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各院校人才战略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美育实践教育探索 ——以锦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 下载:134 浏览:1369

李沛隆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4期

摘要:
美育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探索将抗疫精神作为价值引领融入美育实践教育,通过 “抗议精神”的滋养,强化医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将美育与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相融合,为推动和繁荣校园文化夯实基础,为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助力。

试析高中地理实践教育探索 下载:129 浏览:1308

廖留杰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3期

摘要:
在各个学科的核心能力中,实践性既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中学地理核心素养教育应把地理实践能力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与探索之中。本文从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就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地理学能力,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到一定的作用。

浅谈中小学德育教师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下载:76 浏览:838

邓剑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情感熏陶。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亲身感受社会的多元与复杂,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德育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研究 下载:71 浏览:936

张延容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4年5期

摘要:
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理论性、生活性的学科,语文学习与劳动教育有着较强的联系。面对颇具人文性的文章,教师要一边讲述其中的具体知识点,一边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贯彻劳动教育理念。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丰富的实践活动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劳动实践活动构建起劳动氛围,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优秀的品质、正向的价值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