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孕产妇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49 浏览:2411

岳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生化检验与常规尿液检验在孕产妇糖尿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3例疑似孕产妇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实行生化检验以及常规尿液检验。以综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上述两种检验方式检验结果予以判断,并比较三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结果:对比三组患者检验结果,生化检验与常规尿液检验联合应用与综合诊断方式较为接近。对比三组患者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综合检验方式均较高。结论:对疑似孕产妇糖尿病患者实行生化检验与常规尿液检验联合检验方式,检验结果较为准确,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尿常规检验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65 浏览:774

裴海燕 《诊断医学》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发生率约为10%,其中女性患者比较多见,男女比例为1.5:6,大部分患有此类病症的患者为20岁至40岁之间的人群,想要从根本上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应该加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本文着重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症实行尿常规检验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方法:于医院近几年接收的病例中进行了选取,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符合要求病例为80例,将其归为观察组,还有同期80例健康人员体检归为对照组,对所有被检测人员实行血常规及尿常规。结果:尿密度方面,观察组明显偏高;pH方面,对照组更为突出。(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实施尿常规诊断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30 浏览:1025

陆永政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探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做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显微镜检测法。研究分析两组进行尿常规检验患者的检验效果和检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尿常规检验患者接受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尿常规检验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治愈率,同时还能提高尿常规检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47 浏览:388

刘淑苗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以疑似尿路感染行尿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普及检查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次日清晨提供四份尿液样本,一份应用干化学法检验,一份应用尿沉渣法检验,一份应用干化学法及尿沉渣法联合(简称联合法)检验,一份应用显微镜法检验。以显微镜法为金标准,统计检出的阳性、阴性例数,计算五项检验参数。结果:显微镜法显示,阳性患者96例、阴性患者34例;干化学法显示,阳性患者77例、阴性患者53例;尿沉渣法显示,阳性患者82例、阴性患者48例;联合法显示,阳性患者93例、阴性患者37例。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法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未见比值差异(P>0.05);联合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比较,未见比值差异(P>0.05)。联合法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大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的白细胞阳性率小于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干化学法的红细胞阳性率大于尿沉渣法,可见比值差异(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可提高检验准确性与检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下载:74 浏览:468

陈红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测的90名患者,按照检测方法分为干化学组(30例)、尿沉渣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干化学组的尿液样本用干化学法进行常规检测;尿沉渣组的尿液样本用尿沉渣法进行常规检测;联合组的尿液样本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联合进行常规检测。通过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红细胞定量和白细胞定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误诊率和漏诊率,并计算出总误差率。结果:联合组检测定量红细胞阳性率23.33%高于干化学组的16.67%、尿沉渣组的6.67%,联合组检测定量白细胞阳性率43.33%高于干化学组的10.00%、尿沉渣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误诊率3.33%低于干化学组的13.33%和尿沉渣组的10.00%;联合组漏诊率0.00%低于干化学组的6.67%和尿沉渣组的10.00%;联合组错误率3.33%低于干化学组的20.00%和尿沉渣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尿液检测中,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常规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下载:304 浏览:3151

刘晓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应用到尿常规检验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由2018年2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就诊的118例疑似是尿路感染病例,获得其早晨新鲜中段尿液样本,应用显微镜检测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实施尿常规检测,对其最终的结果观察并比较。结果:对于白细胞的总检出率、红细胞的总检出率,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较尿干化学分析仪均更高(P<0.05);对于白细胞的总检出率、红细胞的总检出率,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比显微镜检测法,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测法应用到尿常规检验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方式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对照分析 下载:123 浏览:1329

杜艾 《国际检验医学》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尿液检验中的尿沉渣及尿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85例患者,均分别进行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式中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的阳性及阴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验后不同指标检出结果总符合率均较高,且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及尿常规均是尿液检查中的重要手段,且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临床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独检验或联合方式,能够保障检验的符合率。

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效果分析 下载:224 浏览:2366

周力 车素侠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探究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健康意见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数据。结果:观察组在两项指标的对比上比对照组更高,而观察组内数据比较发现尿蛋白检查阳性的患者,在尿微蛋白含量上也明显高于尿蛋白检查阴性患者(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通过对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细致分析,能够更为精确地评估患者是否罹患糖尿病肾病,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这一评估过程不仅增强了诊断的可靠性,还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302 浏览:2766

田宏芳,熊红霞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尿液采集方法,观察组使用清除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对两组患者尿常规检验指标、细胞和尿蛋白检出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胆原为(12.00±1.49)μmol/L、酮体为(5.71±1.00)mg/dl、尿胆红素为(9.25±1.35)μmol/L、尿糖为(2.11±0.44)mmol/L、尿蛋白为(51.49±10.30)mg/L、尿比重为(1.010±0.004)、PH值为(7.70±1.17),和对照组患者尿常规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出率为8.00%、白细胞检出率为4.0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0.00%、蛋白质细胞检出率为0.00%,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检出率为38.00%、白细胞检出率为20.0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8.00%、蛋白质细胞检出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细胞和尿蛋白检出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阴道分泌物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对患者尿液样本进行采集前需要指引患者清理干净阴道分泌物,尽可能规避阴道分泌物带来的不良影响,且保证采集样本操作规范,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

尿常规检验结果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参考价值研究 下载:331 浏览:3350

张湖1 李海强2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探讨尿常规检验结果对尿路感染诊断所具备的参考价值。方法:以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组主要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尿沉渣法检测、单独尿干化学法检测及联合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后白细胞个数是(26.72±2.31)g/uL,尿沉渣法检测、单独尿干化学法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准确率对比有一定差异,其中,尿沉渣法和单独尿干化学法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法、单独尿干化学法和联合检查法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受检者细菌培养情况,对照组的计数结果均为阴性,观察组的疾病类型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更好观察到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变情况,可以作为尿路感染的一个评价标准,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 下载:325 浏览:3673

刘玉尧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探究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分为两个时间区间,从我院2022年上半年(1-6月)接受尿常规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50例作为试验对象,设为对照组,随后从我院2022年下半年(7-12月)接受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患者中同样抽取150例作为试验对象,设为试验组,对比两者的检测时间、结果准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检验结果准确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检测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法效果显著,可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可以为医生诊治提供一定的价值,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载:325 浏览:3645

潘松 黄静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研究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以10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5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50例)。对比组直接开展尿常规检验,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实施阴道分泌物清除处理。比较2组检验结果及尿液颜色和透明度。结果:2组对比尿糖值、比重、pH值、蛋白质等水平的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2组对比蛋白质、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检出率的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结果存在影响,而检查前及时将其清除干净,则可提升检验准确性,因此需予以重视。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载:401 浏览:4071

姚建芳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针对性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红蓝球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以常规方法对尿液标本进行采集,研究组33例控制阴道分泌物排出后再对尿液标本进行采集,两组进行尿常规指标、尿常规检查检出率的比较。结果:研究组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检出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尿糖、蛋白质、酸碱度低,尿比重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临床需提前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免分泌物流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下载:399 浏览:4114

吴翠英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11期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对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后,患者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共31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同期进入我院参加体检的31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干预。对比两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患者也可以尽早接收介入治疗,故方案值得推广。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下载:408 浏览:4030

刘晓霞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9期

摘要:
研究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应用到尿常规检验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由2018年2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就诊的118例疑似是尿路感染病例,获得其早晨新鲜中段尿液样本,应用显微镜检测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实施尿常规检测,对其最终的结果观察并比较。结果:对于白细胞的总检出率、红细胞的总检出率,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较尿干化学分析仪均更高(P<0.05);对于白细胞的总检出率、红细胞的总检出率,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比显微镜检测法,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测法应用到尿常规检验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58 浏览:4129

常兴芳,许倩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9期

摘要:
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相关疾病患者90例,将患者的尿液样本作为研究资料进行检查,样本使用Untest-200B型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并利用显微镜检查尿液的尿沉渣,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通过检查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5.6%,尿沉渣检验的阳性率为25.6%,尿常规检验要低于尿沉渣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检验的阴性率为94.4%,尿沉渣检验的阴性率为74.4%,尿常规明显高于尿沉渣,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检验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等阴性情、阳性情况时,两种检测方法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检验工作中应用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能够为尿液检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地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率,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85 浏览:4141

于成秀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019年1期间本院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观察并分析患者蛋白尿的水平和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可知蛋白尿的检出率为81.7%;根据患者年龄和病程对其蛋白尿的表现进行分析,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程的增加,患者蛋白尿的检出率也随之升高,其不同年龄与病程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尿常规定性检验方式,对其蛋白尿水平予以判断,能够有效辨别患者具体病情和病情发展的趋势,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分析 下载:162 浏览:1854

胡佳 贾晓辉 温凯旋 范仲钰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众所周知,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影响最为严重,这也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先分析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案例阐述了有关护理要点,旨在为同行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医院过去两年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典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保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太大差异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了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3.3%,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也说明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护理中有着显著的效果。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护理中,综合性护理效果突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机体,有着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效果 下载:231 浏览:2561

杨素霞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病情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尿路感染。通过回顾式分析对86例患者做以检验分析。对照组患者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则为尿路感染患者,分析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情况。结果:从检验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31.25±2.96)个/uL,对照组为(15.43±2.33)个/uL,与此同时,在细菌计数上,观察组为(4004.39±121.75)个/uL,对照组则为(2352.63±88.65)个/u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效果显著,该检测方式迅速、准确,能够提供准确解决。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应用 下载:311 浏览:3084

伊萍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来我中心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87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87例尿路正常到中心进行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测,并为实验组患者再进行尿培养检测,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观察尿常规检测的效果。结果:尿常规检测下,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细菌计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常规、尿培养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4.25%(82/87)和96.55%(84/8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病症有着较高的检测率,其检测报告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判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