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行政执法和解的模式及其运用 下载:78 浏览:511

方世荣1,2 白云锋3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执法和解作为一种执法方法,能够发挥提高执法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化解执法纠纷等重要功能。丰富多样的执法活动和执法场景决定了执法和解的运用不能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而需要有多样化的安排。和解的适用前提不应限于事实或法律状态不确定且不能查明,在事实或法律状态易查或已经查清的情形下也可以进行和解。和解的意愿表达无需拘泥于双方协商谈判的形式,公示回应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和解的实现并非只能通过签订行政契约,单方行政决定亦能实现和解。这些不同的适用前提、表意形式和实现方法经过组合变化,能够形成八种不同的执法和解模式,不同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执法情境,执法主体应根据执法实践的需要灵活运用。

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63 浏览:411

姚小兰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因材施教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认可与青睐,并且广泛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本文以因材施教理念的概述为主要切入点,从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全面了解学生特点、优化声乐教学模式、完善声乐教材体系四方面重点探讨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途径,旨在通过本文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实效性。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70 浏览:415

郭圣娇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现,现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各领域之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极大程度推动了现代教育行业的发展。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实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而将慕课应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措施进行探究。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66 浏览:419

单南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久远、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形成了大量以民族为单位的独特音乐风格。这些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音乐瑰宝,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道德。因此,对我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同民族民间音乐有机融合的路径进行研究与梳理,从而构建出更为完善合理的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实现我国高校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熟知中华历史、强化民族认同的目的。

高等体育院系游泳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73 浏览:444

曹冰 《体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游泳运动项目在竞技体育比赛过程中成为我国的优势运动项目,而体育院校是为国家输送优秀竞技运动员的主要来源。对于专业院校的游泳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乎到我国游泳竞技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影响我国体育院系游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为我国体育院系游泳教学改革的实质提出几点建议。

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 下载:85 浏览:484

孙长永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围绕应否降低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产生了一定争议,而多数试点地区出台的实施细则实际上降低了证明标准。在美国的答辩交易制度下,因法官对有罪答辩"事实基础"的司法审查过于宽松,导致一些没有实施犯罪的被告人受到有罪判决。德国关于认罪协商的立法和判例并未降低定罪证明标准,但实践中有法官基于司法便利忽视对被告人当庭认罪真实性的审查核实。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检察机关法庭上的举证责任及其证明标准被显著降低,但法院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心证门槛不能降低。坚持法定证明标准并不妨碍检察机关就证据较为薄弱的案件与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进行认罪认罚协商,也不意味着法院不可以根据案件特点、证明对象的不同进行灵活把握,更不意味着把法庭审判阶段的证明标准简单地适用于审前阶段。法庭应当一并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合法性与真实性,确保法定证明标准得到落实。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20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9世纪英国伤寒与公共卫生改革研究 下载:20 浏览:221

毛利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伤寒是19世纪英国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很长时间内,医学界把伤寒与斑疹伤寒混用。到19世纪下半叶,医学界认为伤寒存在两种主要的传染方式:水传染与牛奶传染。实际上,牛奶因水被污染而具有传染性,故而水污染是伤寒传染的主要途径,伤寒是一种水生传染病。为此,英国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改革,既加强对水源、供水、下水道排水的改革和调整,又重视对牛奶场和牛奶运输的监管,治理牛奶掺假。19世纪末,伤寒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成为"卫生革命"的结果之一。

商事仲裁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研究 下载:64 浏览:429

罗贤东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对于仲裁的性质有多种观点,最典型是的准司法性和民间性,我们认为通过仲裁解决纠纷,是由私人行使"司法权",故借鉴合同的自立法性质,仲裁的性质应认定为自司法性质。全国现有255家仲裁机构基本上按照事业单位来设立和管理,多数观点认为应该成为民间组织,仲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应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将仲裁机构定性为具有行政因素的为公益目的的社会团体法人。对于仲裁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认为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借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方式,规范仲裁机构的会员和职能,设立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将仲裁机构重组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商事裁决机构。

家事审判制度改革研究——以武城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为例 下载:60 浏览:424

吴广辉1 祖振2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家事纠纷是以身份关系为核心的特殊民事纠纷,具有显著的伦理性、强烈的隐私性、因素的复合性、关系的持续性、特定的公益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家庭结构的变迁,从调解机制、举证责任、诉讼程序、弱势群体的保护等多个方面,现行通用的民事审判制度已不能满足家事纠纷的审理需求,而当今社会的高离婚率、未成年子女抚养等家庭问题,也迫切需要新型的家事审判制度加以规制、调整。德国作为最早单独施行家事审判制度的大陆法系国家,具备完整的家事法体系,而且与我国在法律体系上相近,对于探索实现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具有高度吻合、便于借鉴的重要意义。武城县人民法院综合考量国内与德国的经验做法,从建立专业的审判及辅助团队、构建家事调解模式、完善工作机制、转变庭审方式四方面进行家事审判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为论证家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供给侧视角下广州市职业教育结构改革研究 下载:29 浏览:325

郑玉清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摘要:
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体系、结构、内涵、质量等问题,解决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人才供给适应性,扩大有效供给,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本文从梳理广州市产业结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等发展脉络入手,从院校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分析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并提出广州市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课程考核改革研究——基于多元化过程考核的分析 下载:61 浏览:414

徐国胜 李杰 田永军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现行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课程考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推行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以五轴加工技术实训课程考核为例,以"多元化—过程化—综合化"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基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综合化考核的考核体系,并进行与之匹配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综合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表明,考核体系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可在同类课程中进行推广。

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下载:87 浏览:500

徐金芳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劳动力的重要职责,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更加需要比较强悍的职业体能,而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革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传统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成长。

多元主体、确权约束与创新街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25 浏览:434

潘闻闻1,2 邓智团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创新街区是城市转变既有发展模式进入知识经济新阶段的标志性创新空间,其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是创新街区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中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理论,构建了创新街区知识共享有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创新街区中多元主体的异质性与政策确权约束对创新街区知识共享有效性的作用关系,并通过确权约束下创新街区多元主体知识共享有效性模型,量化研究了创新街区中多元主体知识共享对创新产出的显著作用:在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下,政策的强约束将提升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在确定政府政策约束强度的前提下,创新主体维度越多,知识共享复杂度越高,需要更强的确权约束,才能提升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这些研究对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加快创新街区建设、提升街区创新活力、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捕诉一体”与刑事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再思考 下载:55 浏览:400

叶青 《法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以来,检察机关经历了深刻的理念更新、职能调整、机构改革,三方面相辅相成,至今方兴未艾。新时代刑事检察工作应当以捕诉一体为突破口,重构、优化检察权运行机制,促进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有机统一。

以创新创业为触发点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51 浏览:365

戴丹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电子商务已经跟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个时候电商人才的匮乏成了阻碍电商发展的桎梏,纵观现今的高校电子商务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课时分配不均衡、教材缺乏实用性、实践教学与现实运营脱轨、学生创业积极性得不到巩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以创新创业为触发点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改革,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块化教学设计。事实证明,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下载:356 浏览:382

郐艳丽1 袁悦2 《中国城镇》 2020年9期

摘要:
乡镇政府处于国家政权体系中最基础层级,与民生联系最为密切,需要处理的执法事项最为繁杂,其执法体制、执法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基于发展权上移和治理重心下沉导致的权责不一致和部门权力的交叉重叠,国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权力承接不畅、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为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针对性下放执法权,明确执法主体资格,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模式的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载:46 浏览:381

周军海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传统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以知识导向为主,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较复杂操作系统问题的能力。在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采用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对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采用了翻转课堂、智慧教室、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和软件工具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基于“学创融合”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52 浏览:396

付森1 袁怀民2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基于"学创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与课程教学充分融合,融合过程中重构课程体系,优化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再设计课程实验环节,使得创新创业相关内容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充分融合。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移动泛在信息化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下载:94 浏览:521

赵军1 刘泽俊2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解决学生的"善学"这个教改核心难题提供了路径。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介绍了前两轮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给出了基于移动泛在信息化的教学改革方案:确定理念,厘清思路,做实内容,教师的"善导"训练,学生的"善学"训练。改革实施中,给出了详细的实施过程。经过几轮的教学实施,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