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猪丹毒丝菌SpaA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下载:73 浏览:474

刘博婷1 李肇高1 严舒焕1 李荣君1 蔡巩林1 林锦铨1 彭凌1,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丹毒丝菌spaA基因并纯化重组蛋白。[方法]利用PCR扩增猪丹毒丝菌临床分离株spa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GEX-4T-1-spa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SpaA,并优化表达条件。最后采用GST琼脂糖纯化树脂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成功扩增spaA基因,获得重组表达菌株BL21(DE3)/p GEX-4T-1-spaA;在菌体OD600为0. 9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0. 1 mmol/L,34℃诱导6 h的条件下表达效果最好。经SDS-PAGE检测和纯化后得到大小为97 kDa的GST-SpaA;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GST-Spa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SpaA蛋白,经纯化得到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为后续研制猪丹毒丝菌SpaA蛋白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石灰+碳酸钠”软化与双膜法在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53

贾秋菊1 王松林1 宋雅芳1 张龙明2 李荣晖2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石灰+碳酸钠"软化和"超滤+反渗透"双膜联合工艺对以中水为水源的循环水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显著改善了循环水水质条件,实现了循环水高倍率运行。每年增加城市中水用量360×10~4 t,减少废水排放量约200×10~4 t,节约天然淡水约180×10~4 t,节省用水成本5 300×10~4元。

川西北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沉凝灰岩分布及地质意义 下载:65 浏览:366

曾琪 田云英 郑超 王旭丽 李荣容 《天然气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沉凝灰岩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利用区内多口钻录井、测井、岩屑薄片及岩心全岩X射线衍射资料,分析了吴家坪组沉凝灰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成分、电性特征;进而利用岩心物性、扫描电镜及测井等资料分析了沉凝灰岩储层的基本特征;运用残余厚度法恢复了沉凝灰岩沉积前古地貌,明确了其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部地区吴家坪组沉凝灰岩在电性上具有"两高一低"的特征;②沉凝灰岩主要分布在SY1-1井—龙岗西地区的吴家坪组中部,推测在吴家坪组沉积中期可能有大规模火山喷发为区内提供了丰富的火山灰来源,其分布范围受古地貌影响较大,而厚层沉凝灰岩沉积为SY1-1井—龙岗西地区吴家坪组沉积晚期台缘滩的形成创造了地貌条件;③吴家坪组沉凝灰岩具有较好的油气自生自储能力,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SY1-1井—龙岗西地区一带。结论认为,针对该岩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及开展储集性系统评价是当务之急;同时,SY1-1井—龙岗西地区发育中二叠统茅口组台缘滩、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具有多层系立体勘探的有利条件,值得重视。

川西南部盐井沟构造断层封堵性 下载:66 浏览:440

曾琪 李荣容 王旭丽 马华灵 王宇峰 刘柏 《天然气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四川盆地西南部盐井沟构造须家河组经历多轮油气勘探仍无太大突破,该区构造形态和规模受断层控制,断层既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可以阻挡油气散失,断层封堵性对研究该区圈闭有效性、保存条件及油气运聚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该区断层封堵性,以对构造起主要控制作用的Y1、Y3号两条断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断层发育特征、断层活动期次、断层侧向封堵性、断层垂向封堵性等,研究结果表明:①Y1号断层纵横向封堵性较好;②Y3号断层两侧砂岩对接较多,侧向封堵性较差,不利于该断层下盘油气聚集和保存。结论认为,该区保存条件较好的是盐井沟构造主体及Y1号断层下盘,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该认识与J1、J2井地层水资料分析结果一致。

川西前陆盆地南段须二段有利成岩相研究 下载:46 浏览:410

曾琪 马华灵 王旭丽 李荣容 李梅 李秀华 夏文杰 《天然气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利用岩屑(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川西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二段成岩相进行了研究,划分出五大成岩相组合:环边绿泥石—硅质—碳酸盐胶结—溶蚀成岩相、硅质—碳酸盐胶结—溶蚀成岩相(莲花山—张家坪特有)、碳酸盐胶结成岩相、黏土杂基充填成岩相及压实—压溶成岩相。由于受成岩作用强度、矿物成分及含量、沉积环境、温度、压力、埋深等条件影响,致使同一成岩相的物性差异较大。因此,根据面孔率、粒间填隙物成分及含量,并结合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将成岩相进一步细分为有利(Ⅰ类)与不利(Ⅱ类)成岩相,其结果与物性符合率在89%以上。在此基础上结合裂缝发育情况将该区储层划分为3类,邛崃—蒲江—雅安一带为优质储层发育区,其结果与勘探实践基本吻合。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红细胞关系的研究 下载:42 浏览:368

查晓娟1 李荣1 严颜1 程茜1 杨营营1 王舒仪2 文育锋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体内红细胞(RBC)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医院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线性可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NSE的异常率为10.11%,其中男性为11.21%,女性为8.26%。单因素分析显示,男女NSE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经性别分层后,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总胆固醇和红细胞浓度在NSE正常和异常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广义可加模型结果显示,红细胞和NSE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校正后男女性红细胞浓度在3.0×1012/L~6.0×1012/L时,正相关关系尤为明显。结论红细胞在一定的范围内与NSE之间存在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 下载:77 浏览:457

陆俊锴1,2 张伟仁1,2 简杰亮1,2 张可馨1 陈清伟1,2 李荣华1,2 王春琳1,2 母昌考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为探讨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和雌雄差异,本研究对1~6月龄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拟合三疣梭子蟹的体重(BW)、体长(BL)、体高(BH)、全甲宽(FCW)、甲宽(CW)、大螯长节长(MLC)、大螯不动指长(FFLC)、第一步足长节长(MLFP)等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雌性和雄性的生长存在差异,早期雄性生长较快,后期雌性生长较快,而雌雄混合分析介于二者之间。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性状的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除雌性MLC和MLFP以及雌雄混合分析的MLFP之外,其余性状R2均达到0.990以上;雌性和雄性体质量的极限生长值分别为290.27和195.91g,快速生长区间分别为2.74~5.10月龄和2.33~4.14月龄,拐点分别为3.92和3.24月龄。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特征,雄性比雌性更早进入快速生长期,但是快速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不及雌性。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生长指标的规律特征,以及各指标在混合养殖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优势阶段进行了研究,为实现三疣梭子蟹精细化高效养殖提供了参考。

沱江中游鱼类资源现状及多样性 下载:76 浏览:467

邹远超1 唐成1,2 谢伟1,2 严杰1 李荣云1 叶志祥2 吴金明2 黄先全2,3 段辛斌2,4 危起伟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为探究“十年禁渔”前沱江中游江段鱼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0年对该江段鱼类资源进行了8次调查,并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种群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87种,隶属于5目14科52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8种,外来物种6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0.69%和6.90%。鱼类群落以底层、缓流型、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蛇、鲤等中小型鱼类为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00~3.742、0.873~0.968、5.374~11.323、0.737~0.887,表明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分布均匀。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沱江中游江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莲花山、麻柳坝工业园与铁路沟可以聚为一组,万古庙、五里店水电站、资州大桥、银山镇、二水厂与西林渡口聚为一组,沱桥独立成组。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西林渡口和沱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其余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中度干扰。研究表明,与历史资料相比,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鱼类占比减少,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本研究补充了沱江中游鱼类资源现状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管理与“十年禁渔”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知识权威的时代转向 下载:80 浏览:452

李荣华1 田友谊1,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知识垄断地位的丧失"正在稀释教师知识权威的滋养沃土,"知识话语权的受限"正在淡化教师知识权威的核心指征,"学生信任感的减弱"也在消解对教师知识权威的外在认同。面对这些挑战,教师知识权威不得不进行时代转向,即外部舆论空间由知识垄断转向平等对话,权威特征由绝对意义转向相对意义,知识构成由注重显性知识转向兼顾"缄默知识",权威塑造的方式由单一控制转向多方重塑。

饲料中维生素A对青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糖脂代谢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81

陈书健1,2 吴成龙2 叶金云2 李荣华1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A(VA)对青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糖脂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选取360尾初始体质量为(6.10±0.10) g的青鱼幼鱼,随机分配至3个实验组中,每个实验组设置3个平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无维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菜籽油为脂肪源、糊精为糖源,同时添加矿物质混合物和维生素混合物(无VA添加)配制成3组实验饲料,分别以饲料1 (Diet1)、饲料2 (Diet2)和饲料3 (Diet3)表示。在饲料1、饲料2和饲料3中分别添加0、2 200和20 000 IU/kg VA醋酸酯(500 000IU/g),经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1100, Agilent,美国)检测后实验饲料中VA的实际含量分别为178.2、2 058.9和18 436.2 IU/kg,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VA缺乏会显著降低青鱼幼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VA缺乏会显著降低血清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增加总胆固醇(TCH)浓度。饲料中添加2 058.9IU/kg VA能显著提高肝脏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活性,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2 (GLUT-2)、HK、葡萄糖激酶(GK)、PF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基因表达。当饲料中VA含量为2 058.9 IU/kg时,对肝脏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PT-1)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 (CPT-2)基因表达。当饲料中VA缺乏时,CPT-1和CPT-2基因表达受到显著性抑制;当饲料中添加过量VA时,乙酰辅酶A羧化酶-2 (ACC-2)和脂蛋白酯酶(LPL)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同时,VA过量组中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2 058.9 IU/kg VA可以促进青鱼幼鱼生长,提高肝脏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促进糖酵解和糖异生代谢平衡,同时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转运。

基于方环缝隙耦合的多层双极化滤波天线 下载:59 浏览:447

李荣正 华昌洲 《天线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基于方环缝隙耦合的双极化滤波天线。该天线结构包含一个微带型耶路撒冷十字型辐射单元和一个方环缝隙耦合馈电结构。在天线的馈电网络中,方环缝隙由两个正交的微带线来激励实现缝隙耦合并产生双极化的效果。耶路撒冷十字型辐射单元和方环缝隙耦合馈电网络同时也构成该天线的一个二阶滤波网络。天线使用商业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建模并仿真,从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的两个端口之间隔离度为25dB,并呈现出一个很好的滤波特性和较低的交叉极化。同时本文提出的滤波天线由于结构简单能很容易的应用于更高的微波频段。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甲壳白色斑纹特征及蜕壳前后斑纹特征的变化 下载:90 浏览:487

卢少坤1 李荣华1 施欧文1 王春琳1 母昌考2 宋微微2 王斌3 徐建瑜3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进行三疣梭子蟹外观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三疣梭子蟹背部白色斑纹评估方法,经人工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来自海域的30只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2.8±0.56)g]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蜕壳前后白色斑纹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而白色斑纹面积和斑纹区域面积则会随着蜕壳后蟹壳面积的增加而扩大;蜕壳后,白色斑纹面积增加89.33%±8.61%,斑纹区域面积增加90.51%±7.95%,蟹壳面积增加94.66%±8.26%,均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海区梭子蟹白色斑纹分布特征,对来自朝鲜、中国辽宁和浙江等不同海区的三疣梭子蟹进行白色斑纹个数(N)、白色斑纹面积(S1)、斑纹区域面积(S2)、白色斑纹面积百分比(R1)、斑纹区域面积百分比(R2)和密度(D)等6项参数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斑纹性状存在显著特点,朝鲜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辽宁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多、占蟹壳总面积比例高的特点;浙江海区呈现斑纹大、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本研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研究,通过建立评估参数阐明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的生长规律,揭示了不同群体的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具有地理多样性的特征。

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下载:284 浏览:2659

李荣 《当代艺术》 2022年2期

摘要:
班主任在班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不仅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而且在生活中也帮助他们。班主任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加强沟通技巧,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本文将主要关注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对策。

智能化电气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136 浏览:1246

李荣杰 《传感器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化电气系统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策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确保工业过程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智能化电气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策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

虚拟仿真在微波电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217 浏览:1194

​李荣强 《电路系统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微波电路EDA》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以实验教学为主。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课成本高,耗时长;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微波电路EDA》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结果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微波电路EDA》中的应用 下载:421 浏览:3279

​李荣强 《电路系统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微波电路EDA》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当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理论课教学手段单一,实验课按固定步骤进行,因而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微波电路EDA》课程的教学和考核评价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64 浏览:647

李荣东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5期

摘要:
畜牧兽医体系的建设与产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畜牧兽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建设健全的畜牧兽医体系,既可以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又能促进畜牧业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试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下载:126 浏览:1247

李荣东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摘要:
对于基层畜牧业来说,发展兽医动物防疫,关系到畜牧业的安全和质量,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就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存在着法律不健全,兽医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同时,也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兽医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在新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再次强调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勇于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解决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畜牧业效能,其根源就在于畜牧业和动物防疫工作。

乡村振兴理念下农业品牌建设的有效性探究 下载:340 浏览:2965

杨世睿 李荣刚 刘虹杉 《中国城镇》 2022年8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农业品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向好,但也存在着品牌意识相对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及扶持力度需要加大等局限性因素,农业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村合作社改革促乡村振兴的贵州探索 下载:355 浏览:2994

杨世睿 李荣刚 刘虹杉 《中国城镇》 2022年6期

摘要:
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动态能力不足制约了与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竞争优势的发挥。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能力进行整合、构建或者重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动态能力,这种能力根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惯例,嵌入到企业的经营流程,形成于企业的发展历史。动态能力反映的是组织在既定路径和市场位置约束下,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基于能力阶层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界定的动态能力概念比较清晰、明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