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述评 下载:21 浏览:218

朱冬亮2 文奕1 陶欣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度学习作为一个新兴分支,由于其自动特征学习与函数模拟构建方面的优势,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不菲成绩。为了解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深度学习在该方向相关成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深度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识别、病症预测、临床辅助决策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将该领域的文字、图像、信号等记录信息进行多维量化,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多种模型进行数据特征学习、信息挖掘、状态模拟,完成了识别、评价、预测等功能。深度学习凭借其复杂模拟算法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践取得了优于传统算法的成果,并且在疾病自动编码、多数据源整合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值得进一步探索。

工程设计中插入式涡街流量计插入深度的选择 下载:56 浏览:350

吴美景 祁宏丽 马立伟 《中国仪器》 2020年4期

摘要:
描述插入式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流体力学中著名的"卡门涡街"原理进行流量测量,同时根据被测介质流速分布情况,简述涡旋发生体(非线性三角柱形体)以及探头的结构形式;经试验论证了插入式涡街流量计在被测管道内正确的插入深度(主要是涡旋发生体和并联方式的四片压电晶体与被测管道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安装现场的通用原则和规范,当配合辅助工具(公司专利产品:开孔器和推进、启拔器)还可实现现场不停产安装或更换,弥补了法兰式涡街流量计的体积大、整体重量过大、安装不便等不足现象,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输电线路悬挂点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58 浏览:384

李伟性1 郑武略1 王朝硕2 王宁2 赵航航1 《中国仪器》 2020年3期

摘要:
输电线悬挂点是指绝缘子下方的连接区域,该区域包含了用于固定输电线的销钉,通过对悬挂点的检测能够辅助进行判断销钉是否缺失或松动,发现输电线存在的松动隐患。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悬挂点的检测,并对目前主流的3种检测方法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主流目标检测方法都能够较好地检测出悬挂点的位置,其中YOLO-V3的检测精度较高。

基于特征金字塔算法的输电线路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 下载:67 浏览:377

刘业鹏 吴童桐 贾雪健 翟永杰 《中国仪器》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提出了基于FP-SSD(Feature Pyramid-Single Shot Detector)算法的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处理,采用自适应裁剪算法裁剪训练样本,以适应单张图片中不同尺度的目标,同时扩充训练样本数量;然后以resnet网络替代SSD结构中原有的VGG网络,从而使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增强;最后在整体网络结构中加入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实现了上下特征层的信息融合。针对实际巡检图像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目标检测方法,较原始SSD算法而言,在小尺度目标检测方面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对大尺度目标保持着良好的检测效果,说明本方法对于多尺度目标检测有着更好的适用性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磷素有效性的深度变化——以江西省余江县孙家小流域为例 下载:76 浏览:482

姚怡 王艳玲 高振 刘真勇 《中国土壤》 2019年12期

摘要:
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孙家红壤小流域的典型红壤区随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林地(F)、花生旱地(PU)、新稻田(NP,<30 a)和老稻田(OP,> 200 a),在0~40 cm深度每隔5 cm采集分层土样,分析了土壤全磷(TP)、有效磷(Bray P)、磷素活化系数(PAC)及有机磷(Po)、无机磷(Pi)与各组分磷的深度变化,探讨了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SOM)对红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孙家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红壤TP含量大小依次为:老稻田>新稻田>林地>花生旱地;除林地外,花生旱地与稻田土壤TP、Bray P、Pi和Po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且稻田土壤Po含量及其占全磷的比例显著高于林地和花生旱地。花生旱地与稻田0~20 cm土壤中极有效磷(EAP)、中等有效磷(MAP)及EAP、MAP中的无机磷与有机磷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林地土壤。林地转为旱地和稻田,尤其是长期植稻可以促进土壤非有效磷(NAP)向利于作物吸收的EAP与MAP转化,因而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相关分析表明,随着SOM累积量的增加,四种利用方式红壤中EAP、MAP含量均显著提高。

抢速度不如来深度——浅谈新媒体时代如何做“活”深度报道 下载:75 浏览:394

宋金婷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新媒体时代,大量碎片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依靠报纸、电视,网络、手机APP等新兴方式成为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这样一个什么都讲究速度的快节奏生活时代,如何让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比拼速度,拔得头筹,确实比较难。然而我们不妨另辟蹊径,抢速度不如来深度,发挥传统媒体的强项——深度报道,以深度报道为头牌,深入细致分析当下社会经济政治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为纸媒在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等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闯出一片天地,同时也为媒体转型发展探索一种新思路。

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54 浏览:393

李飞1,2 陈力1 郝晓军1 陶雁亭1 曹怡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悬韧带长度,研究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轴性近视眼组和正视眼组各30例,均接受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植入同一类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用UBM测量两组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前房深度、IOL偏心量、IOL倾斜度。结果两组内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4个钟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轴性近视眼组眼轴长度及平均悬韧带长度长于正视眼组(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眼轴长度与平均悬韧带长度呈正相关(r=0.897,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较术后1个月上升,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IOL偏心量、IOL倾斜度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且悬韧带长度的增长可表现为IOL不稳定性增加。

高度近视人群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59 浏览:383

徐婷 王静 陶黎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眼在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能否通过外部测量方式来决定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型号。方法收集2017年7~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分别测量受试眼的角膜水平直径(WTW)、前房深度(ACD)、前房角水平直径(ATA)以及睫状沟水平直径(STS)。根据ACD将所有受检眼球分成浅前房(2.8 mm≤ACD<3.2 mm)、中前房(3.2 mm≤ACD≤3.4 mm)、深前房(ACD>3.4 mm)3个组进行分析,对3组内WTW、ATA、STS之间分别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浅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中前房组,WTW与ATA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WTW与STS及WTW与AT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深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结论用外部测量数据预测眼球内部解剖数据从而选择晶状体型号并不准确,将会增加因晶状体型号不适而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

高度近视人群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56 浏览:398

徐婷 王静 陶黎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眼在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能否通过外部测量方式来决定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型号。方法收集2017年7~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分别测量受试眼的角膜水平直径(WTW)、前房深度(ACD)、前房角水平直径(ATA)以及睫状沟水平直径(STS)。根据ACD将所有受检眼球分成浅前房(2.8 mm≤ACD<3.2 mm)、中前房(3.2 mm≤ACD≤3.4 mm)、深前房(ACD>3.4 mm)3个组进行分析,对3组内WTW、ATA、STS之间分别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浅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中前房组,WTW与ATA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WTW与STS及WTW与AT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深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结论用外部测量数据预测眼球内部解剖数据从而选择晶状体型号并不准确,将会增加因晶状体型号不适而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

立场分析研究综述 下载:57 浏览:266

刘玮1 彭鑫2 李超1 王品2 王丽宏1 《中文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以微博、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在网上浏览热点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立场分析旨在挖掘用户对特定目标或主题(例如,事件、产品、政策、人物或者服务等)的支持、反对或者中立的态度,该研究对舆情监管、信息推荐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立场分析研究开展综述,从立场分析定义,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迁移学习的立场分析方法,使用的数据集三方面分别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诗词检索 下载:24 浏览:245

梁健楠1,2,3 孙茂松1,2,3 矣晓沅1,2,3 《中文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一项重要且富有意义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在图像、文本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给人工智能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机器去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其中,通过研究诗词的相似性来提升机器对诗词的理解这一研究课题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诗词检索是对诗词内容做对比,查找出在语义和意境上相接近的诗词,这要求对整首诗词的内容和意境有深入的理解。该文模型以数十万首古诗作为基础,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NN)自动学习古诗句的语义表示,并设计了多种方法自动计算两首诗之间的关联性,以此计算两首诗词之间的语义距离,实现诗词的推荐。自动评测和人工评测的实验结果都表明,该文模型能够生成质量较好的诗词检索结果。

结合字形特征与迭代学习的金融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23 浏览:185

刘宇瀚 刘常健 徐睿峰 骆旺达 陈奕 吉忠晟 应能涛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中文金融文本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该文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设计了结合字形特征、迭代学习以及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条件随机场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完全端到端且不涉及任何特征工程的模型,其将汉字的五笔表示进行编码以进行信息增强,同时利用迭代学习的策略不断对模型整体预测结果进行改进。由于现有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在金融领域缺乏高质量的有标注的语料库资源,所以该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金融领域命名实体语料库HITSZ-Finance,共计31 210个文本句,包含4类实体。该文在语料库HITSZ-Finance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均表明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医疗知识图谱的并发症辅助诊断 下载:44 浏览:386

刘勘 张雅荃 《中文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实现文本描述中的快速并发症的准确预判,该文结合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方法构建了一个并发症辅助诊断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医疗领域的知识图谱,并通过知识表示模型对医疗领域知识进行编码,结合患者主诉文本获取患者症状实体的表示向量,再将患者主诉表示向量和指标表示向量通过CNN-DNN网络对并发症进行辅助诊断。实验选取了糖尿病的3种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测试。该文模型的准确率对比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独的深度神经网络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分别提高了5%、5%、14%和27%、6%、9%,说明该文模型能够充分融合医疗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提高并发症的诊断起到积极作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循环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 下载:63 浏览:438

刘敬浩 孙晓伟 金杰 《中文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网络数据特征维度高、现有的入侵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入侵检测方法PCA-RNN。该方法先对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和降噪,找出含有最大信息的主成分特征子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训练。实验使用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平台,并采用NSL-KDD作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相比较,该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垃圾土标贯特性与测试深度和上覆压力的关系研究 下载:82 浏览:472

周兴龙1 周丽红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9期

摘要:
垃圾土的组成十分复杂,掌握了解垃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指导处理各类垃圾,是目前岩土工程中的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以某垃圾堆场内的试验成果为例,通过统计、总结在不同测试深度和上覆压力的情况下垃圾土的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以期为研究垃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建立垃圾土的相关规律性研究成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关系抽取研究综述 下载:25 浏览:344

庄传志1,2 靳小龙1,2 朱伟建1,2 刘静伟1,2 白龙1,2 程学旗1,2 《中文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关系抽取(RE)是为了抽取文本中包含的关系,是信息抽取(IE)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在该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由于神经网络类型丰富,基于深度学习的关系抽取方法也更加多样。该文从关系抽取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关系抽取方法依据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类别划分。随后,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关系抽取方法常用的数据集,并总结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关系抽取框架。在此框架下,对关系抽取方法在面向深度学习的输入数据预处理、面向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下载:22 浏览:238

林倩 刘庆 苏劲松 林欢 杨静 罗斌 《中文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机器翻译是指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语言文本转换成具有相同语义的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成为机器翻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首先简要介绍近一年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影响,然后对当前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综述,最后对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局部无嵌固深度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可行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80

刘建辉 郭乾坤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4期

摘要:
隧道横穿深基坑,先于基坑施工,隧道初衬顶与结构底板底紧贴,导致基坑侧壁宽9.9m范围无嵌固,为解决这一难点,在桩墙+内支撑的原支护结构方案上提出,基坑侧壁局部外放并将嵌固端转移至隧道两侧,且增加无嵌固深度基坑侧壁横向受力钢筋的支护结构方案;该方案有能利用基坑内外扩后的空间进行放坡开挖,并且可利用坡体段进行基坑侧壁脚部加固、止水,同时不需要更换施工基坑侧壁的机械设备的优点,满足施工要求,此外,通过midas-Gen有限元软件和理正深基坑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支护方案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综上所述方案可行。

基于Gate-ResNet-D模型的远程监督关系提取方法 下载:31 浏览:352

袁祯祺1 宋威1 陈璟1,2 《中文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中,通常采用远程监督(distant supervision,DS)数据集,远程监督方法能通过大规模语料库自动标注数据来扩张数据集,但这无疑会使数据集充满大量的噪声。为此,该文将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应用到关系提取的远程监督数据集上,通过加深网络层数来提高模型降噪能力。同时,提出了Gate模块,有效提高了深度残差网络的性能。该模块可以学习到每个特征通道的重要性,通过权重增强或抑制各个特征通道的比重,从而防止过拟合。另外,为了进一步解决数据集降噪问题,还提出了一种双池化层的池化层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目前效果较好的PCNN+ATT模型,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都有3%左右的提升。

机器阅读理解中观点型问题的求解策略研究 下载:79 浏览:350

段利国 高建颖 李爱萍 《中文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机器阅读理解中观点型问题的求解,提出一个端到端深度学习模型,使用Bi-GRU对文章和问题进行上下文语义编码,然后运用基于拼接、双线性、点乘和差集4种函数的注意力加上Query2Context和Context2Query两个方向注意力的融合算法获取文章和问题的综合语义信息,之后运用多层注意力转移推理机制不断聚焦,进一步获取更加准确的综合语义,最终将其与候选答案进行比较,选出正确答案。该模型在AIchallager2018观点型阅读理解中文测试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76.79%,性能超过基线系统。此外,该文尝试文章以句子序列作为输入表示进行答案求解,准确率达到78.48%,获得较好试验效果。
[1/29]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