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观察老年脑梗死康复期予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91 浏览:1135

寇楠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予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按照患者病程进入康复期的前后,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个小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完全相同治疗的的基础上另外口服天丹通络胶囊,每次5粒,一天3次。两组疗程均设为8周,治疗前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做出评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为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天丹通络胶囊对于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亦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下载:122 浏览:1532

李建云 丁冬红 寇宣莉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的设计分成两组,分别给予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24 浏览:1521

胡悦 范苏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8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2.01-2023.01,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不同的护理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吞咽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结果p>0.05,证明两组无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下载:185 浏览:1683

潘文颖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当中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医院当中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抽签法分组分为考察组、参比组,考察组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参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考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考察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下载:32 浏览:451

陈晓丽 高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医治脑梗死偏瘫的120例老年患者,为其开展回顾研究,将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致残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比较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致残率(20%)低于对照组(5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c2=11.868,P=0.001<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3.33%),统计学对比有差异(c2=8.107,P=0.004<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受损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38 浏览:1524

王静 香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2023.1~2023.12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不仅利于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4 浏览:433

古楚儿1 彭刚艺2 应文娟3 苏静1 2019年7期

摘要: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420例汕头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化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5岁的脑梗死患者中,"社会化住院"患者达21.80%,其医疗费用占总费用的39.64%,住院天数占总住院天数的39.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和达出院标准时ADL水平是"社会化住院"的影响因素。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ADL水平与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有关(P<0.001)。结论 "社会化住院"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的ADL水平有利于减少"社会化住院"的发生。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分析 下载:95 浏览:897

姜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护理前低,并且组间行比较上,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和掌握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最新进展 下载:152 浏览:1591

田鲁明 孟龙腾 韩肖肖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老龄化加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老年脑梗死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救治,还需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脑梗死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康复措施等,还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遵医嘱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下载:418 浏览:4247

李凤玲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78例,使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波立维治疗,观察组接受依拉达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NIHSS、Barhte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TNF-α和IL1β水平、NIHSS和Barhtel评分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和Barht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β水平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研究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下载:251 浏览:2309

姜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要点,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状况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的12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护理对照。其中,对照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神内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处理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状等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对照组(96.66%vs8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与疾病造成的身体负担、经济负担等关系密切。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负担,患者康复状况理想。

家庭康复联合社区护理指导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 下载:18 浏览:385

朱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护理中实行家庭康复联合社区护理指导模式,其护理干预下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及NIHSS评分的状况。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自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期间接收的60例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并通过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研讨组,参照组给予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研讨组给予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家庭康复联合社区护理指导模式。每组各有30例。分析组间干预效果。结果:研讨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及NIHSS评分经过家庭康复联合社区护理指导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护理中使用家庭康复联合社区护理指导模式,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及NIHSS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549

李映芬 刘德萍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间脑梗死老年患者88例,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不同干预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8天和15天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针灸推拿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改善效果 下载:263 浏览:4127

戴旭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针灸推拿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 方法 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针灸推拿治疗的100名老年脑梗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试验将对两组患者均施行康复基本治疗,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另外对老年脑梗死病患者施行针灸推拿治疗。结果 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实验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仅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治疗对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通过FugI-Meyer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变化,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显著提高,实验组的显效率和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针灸推拿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越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