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71

蔡树美1,2,3 徐四新1,2,3 张德闪1,2,3 顾富家4 吕卫光1,2,3 郑宪清1,2,3 诸海焘1,2,3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菜蚓共作和花菜单作2个处理,在原位改良2年后比较了土壤物理指标、基础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性质指标的变化,明确了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质量和花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蚓共作处理较花菜单作处理使0~20 cm土壤容重降低22.8%,有机质和速效氮分别提高9.1%和29.2%,EC值、盐分和碱化度分别下降24.1%、19.0%和19.1%,pH值下降了0.17,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82.7%、0.7%和50.4%,花菜产量提高23.1%。与花菜单作相比,菜蚓共作改变了0~80 cm各土层水盐分布变化特征,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缓解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是提升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有效措施。

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乡为例 下载:83 浏览:503

贺金平 许艳 彭丽云 陈晓芳 王前婷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户是耕地利用的组织者和耕地保护的执行者,他们的保护意愿和行为选择是影响耕地保护的重要因素。以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乡为例,从农户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性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对影响该乡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结合回归系数分析得出,农户成员的年龄、文化水平、非农就业技能,以及耕地的社会效益和耕地的破碎度5个因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影响,家庭人口数、农户对耕地产权的认知和耕地附近的道路状况这3个因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开展有关耕地利用和保护的宣传活动,增强农户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户养老提供保障,也为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做好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作的机械化水平和耕地利用集约度,减轻区位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制约。

溧阳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分区研究 下载:77 浏览:418

向梦杰 胡晓亮 《土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为进一步分析县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耕地保护的空间相关性,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和乡镇级尺度探讨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及产生这一规律的原因,构建了耕地保护分区。结果表明:(1)整体上,溧阳市耕地质量的各属性都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局Moran’s I值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值均表明,耕地经济质量等空间自相关性最强,利用质量等次之,自然质量等最弱;局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变异特征,正相关类型(HH和LL型)多以组团形式存在,负相关类型(HL和LH)以点状形态零星存在。(2)空间尺度的变化对耕地质量指数空间相关性影响较大。县级尺度空间自相关水平普遍高于镇级平均水平,而且大部分乡镇的Moran’s I值均低于县级整体水平。(3)综合考虑3类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将溧阳市耕地划分为4类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施氮量的响应 下载:37 浏览:328

蔡树美1,2,3;诸海焘1,2,3;徐四新1,2,3;张德闪1,2,3;杨业凤4;付子轼1,2,3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内涵延伸,植物个体功能性状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上,都已成为明确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与环境协同变化规律的可靠途径。通过透射电镜法观察了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并测定了黄瓜叶片化学组成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与化学组成之间具有协变关系。无氮和高氮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中N, P, K含量较低,相对应的是叶绿体中片层结构混乱,脂质小球数量多,并且高氮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加(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生理性状、养分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均存在关联。黄瓜叶片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和pH相关性较强。CAT, NR和GS活性均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MDA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负相关(P <0.05),CAT和GS活性与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研究以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明确了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施肥策略的响应规律,弥补了传统群体生态学应用方面的不足,对于提升日光温室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下载:71 浏览:708

闫波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耕地保护的新要求和转型路径。文章首先明确了耕地保护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耕地保护在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粮食安全与碳减排方面面临的新要求。随后,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和科技助保三个维度提出了耕地保护的转型路径,并针对这些路径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于指导耕地保护实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村镇土地管理中的耕地保护措施 下载:34 浏览:458

古丽加孜拉•沙尼亚孜 《中国土壤》 2025年3期

摘要: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不断提高对村镇土地管理的要求,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过度的耕地开发与利用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此,村镇土地管理部门应重视加强耕地保护,本文分析了导致耕地保护形式严峻的原因,明确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间的密切联系与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耕地保护的有效路径,旨在提高村镇土地资源管理质量,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

新形势下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的优化策略 下载:95 浏览:716

刘琳 《中国土壤》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成为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现阶段的土地管理政策进行优化,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减少耕地资源浪费、耕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土地工程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对策研究 下载:271 浏览:2800

张玉龙 《土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工程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还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土地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问题,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土地退化、生态环境破坏、耕地占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对策,包括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以及提高公众土地资源保护意识等,旨在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浅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对策 下载:144 浏览:1381

彭寄清 《中国土壤》 2023年10期

摘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落实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主导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等几个角度,来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我国进一步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必要借鉴。

关于耕地保护中如何科学处置存量占耕问题的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消除“双督察”挂账项目违法状态为例 下载:269 浏览:2800

廖利瑞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坚决制止新增违法占耕行为,稳妥有序、科学合理的处理存量问题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中央环保督察、土地例行督察挂账项目整改为例,进一步揭示了存量违法占耕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明确了合理合法恢复耕地的目标与节奏,并寻求探索切实有效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中的重大建设,平台土地征收与耕地保护 下载:367 浏览:3929

黄燕 杨勇 陈春那 李华东 《土壤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在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中,重大平台建设中怎样才能既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又能做好耕地保护,是国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重大建设平台土地征收和耕地保护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

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构建 下载:326 浏览:2828

张洪伟 《中国土壤》 2021年7期

摘要:
耕地保护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与各地区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联系,能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解决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要结合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建立新型的土地管理机制,从耕地保护方面出发,保证耕地的合理使用,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 下载:261 浏览:2685

陈伟 曹春丽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3年3期

摘要:
本文针对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测绘技术种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和应用。得出在耕地保护中应用测绘技术是实现耕地持续稳定发展关键的结论,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大帮助。

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构建 下载:81 浏览:861

古丽加孜拉•沙尼亚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6期

摘要:
土地管理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国计民生发展,还与土地资源利用率存在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的粮食产能,是农民创收的重要基础。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耕地保护工作,并以耕地保护为抓手,创新土地管理新机制。下文便在分析耕地保护土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究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构建策略。

耕地保护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思考 下载:82 浏览:871

张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成为当今重要议题之一。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食品安全的关键保障,其保护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全域范围内的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以实现对耕地的科学保护。

探讨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 下载:114 浏览:1447

董宜媛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开发不断加快,需要不断满足进城人口的居住问题。我国单位人口的土地使用面积较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对此,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是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关键。文章将从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生活的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城市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浅析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措施 下载:123 浏览:1500

丁梦尼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8期

摘要: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土地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也是稳定民心,安定社会的重要战略型资源。农业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着不可替代的力量,耕地资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情况,不断改善土地质量,通过采取有效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措施,将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对水田、道路、水利设施、村庄等相关资源进行综合整治,促进当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基于此,文章对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目的是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用地质量,仅供参考。

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研究 下载:121 浏览:1560

韩维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3期

摘要:
在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下,粮食安全始终是围绕我国经济、民生发展的核心问题。那么,与粮食安全切实相关的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机制的合理与否,便时刻影响着我国社会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为提高该机制的科学性,本文从现有机制的问题及原因剖析出发,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新时期土地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 下载:176 浏览:2421

卢晓洁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6期

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但土地资源有限,也导致土地严重短缺。因此,加强土地管理,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新时期土地管理优化策略。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下载:278 浏览:897

朱玉尧 《农业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日益紧张,耕地保护成为了世界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虽然广阔,但长期以来,耕地质量和数量却面临双重挑战。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压力,正威胁着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近年来,耕地质量的下降已导致粮食产量的增长受限,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条件逐渐恶化。因此,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耕地保护的转型势在必行,从政策到技术再到管理,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变革都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