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下载:71 浏览:463

林祥军 谷继亮 李野 马青山 赵丹 马金艳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法把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医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医治有效率为7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疗效优于体针针刺治疗。

睡眠剥夺复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评价 下载:79 浏览:539

任建勋 尹春园 史雅红 苗兰 孟红旭 李军梅 李鸿海 马京泉 刘建勋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对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心肌梗死组以及益气活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睡眠剥夺组给予无规律性睡眠剥夺8周,模型组以及益气活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给予睡眠剥夺3周后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手术后第2天继续睡眠剥夺5周建立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模型,心肌梗死组仅给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手术后第2天益气活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活血颗粒4.0、2.0、1.0g/(kg·d)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持续5周。比较各组大鼠体重、抓力、脉搏幅度、自主活动、舌象、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腹主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抓力、脉搏幅度及自主活动总路程和平均速度明显下降,心室重构指标升高,心功能、室壁厚度指标和腹主动脉血流速度则明显下降,不同切变率下的血液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升高,舌面R(红)、G(绿)、B(蓝)相对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颗粒高剂量组可以增加大鼠体重、抓力、脉搏幅度、室壁厚度,降低心室重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大鼠心功能和自主行为活动,提高腹主动脉血流速度,大鼠舌面R、G相对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可以促使心力衰竭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气虚血瘀证外在客观表现,高剂量的益气活血颗粒的有效干预反证此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 下载:83 浏览:516

燕晓茹1,2 陈恂3 张培彤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自拟中医证候分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津亏证、精亏证,实证包括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瘀证、血寒证、血热证、痰凝证、湿阻证、水停证、饮停证、实寒证、实热证。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焦虑子表(HADS-A)进行焦虑状态判定。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伴发焦虑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伴发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有137例伴有焦虑状态,发病率为43.5%,焦虑的发生与年龄相关(P<0.01)。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中医证型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气滞证和血瘀证与是否伴发焦虑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伴发焦虑的中医证型以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为主,年轻、气滞证和血瘀证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

温灸刮痧疗法对腰痛病血瘀气滞证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25 浏览:3241

鲍玉彬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温灸刮痧疗法对腰痛病血瘀气滞证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7月-2022年12月间70例腰痛病血瘀气滞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加以温灸刮痧治疗),各3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均较高,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舌暗、腰腿痛、活动受限、脉络淤血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加以温灸刮痧效果更加突出,应用在腰痛病血瘀气滞证患者中,可缓解腰腿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活动受限,恢复正常行动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安全可靠,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气血交互于脉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下载:82 浏览:535

刘建勋 陈进成 郭浩 任建勋 任钧国 李磊 《当代中医药》 2020年6期

摘要:
气血理论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焦点,气血失和是脏腑失调的病理反映,亦是许多疾病的基本病机。气血交互过程中,"脉"起到了重要的中介/纽带作用。气的生成与运行依赖于血,气血交会化生之所在于脉,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交互的中介,故提出"气血交互于脉"理论,诠释为"气以脉而帅血""血由脉而载气"。另外,将"脉"作为中医气血理论研究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结合点,进一步探讨中医气血理论。以气虚血瘀证为例阐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变机制与气血失和的相互关系,深化对气虚血瘀证"气虚于脉则血瘀,血阻于脉则气虚,气血交互于脉,三者互为因果"的认识。

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血清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630

江小梨1 邓波1 刘彬1,2 张双伟1 张竞之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索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丹参保护内皮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用不同浓度的丹参(50、100μg/mL)处理24 h后,采用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及总的一氧化氮合酶(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磷酸化及总的AMPK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丹参能剂量依赖性的增加NO的含量、降低ET-1的含量、增加eNOS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减少单核细胞黏附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升高AMPK磷酸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能够改善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有关。

补骨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BMD、E2、BALP、N-MIID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177

张葆鑫 王兴国 郝廷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补骨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BMD、E2、BALP、N-MIID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补肾生骨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BMD、E2、BALP、N-MIID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5. 6%(34/4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8. 9%(22/45),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 05)。与此同时,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为88. 9%(40/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 9%(13/4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情况分别为(17. 5±4. 2)分、(11. 3±5. 4)分、(8. 3±5. 1)分,对照组则相应为(17. 3±4. 4)分、(15. 1±5. 2)分、(14. 3±6. 5)分。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提高,且两组患者治疗后BALP、N-MIID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表现结果更佳。结论:采用口服补肾生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的病情改善效果,特别是对骨代谢、雌激素水平等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有利于增加患者卵巢激素分泌水平,并加强骨形成,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三伏贴防治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队列研究 下载:94 浏览:524

刘宁 宋宪波 谭莉娜 王建明 朱志扬 曲争艳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三伏贴对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CHF患者,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80例再加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从三伏第一天至出伏贴敷,隔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4~6h,共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评价治疗后临床疗效;6个月后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三伏贴治疗、合并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87%,对照组为7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明显降低,SF-36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1)。CHF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再入院31.6%、急性心力衰竭21.5%、心源性死亡2.5%,治疗组分别为15.2%、7.6%、1.3%,治疗组再入院、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三伏贴治疗是CHF患者再入院和急性心力衰竭事件的相关因素(B=-0.955,B=-1.202),未发现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结论三伏贴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减少CHF患者的再入院及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从气血理论简析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 下载:75 浏览:497

徐晓华1 林佳敏2 李可欣2 吴霞2 张青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气血理论分析,大肠癌是以气血失和为发病基础,以气滞、血瘀、水湿为重要病理因素的虚实夹杂的慢性疾病。大肠癌治疗需攻补兼施,气血失和以补虚为主,气滞、血瘀、水湿则以祛邪为主,具体针对气血虚型、气滞型、血瘀型、水湿型患者应分别治以补益气血、行气通滞、逐瘀散结、祛湿化瘀,可分别选用八珍汤、四逆散和厚朴三物汤、大黄牡丹汤和温经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临证结合扶正祛邪理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癌毒致癌的特异性,配伍相应抗肿瘤中药以增强抗癌功效,可提高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VEGF水平的影响 撤回 下载:26 浏览:200

陈萍 李丽 李玉蕊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以走罐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4/60),对照组76. 67%(46/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TNF-α和VEGF水平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走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VEGF水平有关。

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310例临床观察 下载:81 浏览:499

严士海1 王道成2 沈竹阳3 刘福明1 李婕1 周仲瑛1 李七一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浓度,并判定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0.3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0%,对照组为61.94%,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LVEF、NO显著增加,NT-pro BNP、LVDs、LVDd、生活质量积分、AngⅡ、TNF-α、MDA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葵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与心肌重构有关。

针药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下载:86 浏览:519

​胡喜姣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研究分析针刺配合口服膈下逐瘀冲剂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对照组口服膈下逐瘀冲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受孕率为24.00%,观察组受孕率为48.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孕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房颤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下载:98 浏览:512

​于萍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血瘀型非瓣膜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栓塞、肺栓塞、脑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血凝参数、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及中医症候总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TIA及脑栓塞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此外,本研究未见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明显异常,表明药物安全性较好。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达比加群酯治疗,可显著改善非瓣膜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中药水蛭对肾病血瘀证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97 浏览:554

莫超1 史伟2 王夏青1 向长玉1 胡雯1 赵洁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总结归纳肾病血瘀证的中医探讨及水蛭干预治疗作用。方法:查找出近10年来肾病血瘀证的中医探讨及水蛭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得出结论。结果:肾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比较提示血瘀证患者肾脏病变更加严重,及其预后差的指标表达率更高,水蛭干预治疗后可以减少化验指标对其肾脏损害。结论:水蛭可以改善肾病血瘀证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肾功能进展,保护肾脏。

从“方体相应”角度论血瘀体质的中医治疗及养生调护 下载:89 浏览:523

秦月华1 李玲孺1 王鑫1 齐磊2 刘志超3 王琦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3期

摘要:
血瘀体质对于众多疾病的发生具有倾向性,依据"方-体相应"的理论对血瘀体质人群早干预早治疗,可将血瘀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血瘀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中医辨治血瘀体质常见有虚瘀体质、痰瘀体质和气滞血瘀体质三种类型,可分别用当归活血散、双合汤和川归汤调治。中医血瘀体质养生调护则包括饮食调养、运动调节和情志调节。

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治疗青海地区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63例临床研究 下载:97 浏览:533

李军茹 许文文 邹小云 杨翠兰 张海涛 许发功 孙聆心 《当代中医药》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治疗青海地区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日1次;枸橼酸铋钾口服液每次5 ml,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两组患者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者,均予抗Hp治疗2周。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内镜下胃黏膜评分,治疗后Hp清除率、复发率,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 41%,对照组为87. 7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胃黏膜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100%,对照组为68. 1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复发率为16. 13%,对照组为46. 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治疗青海地区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Hp根除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243 浏览:2063

赵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析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7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时间为2021.02至2022.02。抽签法分组。参照组、试验组各39例,分别应用常规西药、西药联合中医疗法进行干预。评析2组用药结果。结果:用药后,试验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炎症指标、生活质量等均更加优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明显,能够减轻患者胃粘膜受到的病理损伤,并且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9 浏览:399

任静 张文苑 马芳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74例,采取对照实验法,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而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更为满意。结论: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护理中,能使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得以缓解,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穴位贴敷联合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伴抑郁的临床疗效 下载:195 浏览:1390

刘光锋 裴红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肥城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40例稳定型冠心病(气滞血瘀型)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同时予以解郁安神膏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指标、焦虑程度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QA)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胸痛、气短、心烦急躁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4周、8周后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AMA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的炎性因子指标IL-1β、TNF-α、hs-CRP、ET-1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APN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中医解郁安神膏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气滞血瘀型)伴焦虑患者,减轻了胸痛、气短、心烦急躁等症状,缓解了焦虑情绪,降低了IL-1β、TNF-α、hs-CRP、ET-1因子水平,提升了疗效,值得推广。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352 浏览:3701

龚睿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与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随后根据患者的病床号单双号进行标记,其中病床号单号的患者作为常规西医组,对本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而病床号双号的患者作为血府逐瘀汤组,对本组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血府逐瘀汤组与常规西医组患者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浆比黏度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使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