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 下载:21 浏览:445

安莹 王艳玲 2019年4期

摘要:
建立适合于急诊科医护人员使用的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预测规则,以便更好地辨识危重患者并及时为其提供治疗、护理干预。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1月进入急诊科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信息,将患者分为病情平稳组和病情危重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2例患者,国家早期预警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年龄这3个因素进入模型。模型对患者短期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45,0.960)],进一步简化评分规则,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结论本研究所得预测模型可以科学、有效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且所有指标简单易得,可快速获取,为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呼吸训练器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370

刘蓝 冰司 马振奋 龚剑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观察呼吸训练器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中心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吞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加用呼吸训练器治疗,一日两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合并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16例(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使用呼吸训练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视频心理康复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265

袁晓燕 陈莉琼 彭惠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心理康复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老年COPD合并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视频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BODE指数、CAT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BODE指数、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视频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肺耦合分析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89 浏览:508

​叶指南 陈瑛 徐浩 许杭雨 何迎晔 李海军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明确心肺耦合(CPC)分析在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探讨CPC分析结果与主观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台州市立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PD患者60例为PD组,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为对照组。采用CPC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成员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比较其CPC变量及PSQI分数的差异,以及PD组CPC各变量与PSQI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1)PD组的高频耦合(HFC)、睡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的极低频耦合、睡眠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D组的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的PSQI评分与HFC比例呈负相关关系(r=-0.391,P=0.002)。结论 CPC能客观反映PD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作为一种评价PD患者睡眠质量的新技术。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47 浏览:524

刘雅楠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实施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措施的意义。方法:2021.01~2023.02时间段当中,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样本数据,简单随机化分组(n=30),对照组利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实验组利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统计对比:临床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对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人员接受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各项研究数据优化意义明确(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及时促进患者临床症消失,改善预后结局,有推广及借鉴意义。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肺栓塞误诊分析 下载:82 浏览:529

何文明 朱海波 谢燕青 吴涛 陈思 景胜 周忠 洪中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PE)导致的晕厥病例,减少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的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11例APE患者的诊断经过,讨论误诊原因,总结经验。结果 11例患者在各个临床科室首诊时均被误诊,最后排除其他可能的晕厥原因后,均由肺动脉CT造影检查确诊为APE。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临床误诊率极高,腹腔或盆腔内压的改变常为晕厥诱发因素,不明原因的晕厥合并持续低氧血症时,需警惕APE可能。动态监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有助于筛查和病情评估。

构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继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66 浏览:402

周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收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构建临床模型以评判该类患者继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APTE患者为观察队列,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其为期12个月的随访以确认预后转归,观察随访进程中是否出现继发性CTEPH。依据随访结果分析与继发CTEPH风险存在影响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其对继发CTEPH的评判效能。结果 211例APTE患者中9例失访,最终202例受试者中,42例于随访期内继发CTEPH,160例未见相关异常。(1)Cox回归分析显示,APTE继发CTEPH的风险模型由年龄(HR=1.18,P<0.05)、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指数(HR=0.36,P<0.05)、Wells评分(HR=1.52,P<0.05)、Qanadli栓塞评分(HR=1.22,P<0.05)组成,其中ABI为保护性因素,其余指标为危险性因素;(2)通过ROC曲线以进一步量化各项影响因素(连续性变量)对于APTE继发CTEPH的预测效能:年龄临界值取57.25岁、Wells评分临界值取5.28分、Qanadli栓塞评分临界值取26.43分均可获取最佳预测敏感度及特异度。结论年龄、ABI、改良Wells评分、PSAP压力为APTE继发CTEPH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57.25岁、Wells评分≥5.28分、Qanadli栓塞评分≥26.43分对于该患者群体继发相关不良预后具有显著评判效能。

地龙提取物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分析 下载:36 浏览:248

陈宏1,2 张伟2 郭建波2 宋倩男2 王伟明1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地龙提取物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地龙组。用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造模后,于7 d、28 d处死动物,测定其肺指数、肺病理形态变化及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地龙组与模型组比较,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病理结果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光镜下,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析,无明显炎症;其他两组在7 d时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大量炎细胞浸润,细胞间隔水肿增厚,各组间镜下差异不明显;28 d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纤维组织增生间隔增宽,模型对照组尤为严重,而地龙组显示轻度纤维化改变。HYP含量方面比较,7 d时,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8 d时,地龙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龙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改善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肺纤维,能够为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纤维化患者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失血性休克猪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94

姬晓伟 夏森林 钟磊 冯颖 周庆 陆建红 闵婕 谢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REBOA)对失血性休克猪心脏骤停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12头健康雄性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Control)组6例和REBOA组6例。通过放血自体容量的40%,电刺激法诱发心室颤动5 min,心肺复苏(CPR)5min来制作失血性休克后CPR猪模型。两组均进行液体复苏,其中REBOA组在此基础上于CPR开始时行REBOA,40 min后拔除球囊导管。记录复苏前及复苏后1、3、6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乳酸。于基线、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3、6、24 h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ROSC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结果复苏后与Control组相比,REBOA组HR(ROSC-3h)、乳酸(ROSC-1h)较小(t=3.765、3.217,P <0.05)。除外Control组IL-6(ROSC-1h),复苏后两组NSE、S100B、IL-6、TNF-α均较基线水平上升(P <0.05),与Control组比较,REBOA组在ROSC后3、6、24 h同一时间点的血清NSE、S100B蛋白、TNF-α均明显减低,IL-6水平在ROSC 6、24 h均明显降低(均P <0.05),并且复苏后24 h的NDS评分明显改善(t=4.153,P <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CPR猪模型中,应用REBOA能够抑制复苏后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复苏后脑损伤,这为后续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能为临床上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脑复苏救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NICU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0 浏览:435

赵宏 钟春霞 宋霞梅 王斌 陈剑锋 廖小妹 陈欣欣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41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19)。实验组在患儿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时家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陪护,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参与患儿的照护,进行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和早期干预等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由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家长每周3次、每次1 h隔窗探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前1 d家长的焦虑水平,出院后第3天、第7天、2周及4周时家长的随访依从性及患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实验组家长在出院前1 d的焦虑水平、出院后第3天、第7天、4周的随访依从性及患儿出院后体重增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高家长的照护能力,降低家长的焦虑水平,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出院后的随访率和生存质量。

2种常用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卡性能评价 下载:93 浏览:500

张保华 余桂香 江燕 潘泓 蒋翔宁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2种常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配套药物敏感性试验卡(GN13、NM38)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可靠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黄山市人民医院分离自临床样本的168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采用GN13、 NM38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对GN13和NM38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试验(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分析经仪器高级专家系统(AES)推测或预警提示为产碳青霉烯酶的可靠性。结果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 GN13与NM38检测结果的分类一致率(CA)均>90%。检测结果经AES修正后,GN13对亚胺培南的一般错误(MIE)和重大错误(ME)均降低了0.6%,对厄他培南的MIE增加了0.6%,均未出现严重错误(VME); NM38对亚胺培南的MIE、ME、VME分别为1.19%、1.19%、2.97%,对厄他培南的MIE、ME、VME分别为3.6%、0.0%、0.6%。mCIM表型检测结果显示碳青霉烯酶阳性率为27.4%(46/168),经AES修正后GN13推测和NM38预测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分别为31.0%和30.4%,与mCIM一致(P>0.05)。结论 GN13与NM38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性能均可靠,但应重视AES的修正或预警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23 浏览:3357

陈韵鸿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充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对于青少年心理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探究具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以改善其心理状况。方法:选取北京第四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共50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相应的人数分别为125、185、190人。因疫情期间不便于组织大规模的线下问卷调查活动,本次研究主要是以网络问卷填写的方式完成的。问卷内容主要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筛选得到,其中涉及青少年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心理状况调查问题,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最终总结出新冠疫情期间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地提出了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策略。结果:通过对网上问卷测评结果的汇总分析可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所调研的各年级初中学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况,诸如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性不良、心理不平衡等,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存在抑郁心理的学生占比分别为30.4%(38)、33.5%(62)、35.8%(68)。整体上存在焦虑、学习压力、适应性不良心理的青少年占比分别为68.2%、50.4%、37.2%。结论:结合问卷调查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可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于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诸如抑郁、焦虑、适应性不良等消极心理状况无疑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正常学习状态。对此,必须基于其心理健康状况具体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使青少年能够于疫情期间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508

李丹1 杜德兵1 吴文燕1 王德成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样本680例,同时采用基因芯片法和培养法进行菌种鉴定,对被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的样本分别再采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以培养法作为参考方法,评价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的符合率。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基因芯片法MTB耐药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并比较其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基因芯片法检出3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培养法检出32例NTM,符合率为96.88%。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相比,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9.81%,特异性为93.55%,符合率为92.80%,Kappa值为0.82,P>0.05;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3.06%,特异性为91.39%,符合率为89.48%,Kappa值为0.73,P>0.05。结论基因芯片法能够准确地筛选出NTM,在结核病诊断和耐药监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传统培养法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更高效、快捷、安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6 浏览:362

朱志成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从2023年4月-2024年4月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500例,双盲法分为A组(250例,西药治疗)和B组(250例,中医辨证+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P>0.05),治疗后B组低于A组(P<0.05);B组临床症状消失和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有利于患儿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时间,效果显著且安全。

精细化护理对改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及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作用 下载:375 浏览:3688

穆浩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2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的两组,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研究组,各66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咳嗽、咳痰、憋喘、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5.12±1.43)d、(4.97±1.28)d、(5.84±1.57)d、(6.58±1.82)d,短于对照组(7.24±1.82)d、(6.88±1.47)d、(7.54±2.03)d、(7.96±2.37)d,P<0.05;肺功能方面,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FEV1/FVC水平分别为(2.59±0.77)L、(2.11±0.56)L、(72.53±5.67)%,高于对照组(2.08±0.51)L、(1.76±0.42)L、(64.78±4.98)%,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躯体功能、角色、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总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60.73±5.58)分、(62.29±5.34)分、(61.86±5.47)分、(60.22±5.67)分、(65.72±5.09)分、(63.76±5.26)分、(58.66±5.85)分、(64.71±5.18)分,高于对照组(53.57±6.62)分、(55.38±6.49)分、(53.21±6.58)分、(51.78±6.44)分、(56.98±6.17)分、(54.85±6.28)分、(50.32±6.67)分、(56.94±6.25)分,P<0.05;医患关系方面,研究组能与医护人员愉快相处、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能理解医院难处、认为医务人员有人文关怀意识分别为90.91%(60/66)、93.94%(62/66)、80.30%(53/66)、83.33%(55/66),高于对照组77.27%(51/66)、77.27%(51/66)、63.64%(42/66)、66.67%(44/66),P<0.05。结论: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精细化护理可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提升患者预后,值得推荐引用。

精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25

叶淑尧 刘海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精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干预1,3,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血氧饱和度(Sa 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Sa O2及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情况,患者角色实现评分、心理情况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升,焦虑情况显著缓解,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439

谭集凤 黄庚凤 李德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护理,观察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变化,观察辅助呼吸肌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RR,HR,SBP和DB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pH,PaO2和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双水平呼吸机治疗AECOPD患者,并施行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及烟曲霉特异性抗体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89 浏览:517

张维 沈凌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及烟曲霉特异性抗体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疑似IPA的住院患者分为IPA组(46例)和非IPA组(78例),检测其血清GM抗原及烟曲霉特异性IgG、IgM抗体,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A组病理确诊18例,临床诊断28例。分别以0.5、1.0 ng/mL为阈值,GM抗原诊断I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7%、74.4%和50.0%、83.3%。烟曲霉特异性IgG抗体诊断I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91.0%,烟曲霉特异性IgM抗体诊断I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7%、87.2%。IPA组烟曲霉特异性IgG、IgM抗体水平均高于非IPA组(P<0.05)。结论血清GM抗原(以1.0 ng/mL为阈值)及烟曲霉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对于IPA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0%),烟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IgM抗体。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429

赖燕新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初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复发情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综合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掌握疾病知识、掌握药物使用知识,满意率、生活方式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初治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综合护理服务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可视化LAMP法检测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blaKPC-2的初步应用 下载:90 浏览:511

邹萍 鲍俊峰 臧嘉 张婷 许耀辉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建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blaKPC-2,并初步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设计3对特异性的LAMP引物,建立25μL的LAMP检测体系并进行优化,通过与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比较,分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blaKPC-2的可视化LAMP方法。63℃保温40 min可实现对blaKPC-2基因的快速检测。特异性与PCR一致,敏感性比PCR高约10倍。采用新建立的可视化LAMP方法检测出25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其中之一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2株携带blaKPC-2基因,31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5株携带blaKPC-2基因,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9)。结论建立的可视化LAMP方法可作为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blaKPC-2的方法,但尚不能替代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