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场所更新改造——山西省柳林明清街盘子空间更新设计 下载:84 浏览:504
摘要:
近几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我国许多城市兴起,保护重点由整体风貌要素扩展到建筑风貌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并重。在柳林历史文化街区,盘子会作为其独有的传统文化活动形成了固定的公共文化场所,该文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文化场所的传承与更新设计,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具有改善居民日常生活、发展旅游商业的现实意义。
配套美丽乡村公建产品的设计探索——以武汉市小朱湾为例 下载:86 浏览:512
摘要:
该文针对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建产品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对武汉市美丽乡村小朱湾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发现,小朱湾希望通过其自身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发展过程中,因旅游发展自身存在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较为突出。为解决既存现象与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建设含有可变式空间的模块化公建产品的设计思路,并将该思路进行推广与实施。
旅游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桂林市为例 下载:87 浏览:516
摘要:
在获取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相关分析对桂林市域餐饮业空间格局进行辨识,并从住宿、道路交通、旅游景点、购物、娱乐、旅游人群六个方面研究其餐饮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桂林市餐饮业整体呈现"一主一副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从价格和口碑来看,主城区服务能力较好,阳朔县较差,其他各县均需提升。购物设施对餐饮业空间集聚影响较小,其余要素均与餐饮设施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在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内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基于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社区生活复兴经验与启示——以武汉市都府堤社区为例 下载:91 浏览:513
摘要:
在我国当代大城市发展进程中社区文化普遍缺失,在以社区生活影响为背景的情况下,城市社区规划对提升城市特色文化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武汉市都府堤社区为例,从社区生活复兴视角探索其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影响,探索社区生活复兴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太原城隍庙的环境变迁与现状思考 下载:97 浏览:520
摘要:
明清时期的太原城隍庙作为太原地区民众世俗生活、民间信仰、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载体,是研究地域传统建筑和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该文通过追溯太原城隍庙及其环境的历史变迁,探索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对历史建筑遗存状况的影响。同时,通过太原城隍庙文物保护现状的分析,对当今社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与融合也做了一些思考。
工业建筑叙事的空间特色营造——以长沙湘江风光带工业建筑改造为例 下载:58 浏览:491
摘要:
工业建筑如何在城市空间的改造中显现自有特色是一个日渐需要关心的问题,该文对工业建筑叙事进行定义,接着说明影响工业建筑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和主体对空间特色的认知。然后,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两个工业建筑改造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从物质要素的保护与更新——场景式叙事和非物质要素叙事——营造特色性认知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紧扣实例,分析其叙事特色凸现的得与失,以期对城市工业建筑改造的空间特色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优化研究 下载:59 浏览:487
摘要:
以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行为特征与满意度,通过对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与居民满意度的掌握,提出桂林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的优化方案,完善桂林市公共自行车建设,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经验。
高校建筑更新改造设计探讨——以淮海工学院浴室改造商业用房为例 下载:63 浏览:500
摘要:
该文以高校建筑改造作为切入点,提出高校建筑改造遵循的原则:"建筑个体"与"校园整体"协调、校园"历史性"与"现代性"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结合,总结出置换空间功能、改进结构安全和重构建筑形态三个改造方法。最后,通过淮海工学院浴室改造项目,为高校建筑改造提供借鉴。
老旧住区基础医疗设施布局GIS评价研究——以宜昌西陵区为例 下载:70 浏览:501
摘要:
老旧住区基础医疗设施布局合理性评价与选址优化,对于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宜昌西陵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GIS软件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社区两级基础医疗设施进行缓冲区和叠置分析,并对其覆盖区进行分级评价,直观显示了老旧住区的基础医疗服务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基础医疗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呈现集中化、重复供给化、城乡差异化特征,大部分老旧住区基础医疗条件较好,局部亟待改善。
高铁站区生态规划设计探讨——以赣州西站为例 下载:72 浏览:491
摘要:
高铁站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之一,是城市生态环境与视觉景观的重要窗口。如何在高铁站规划设计中既体现城市生态,又能满足其作为交通枢纽的一系列不可或缺的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以昌赣铁路赣州西站站区概念规划为例,对高铁站区生态规划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站区生态规划设计中所采取的策略,以期在此方面对未来的站区规划设计起借鉴作用。
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历史街区规划——以宜昌环城南路历史街区旧城改造规划为例 下载:74 浏览:504
摘要:
梳理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街区的保护对象已经从单体建筑保护发展到区域性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经从简单的控制性保护改变为注重历史街区功能的振兴以及地域文脉的传承。该文以宜昌环城南路历史街区规划项目为例,通过对地域文脉的研究,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提炼街区地域文脉特征并加以利用,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合到街区的保护及更新中,探求适应中小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方法。
医养理念下的里分建筑适老社区改造模式研究——以汉润里为例 下载:90 浏览:509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和城市旧城区过度开发的双重背景下,笔者试图将医疗养老社区与里分建筑改造相结合,利用里分建筑独特的区域位置、亲切的建筑尺度与周边齐备的医疗资源进行医养理念下的里分建筑适老化社区改造,并选取汉润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体系、功能业态、街巷风貌进行研究设计,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更新改造策略。
燃气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点研究 下载:93 浏览:902
摘要: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燃气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关键要素,包括系统的硬件设备、网络结构、厂用电源系统、变压器—发电机组系统模块、厂用电源切换装置、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及保安段电源系统。通过分析系统构成及特点,笔者指出了在设计中需考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快速反应性要求。特别强调了厂用电源切换装置和UPS系统对于保障电厂运行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保安段电源系统在应对电力故障时的关键作用。
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应用研究 下载:86 浏览:849
摘要:
结合实际工程,基于BIM 技术进行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建模,采用理正深基坑设计分析软件对基坑工程进行设计并分析,以验证BIM 技术对基坑设计的可行性,为基坑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统筹城乡教育背景下乡村幼儿园环保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204 浏览:1539
摘要:
当代社会幼儿环保教育水平呈现出城乡的不均衡性,而幼儿环保教育是否能有效的达到城乡一体化,也对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的环境保护教育事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统筹城乡教育的背景下,以成都市为例,抽样选取成都市周边乡村3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别针对幼儿及教师设计问卷,收集整理并个别访谈分析了3所乡村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现状,并对幼儿问卷每个问题根据年龄分段进行了卡方检验。从而得出现阶段乡村幼儿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教育部门、政府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多角度提出乡村幼儿园实施环保教育的对策。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分析 下载:11 浏览:185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精准扶贫、缩短城乡发展距离的重要性工程。而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应科学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将此项技术应用在乡村进行战略发展过程当中能为乡村规划、产业布局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并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地图的有效绘制、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促进乡村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由此不难看出,将此项技术应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当中具有突出的价值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此项技术应用在乡村进行战略发展过程当中的优势,其次则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具体应用路径和方法。
工科研究生职业发展质量的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8 浏览:487
摘要:
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质量和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机制等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对上海某高校的工科毕业研究生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研究生的主观职业满意度和客观职业成就度受工作时间长度、职业与专业的相关度、本科阶段就读的学校,以及在校期间的计划和实践情况、学术能力、综合素质、社群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调研合作,强化实践育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融合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能力提升平台的建设;提升教师综合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学科交叉,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田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 下载:59 浏览:364
摘要:
为了探求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温度变化规律,采用HOBO U30小型气象站监测的田间小气候数据,研究紫花苜蓿在第1茬返青末期、第1茬开花期和第2茬开花期的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第1茬返青末期晴朗日的土壤温度呈现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土层越深保温效果越好;在第1茬开花期阴雨天的土壤温度呈现自浅向深逐渐稳定的变化规律;在第2茬开花期出现暴雨后5 cm处土壤温度的下降斜率与气温接近,但时间滞后约2 h;15,25 cm处的土壤温度下降斜率相对较低。
齐齐哈尔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分异特征 下载:90 浏览:520
摘要:
选取齐齐哈尔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利用Arc GIS进行空间变异特性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的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及环境综合治理、园林建设与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Zn、Pb、Cr、As、Hg平均含量均未超过黑龙江省背景值和国家二级标准,Zn、Pb、Cr、As的变异为高变异(CV>0.36),Hg为低等变异;研究区表层土壤空间累积较为明显,不同功能区重金属Zn、Pb、Cr、As、Hg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功能区污染程度依次为道路区>居住区>商业区>公园区>市政区>工业区>仓储区。空间分布图显示城区西北、南部和东角点的污染较大,中部和东南部相对较低;Zn、Pb、As有比较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即东南部含量较高,西北部含量较低;Cr元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含量高,东北部含量较低;Hg元素分布相对较为特殊,呈现中西部向东北部环形扩散趋势,但含量较低。这些空间分布特征与齐齐哈尔市整体的城市建设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上看这5种重金属元素在齐齐哈尔市呈现出异质斑块分布。
系泊参数对半潜式养殖平台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277
摘要:
为研究系泊参数对半潜式养殖平台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三维时域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波浪作用下系泊平台水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不同缆索材质、导缆孔位置、缆间角和系泊布置形式下平台运动响应和系泊缆张力,并进行了实际海况下养殖平台在南海的应用性评估。结果表明:与钢链相比,采用钢缆和聚酯缆作为顶链,系泊缆顶链的单位长度质量分别减少53.4%和92.8%,养殖平台纵荡运动幅值分别降低7.9%和12.8%,垂荡运动幅值分别增大44%和64%,系泊缆最大张力分别降低7.8%和14.4%;随着导缆孔位置的上移,半潜式养殖平台的水平及垂荡位移减小,系泊缆张力增大;组内缆间角从5°增加到45°时,养殖平台的纵荡运动幅值减小33.8%,系泊缆最大张力增加5.4%;缆索数量由8根增加到12根时,养殖平台垂荡运动幅值减小46.3%,系泊缆最大张力增加4.9%。研究表明,针对南海目标养殖海域,采用4组×3根/组的聚酯纤维+钢缆组合缆且缆间角为22.5°时,半潜式养殖平台的运动响应和系泊力均满足平台风暴自存和正常作业要求。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