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企业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分析 下载:98 浏览:1058

卢超群 汤昌挺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2期

摘要:
针对企业的环境侵权案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此来对环境侵权行为有效预防与制裁,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本文针对企业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展开分析,介绍了环境侵权和惩罚性赔偿的内涵,探讨了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浅析经济法下专利侵权保护制度 下载:123 浏览:1276

宋一晨 《中国经济》 2024年3期

摘要:
创新是我国的新发展战略内容之一,而知识产权的发展又是创新战略的要求之一。在对于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较多专利侵权案件,存在取证困难、权属不明确、专利权侵权依法不正当竞争现象频发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我国关于专利权侵权保护制度立法现状后,同时对于美国和德国的专利侵权保护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借鉴。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充分发挥立法和司法保护功能、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明确权利主体、健全专利权大数据管理机制、司法解释完善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标准和明确专利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限度的措施来对专利侵权行为进行制约,保障合法权利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秩序,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浅论互联网、移动媒体和自媒体的侵权行为及保护 下载:364 浏览:3857

周奕含 《国际科技论坛》 2021年2期

摘要:
本文从传媒法规的角度出发,以互联网、移动媒体、自媒体三方的侵权行为主要研究对像,以具体案例为落脚点,浅谈用户在受到侵权行为时应如何采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以便更加深刻正确认识新媒体侵权行为及相关保护措施。

媒介情境论视野下直播电商侵权问题及优化策略 下载:66 浏览:1144

肖瑶 《电子商务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实时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商直播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购物方式之一,身体虚拟在场、即时互动行为、数据公开显现使得电商直播间成为一种基于信任的新型消费场景。数据的介入与显现使得消费者权益看似得到保护,实则出现数据造假侵犯用户知情权、算法推荐侵犯用户自主选择权、数据收集侵犯用户个人信息权等更为隐秘的侵权形式。对此,除了完善保护用户权益的法律法规,还应从市场伦理、用户维权意识提升等方面构筑直播电商用户权益保障体系。

我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路径研究 下载:154 浏览:1314

孙玲 《地理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商标的一种,因其特有的品质特性在商品销售市场中受到消费者的普遍信赖,但商品侵权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作者通过检索我国近六年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分析法院在此类案件中侵权认定路径的适用方式,并通过具体判例对法院在各侵权认定路径的适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路径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完善建议,为我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路径研究提供借鉴。

论生态环境侵权案件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下载:138 浏览:1472

徐婉淋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环境侵权案件数量日益增多。我国《民法典》第1232条标志正式确立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2022年1月20日起施行,细化制度要素。本文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进行解析,提出完善建议。希望惩罚性赔偿更好地应用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实现其惩戒预防的制度价值。

电商平台经营者在知识产权侵权情形中的“必要措施”之检视 下载:117 浏览:2007

王志敏 《电子商务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分析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探讨知识产权侵权中“必要措施”,以及必要措施与现实的差距,提出优化必要措施的路径和方法,对平台经营者义务再思考,这有益于电子商务产业中知识产权的健康有序发展。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分析 下载:285 浏览:2882

郭顺利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环境侵权由于其高度科学技术性与复杂性,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传统侵权行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解释环境侵权的某些问题,如环境侵权规则原则的确定。目前立法上环境侵权归责原则倾向无过错原则,但学理及司法实践对归责原则的适用仍存争议。加之环境侵权是人类正常社会生产活动的有害副作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密切相关,单纯法学领域内不足以解决相关问题。基于此,法经济学方法应运而生,它以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环境侵权行为的成因,进而将环境侵权行为类型化以确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对于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社会公平与效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诊疗人工智能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下载:77 浏览:1403

张欣然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诊疗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生物技术发展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以及医疗手术等各个方面,在解放了医务人员的双手的同时,也给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诊疗人工智能致害相对于普通侵权更具复杂性,其中的难题主要包括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以及侵权责任类型的认定。其中,对于侵权责任主体的界定,学界讨论的最为激烈,提出了“主体说”“客体说”“折中说”以及“阶段说”等观点。“阶段说”既未社会发展脱离现状,又具备动态性和前瞻性,具有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现行的侵权法制度在适用于诊疗人工智能侵权案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实现责任的合理分配,最终维护各方主体的利益。

论网络暴力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下载:79 浏览:627

蔡明 《法学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时代为公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网络暴力导致侵权事件发生频率激增,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社会恶劣效果,在面对网络暴力侵权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变得愈发重要。

专利诱导侵权中的归责原则及司法适用—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敦骏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1 下载:136 浏览:1695

郝学光 《法学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在专利诱导侵权问题上采用的是过错原则,即成立专利诱导侵权以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过失加以判断。但是,对于网络通信领域,成立诱导侵权不以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过失加以判断,充分考虑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规律,以确保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实质性保护,实现网络通信领域的可持续创新和公平竞争。参考欧美法、大陆法的相关规定及司法案例确定的标准,运用比较法的视角对热点案例的判决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医疗美容纠纷中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 的法律问题探究 下载:121 浏览:1788

卓蕾 《法学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伴随医疗美容行业的勃兴,医疗整形争议和相关案件频发。就法律关系分析,其类型主要为医疗美容服务合同纠纷及医疗美容损害责任纠纷。医疗美容的侵入性、创伤性、高风险性等特点导致其易产生违约与责任竞合,亦即请求权竞合现象。请求权竞合的实质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重叠,发生重叠后,产生违约与侵权两种不同的损害结果。根据“意思自治”,当事人可择一请求权进行维权。至于路径选择问题,在权衡违约与侵权之诉的利弊后认为:当出现合同明确且损害为财产损失,或提起侵权之诉举证较困难时,宜提起违约之诉;若损害为人身或精神,或想规避合同责任限制,举证容易时,宜提起侵权之诉。

论职业粉丝的法律规制 下载:541 浏览:2730

张溶茜 《法学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职业粉丝往往运用真假掺半的消息对于不明真相的普通粉丝进行误导,对于那些辨别能力较低,尚且未形成自己完整的三观体系的未成年人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他们煽动对立,借助自身的网络优势去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较为常见的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和隐私权,甚至充当了网络水军,对于网页和产品进行暗刷流量,从而引起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的经营秩序,更有甚者,对普通粉丝采取非法集资的活动,严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益。所以运用法律的手段对职业粉丝进行相关的规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侵权的法律规制 下载:562 浏览:2002

张越 《法学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个人信息安全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问题。在《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制定了相关规定,但个人信息侵权与传统侵权案件不同,目前仍存在侵权主体不明、举证难、损害赔偿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可以从侵权主体、举证责任、责任承担方式三方面予以改善个人信息侵权现象。

浅谈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下载:568 浏览:2994

付晶 《法学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传播中发生的侵权问题与日俱增,极大地影响了网络用户的自身权利,如何加强对网络用户的法律保护,是当前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网络传播中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展开详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加强网络传播中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策略,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与借鉴。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599 浏览:2625

张煜晨 《法学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1232条将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案件之中,体现出国家保护环境的决心与态度,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同质赔偿规则的漏洞,维护了公民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条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存在之不足,并试着提出完善建议。

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以《侵权责任法》为例 下载:706 浏览:3439

刘轶男 武婷婷 《法学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在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引导下,全国高校陆续开展“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文章以《侵权责任法》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思政主题,从理论知识中挖掘思政内涵,通过案例密切联系现实中的思政要素,落实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医疗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研究 下载:142 浏览:1535

李蕊含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人工智能(MAI)在医疗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从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到手术机器人等,它不仅提高了医疗效率和精度,还改变了医疗服务的方式。然而,MAI的应用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在侵权责任的认定方面。人工智能医疗侵权是指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时,在诊疗过程中所实施的诊疗行为对患者一方造成损害的侵权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医疗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认定标准、归责原则及法律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完善建议。

医疗人工智能侵权问题研究 下载:29 浏览:776

吴怡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6期

摘要:
医疗人工智能的普及,衍生出了一系列难以运用现行法律进行规制的侵权行为。本文主要探讨医疗人工智能归责原则适用以及其因果关系认定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保障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