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核用SA508-4N钢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
下载:71 浏览:458
摘要:
采用等温恒速拉伸方法评价了核用SA508-4N钢焊接粗晶区(CGHAZ)的再热裂纹敏感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和分析粗晶区和断口处的组织、裂纹以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SA508-4N钢的母材为回火马氏体,较高含量的碳和铬影响碳化物的大小和分布状态,粗晶区马氏体的形成不利于抑制再热裂纹的产生。碳化物的析出使晶内和晶界的强度不同,当晶内强度大于晶界强度时形成沿晶脆性断裂;当晶内和晶界强度的差距较小时断裂形式包括穿晶和沿晶断裂。SA508-4N钢粗晶区对再热裂纹不敏感,成分A粗晶区的抗再热裂纹能力比成分B的高。在实际生产中,优选的工艺参数为:成分A、焊接t8/5为25 s、焊后热处理温度580℃。
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的异种钢板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70 浏览:460
摘要:
采用电阻点焊对1.5 mm等厚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板进行焊接。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为评价指标。利用电子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仪、OM、SEM、EBSD、EDS对所获得的较优焊接参数时的点焊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的熔核呈椭圆形,熔核由SPCC低碳钢侧向TRIP980高强钢侧偏移;点焊接头的拉剪断裂位置发生在结合面边缘近SPCC低碳钢侧的熔合区处,断口为脆性断裂;SPCC低碳钢侧熔核硬度低于TRIP980高强钢侧,但SPCC低碳钢侧熔合区硬度出现峰值;母材的部分互熔使熔核中C、Mn、Si、Al等元素浓度由TRIP980高强钢侧到SPCC低碳钢侧均匀递减;近SPCC低碳钢侧熔合区组织差异较大,近母材侧为软相铁素体,近熔核侧为硬相马氏体,这种组织差异导致的应力集中是影响接头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医痰症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下载:77 浏览:39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79 浏览:431
基于药物剂量及作用的方剂核心用药配伍规律复杂网络算法的构建
下载:75 浏览:509
摘要:
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算法,结合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药物作用及剂量,构建一种基于药物剂量及作用的方剂核心用药配伍规律的新算法。通过构建方剂子网,根据方剂中药物作用及剂量确定核心药物及其权重;基于药物核心度权重构建中药方剂复杂网络模型;改进复杂网络标签传递算法对相关方剂的核心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挖掘。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产后中风方剂及用药为例,收集相关方剂143首,频次>20的药物16味,支持度>10、置信度>80的关联规则组合88个,构建包含74个节点、1245条边的产后中风治疗用药复杂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算法发现药物聚类组合结果51个。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中医治疗产后中风用药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气血为主,同时对改进的标签传递算法与传统的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比较,认为改进复杂网络标签传递算法可得出一些围绕核心药物的新颖且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组合结果。
喉鳞癌组织中IDO和Foxp3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下载:16 浏览:207
摘要:
目的探讨喉鳞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喉鳞癌患者(标本)为试验组,30例喉声带息肉患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检测两组患者IDO和Foxp3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IDO和Foxp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阳性灰度值(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IDO和Fox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和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免疫耐受、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中,IDO和Foxp3均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作为喉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性指标。
一种枝晶检测图像快速预处理方法
下载:290 浏览:3333
电子仿真技术在电工维修中的应用
下载:374 浏览:3415
土地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互动关系研究
下载:169 浏览:175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下载:232 浏览:2288
内蒙古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67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下载:612 浏览:3657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下载:117 浏览:1203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的74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内容包括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其应被作为白内障术后护理的一部分进行推广实施。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下载:165 浏览:2031
钢贸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分析
下载:296 浏览:2839
“问题引导-合作探索”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47 浏览:3562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下载:335 浏览: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