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北极伙伴关系”:现实考量与建设构想 下载:35 浏览:396

王晨光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中国"北极伙伴关系",即中国与相关国家专门针对北极事务建立伙伴关系,或把北极事务纳入既有的伙伴关系之中。这是基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外交中的伙伴关系战略而提出的构想,旨在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北极合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中国的北极利益。中国"北极伙伴关系"需涉及共享科研成果、应对气候变化、负责任参与经济开发以及维护北极和平稳定等议题,对象应包括北极8国和以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为代表的其他域外国家。目前,中国"北极伙伴关系"的建设尚不乐观,应从域内、域外两个层面,根据双边关系的发展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构建。

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探讨 下载:34 浏览:348

杨振姣 郑泽飞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当今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此背景下,中国率先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世界各国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关乎人类命运,然而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现状依然严峻,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应提高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技术水平、完善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在获取北极资源的同时应该关注到北极海洋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积极参与北极海洋生态安全的治理。治理的技术和经验比较欠缺,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关的规则制度来引导治理活动,且缺乏良好的国际合作。这就要求加强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研究与实践,丰富治理经验,完善北极治理机制。

北极理事会科学合作新规则的法律解析 下载:64 浏览:502

白佳玉1 王琳祥2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有序发展有赖于对北极的科学认知。广泛开展北极科学合作已成为北极国家的共识。2017年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上,北极国家签订《加强北极科学合作国际协定》。该协定对科学活动采用广义的解释,对适用的地域范围则模糊化处理。依据条约的相对效力,其仅约束缔约国的科学活动,但该协定可在第三国同意的前提下为其设定权利,扩大了北极科学合作的主体范围。适用地域范围的模糊化处理有利于未完成海洋划界的重叠区域及未明确外部界限外大陆架上的科学合作,但科学活动不构成对任何权利主张的法律依据。那些关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科学合作也为北极利益攸关国的参与带来机遇,为共建可持续发展的北极提供科学交流与合作的契机。

论近年北极主权争议的演变及我国的立场与应对措施 下载:159 浏览:2586

黄淋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北极地区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各国对其主权争夺和利益分配逐渐加剧。北极航道的开辟和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冰层的影响,也使北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在通过多种方式推进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利益。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也在积极参与,并不断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合作,积极发挥其作用和地位。因此,对于北极主权纷争的新动向和中国在其中的立场和对策,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增进各方的了解和合作,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评价理论视角下汉英新闻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北极冰川融化为例 下载:421 浏览:3601

刘玉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摘要:
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危害的一面,北极冰川融化的严峻现状是最具代表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将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产生的生态语言学,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因此本文基于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从态度系统和极差系统两个方面,对有关北极冰川融化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本文将借鉴国际生态哲学观中“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理念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在关于北极冰川融化问题上,新闻报道更多的运用了态度资源,明确表达出北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报道者更倾向使用有益性的生态话语,提倡人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符合万物共生,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思想。

介入系统框架下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 下载:278 浏览:2640

刘玉 《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其引起的极端天气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且对整个自然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北极冰川融化是其严重的后果之一。因此本文自建关于北极冰川融化的相关中外新闻报道的语料库,运用UAM Corpus Tool3.3和AntConc软件,从评价资源的介入系统和高频词汇两个角度,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表明新闻报道更倾向于借言的方式,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也提供更大的话语空间。新闻中高频词和索引的分析,可以得出总体上报道对生态问题呈积极的态度,其中有益性生态话语表现在赞同保护生态的做法,提高大众的生态意识,破坏性话语主要表现在转移读者注意力、掩盖人类的错误做法,中性话语出现次数较少。

浅谈如何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下载:219 浏览:2260

弥利彬 《物理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及其内在修养。而物理科学素养就是指学生在-段时间的物理学科学习之后所拥有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养,通过所学到的物理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物理观点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运用这些物理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物理科学素养。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北极环境法律的冲突问题及其在国际法中的解决途径研究 下载:155 浏览:1909

许庆筠 《法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北极的研究与发展,北极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北极地区的国际环保法规制度,以北极地区为对象,通过制定相应的环保公约来规范和规范地方环境问题。北极环保立法中,既有公约的矛盾又有国际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具有非系统性特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