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10 浏览:710

刘洁 曲文杰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完整的心理护理模式,可以分析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系统性需要,并且满足患者在护理周期内的有效性。

中老年高血压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256 浏览:2604

唐明静 丁薇 王欣 郭爱云 刘晓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重点展开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护理干预价值分析。方法: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进行医疗干预的高血压患者中,中老年患者人数为70,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名患者分配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35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5名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针对临床护理效果、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与不良情绪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血压与标准值更为接近,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改善较好的小组为研究组,P<0.05;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研究组不良情绪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中医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护理干预期间患者的血压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心理疏导在骨质疏松所致患者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23 浏览:1676

宋旭东 《心理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措施在骨质疏松所致慢性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对象90例均为我院疼痛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因骨质疏松所诱发的慢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计入4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干预。实施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包括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疼痛控制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提升,但明显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疼痛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所致慢性疼痛管理中,心理疏导措施的使用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慢性疼痛控制率,有普及、推广价值。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临床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干预效果 下载:15 浏览:177

曹华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和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到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经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观察手术中的各项指标,例如手术时间、阴道切除的长度、出血量等;观察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如拔尿管时间、通气时间等;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进行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阴道切除的长度、宫旁切除的长度、手术中的出血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去掉尿管的时间、手术后的排便时间、手术后的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中,出现10例伤口感染的情况,发生概率在10%(10/100),观察组中,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组织的宫颈癌根治术,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以使患者尽快地恢复,伤口感染出现的概率较低,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195 浏览:1874

刘美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份-2022年10月份收治的106例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人员实际选用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每个小组中分别有53例患儿,对比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情况、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数据;患儿哭闹、抑郁、多动、害怕检查、攻击行为等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评分为(41.32±6.36)、焦虑情况评分为(36.65±7.35)、满意程度评分为(95.67±4.36),常规组分别为(52.34±8.21)、(45.68±8.04)、(86.45±6.84),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可比(P<0.05)。研究组患儿的哭闹评分为(3.54±1.02)、抑郁评分为(2.24±1.06)、多动评分为(3.55±1.21)、害怕检查评分为(3.20±1.05)、攻击评分为(2.99±1.87),常规组患儿的相应评分为(8.35±1.24)、(8.35±1.36)、(8.64±1.35)、(8.41±1.09)、(8.74±1.98),研究组患儿的多个方面行为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可比(P<0.05)。结论: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关键,其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能改善患儿行为,也能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建议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14 浏览:168

李想 岳晓琪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讨论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2.1-2023.1我院接收40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其中的20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将剩余的20例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命特征情况、生活质量、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水平、心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和心理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于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特征指数,有效的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顺利恢复。

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23 浏览:284

何宇红 杨瑞凤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在进行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患者的护理时,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感染事件发生造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的可用性。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接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58例(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对照组的满意度为43(75.44%),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54(93.1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感染,但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3(5.17%)低于对照组的12(2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进行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可以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这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手术结果的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来进一步确认这一发现,并确定更为精确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67 浏览:2618

刘焕娟 邓冠瑶 《心理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输液的患儿(46例)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配合率、一次性成功率、重复穿刺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率、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重复穿刺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配合度,使穿刺能够一次成功,减轻患儿的痛苦,临床疗效显著。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31 浏览:2180

朱丽君 《心理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选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的依从性高,经过统计分析,P<0.05具有较为突出的差异化。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给予小儿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将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10 浏览:122

梅成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DR患者(2023.1~2024.1期间),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结果:FPG、2hPG: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DR患者应用眼科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血糖水平有效降低。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62 浏览:2419

朱丽君 《地球科学探索》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选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的依从性高,经过统计分析,P<0.05具有较为突出的差异化。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给予小儿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将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眼底病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61 浏览:637

乔娜 王佳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用于眼底病激光光凝术中的良好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眼底病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接受激光光凝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经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共有25例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共有25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2.0%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6.0%更高,两组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二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6.0%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0%呈更高显示,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在HAMA评分、HAMD评分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眼底病激光光凝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起到辅助作用,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护理全面性,获得更多患者认可,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99 浏览:912

沈淼1 宋瑞梅2 《肿瘤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937例照顾者,其中试验组464例,对照组4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癌症患儿照顾者的焦虑情绪[SMD=-0.70,95%CI(-1.26,-0.13),P=0.02]、抑郁情绪[SMD=-0.74,95%CI(-1.35,-0.14),P=0.02]和生活质量[MD=0.55,95%CI(0.15,0.96),P=0.007]。亚组分析发现,个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0.38,95%CI(-0.72,-0.03),P=0.03]、团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0.87,95%CI(-1.67,-0.08),P=0.03]均能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3个月[MD=-0.40,95%CI(-0.69,-0.11),P=0.008]较干预时间≤3个月[SMD=-1.19,95%CI(-3.06,0.69),P=0.22]更能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情绪。团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1.09,95%CI(-1.92,-0.26),P=0.01]较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MD=-0.03,95%CI(-0.24,0.18),P=0.79]更能改善照顾者的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3个月[MD=-0.41,95%CI(-0.70,-0.11),P=0.007]较干预时间≤3个月[SMD=-1.00,95%CI(-2.52,0.53),P=0.20]更能改善照顾者的抑郁情绪。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癌症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护理预防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120 浏览:1131

杨采菊 《肿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结合国内外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指南,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1月1日至2022年 12月31日重庆黔江民族医院收治的肺癌、 乳腺癌、 胃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均经病理、 影像及临床检查明确诊 断恶性肿瘤患者) 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电子病历逐一查阅、核对并制作表格记录所需信息。根据 PaduaRAM、 CapriniRAM 所列的风险因素,重新制作统一的回顾性表格识别 VTE 风险因素。结果:不同类型肿瘤 DVT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与否、 化疗、 PICC 置管、 升白药物应用、 D-二聚体升高与血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与血栓发生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 CapriniRAM 风险评分低危、中危、高危 DVT 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duaRAM 风险评分低危与高危 DVT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 CapriniRAM 时,DVT 发生率未随评分等级升高而升高,应用 PaduaRAM 时,DVT 发生率随评分等级升高而升高。 结论 :血栓发生与恶性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aduaRAM 更适合内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下载:81 浏览:827

徐锡娟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进行随机有效抽取,最终纳入92例,利用数字随机表法加以规范化分组处理,施以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则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两组产后第3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但观察组产后第4d、5d的统计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1月、3月、6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更高(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母乳喂养时间更长、泌乳始动时间更早(P<0.05)。产后第3d,两组泌乳量差异不明显(P>0.05);但在第4d、第5d统计结果中均显示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后3d、1个月的BSE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后续母乳喂养率,此外还能够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效果及对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下载:134 浏览:1417

邓惠文 《肿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消化道肿瘤病人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效果以及对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共80例),作为参考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姑息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试验组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病人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后,可以提高患者营养状态,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营养指导应用于儿童保健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321 浏览:2603

马丽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营养指导应用于儿童保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营养不良儿童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应用组实施营养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生长发育状况评分情况以及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结果:应用组患者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组患者生长发育评分和营养不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营养护理相比,营养指导能够改善营养不良儿童的身体状态,提升其生长发育评分情况,帮助其进行成长发育,值得推广和应用。

观察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 下载:219 浏览:2316

曹姣 《肿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就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予以个性化护理。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得以明显减轻,VAS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提高了其舒适度。结论: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140 浏览:1552

​白倩 盘惠 梁菊芳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n=25例)及人性化组(n=25例)。对比组行基础护理,人性化组在对比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人性化组患者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优于对比组,人性化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高于对比组(P<0.05);人性化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较理想,可使生活质量能有效提升,恢复认知功能,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

分析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促进作用 下载:46 浏览:551

​韩朋朋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对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8至2020年2月入住我院治疗脑卒中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33例,研究组33例。对比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肢体康复可产生积极效应,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