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指向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整体备课策略 下载:67 浏览:491

安军 《生物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阐述了指向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备课方式和思考流程。采用整体备课策略,在课程、模块、单元、一节课4个层面进行备课。从核心素养的4个维度思考单元和一节课的教育价值,制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换为核心问题,再将核心问题转换为评价设计。提出在单元层面思考教育价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核心问题是驱动一节课的先行组织者。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考试题讲评策略 下载:84 浏览:494

郭洁 《生物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以2017年北京高考理综第30题为例,对高三试题讲评课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索,提高了试题讲评课的针对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下载:74 浏览:499

刘晓静 王庆红 《生物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调整了试剂比例,探索成功率高、耗时短、效果明显的实验方案,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视性,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策略 下载:74 浏览:491

赵萍萍1,2 刘恩山2 《生物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剖析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素养达成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作用,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如何通过建模教学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为教学提供参考。

“调查学校附近的一个淡水水域的水质”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下载:472 浏览:501

夏丹 叶惠良 《生物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并实施"活动:调查学校附近的一个淡水水域的水质"的教学,就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内涵、进阶及教学建议 下载:83 浏览:496

​李瑞雪 王健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高中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是科学的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溯源头,沿责任、社会责任、科学的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的社会责任路径,对高中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作了梳理,从内涵界定、内容分析、发展进阶等方面对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这有助于对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为在生物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践行 下载:82 浏览:492

​侯楚东 《生物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以宜昌市东山中学开发的生物学校本教程《拾翠苑》为例,阐明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原则、内容、实施方案、课程评价及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校本课程的践行,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使生物学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之一。

构建完整概念判断遗传方式 下载:67 浏览:484

​刘松 《生物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但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以"遗传方式的判断"专题教学为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从概念、判断和推理入手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判断遗传方式,化解遗传难题,以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指向提升生物学实验教学品质的评价 下载:72 浏览:779

​邰玉韦 《生物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提升对实验教学品质的评价,是追求实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及手段。提升生物学实验教学品质的评价主要指向:(1)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即发展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高阶思维能力,主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3)开发有效评价工具,优化课堂内、外实验教学的评价环境,提升实验教学品质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思考 下载:75 浏览:506

​田树青 王新 《生物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科素养和生物学科能力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提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目前生物学科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改进工作的潜在研究方向。

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活动中构建生态系统核心概念 下载:72 浏览:499

​高芳 《生物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概念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通过制作生态瓶这一活动了解并修正学生的前概念,生成基本概念,逐步构建生态系统核心概念,联系实践,评价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认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最终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研讨 下载:84 浏览:493

​隋璐 《生物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以人教版8年级下"人的性别遗传"一节教学为例,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资源、教学实施过程等3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 下载:91 浏览:505

​刘恩山 《生物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生命观念是学科核心素养4个要素中独具生物学学科特点的维度,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生命观念可以被学习者用于科学地解释生命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然而实现课程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是新的挑战和要求。阐述生命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价值,解释生命观念的内涵并说明其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提出教学实践中的建议,以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顺利达成。

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下载:66 浏览:549

胡冯云子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音乐是人类通过听觉来感知世界的一种艺术。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这一课程的优化与创新,可以让这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在更全面、更系统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改变过去的机械式参与模式,让他们从多个方面直接地去感受和体验欣赏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从而推动他们的发展。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它的价值和教学对策进行了探讨。

音乐核心素养下如何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下载:56 浏览:530

小红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建构,离不开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掌握,使其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得到锻炼。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强化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更强的审美能力。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中,建设高效率的课堂是非常关键的,它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创设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小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下载:34 浏览:491

罗丽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体态律动是一种以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节奏、节拍、旋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音乐教学方式。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动起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探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法 下载:187 浏览:769

罗卫红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小学阶段音乐学科在教学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增强起到促进作用,利用音乐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音乐课堂进行评价探究能够将音乐课堂中的评价方式全面化,音乐教室也能够根据课堂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增强,让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

思维之花在音乐课堂中绽放——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音乐学科功能之我见 下载:184 浏览:771

桑猛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本论文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音乐学科功能的研究。随着课程改革,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和未来社会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艺术学科的重要任务。音乐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315 浏览:3177

刘姗姗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初中音乐教育的研究经历了从“三维目标”向“课程核心素养”的转变。根据国外教学的已有成果,针对专业的音乐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音乐教育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领域,其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是指学生具备音乐意识、技能,以及具有相应的自主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而音乐核心素养对初中生声乐学习水平的影响,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声乐整体水平。教师应提高对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视。

核心素养视域下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下载:179 浏览:763

吴爱玲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我国历经上下五千年,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需要认真地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中华文明长久地传承下去。初中音乐课程当中穿插着诸多我国传统音乐作品,是学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些传统的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而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课程当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本文就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展开论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