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235 浏览:2606

黄月 刘秀娟 何敏 王上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一年内院内收治的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浅论王羲之性情与其书法面目 下载:83 浏览:866

贺禹 《国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魏晋南北朝书法名家辈出,王羲之作为其中的翘楚,其成就与他生活的时代、家世以及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和王羲之相似出身的郗愔、谢安、李式和羊欣等人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王羲之。除了从王羲之性格上的不同着手,来要从他的学书方向、地域环境等方面研究。

循证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416 浏览:4255

刘晓红 祁煜乔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研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绞痛发生率。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0.35±8.19和40.15±8.2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采用循证护理能够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同时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激励模式结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154 浏览:719

高静 《心理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激励模式与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2022年9月份-2023年10月份本院全科病房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激励模式+焦点式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均有好转,且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与物质生活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行激励模式结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负性情绪、加快康复进程,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康复治疗对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影响 下载:115 浏览:1374

蒋志洪 刘志立 李红果 朱霄霄 赵清 《心理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在银屑病病患中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2021.01-2022.12时段内本医院收治的银屑病病患按照收治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参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病患收治时段为2021.01-2021.12;探究组采用康复治疗,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1-2022.12,对比两组病患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效果差异。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可发现探究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病例数较参照组更多,有效率更高;对比两组病患的负性情绪,可发现探究组的病患HAMA焦虑、HAMD抑郁评分较参照组都更低,表示探究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都更轻,心理状态更佳;对比两组病患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可发现探究组病患对于银屑病的各项健康知识以及护理常识掌握程度更高;对比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可发现探究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表示探究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更佳。结论:在银屑病病患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病患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更好,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更好,生活质量也更佳。此种治疗模式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工作之中。

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83 浏览:2773

贾彦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脑肿瘤患者80例分为参比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予以参比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家属负性情绪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予以脑肿瘤患者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可行临床应用。

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 下载:251 浏览:2932

孔斌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以统计学软件开展随机分组操作,使患者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予以患者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心功能指标变化、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评分(SAS)、抑郁自评评分(SDS)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 min最大步行距离(6MWD)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LVEDV、6MWD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7.30%(36/37),对照组为75.68%(28/3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促进行运动康复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并促进其心功能的提升,还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

优质护理在消化系统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641

桑广娟 魏娟娟 《肿瘤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需要,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诊断和治疗的82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两组消化系统肿瘤病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综合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量表CQ0-74分进行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能使病人的情绪稳定下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幼儿园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支撑探讨 下载:75 浏览:1019

杨倩 《交叉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在幼儿园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支撑具有重要意义。融合教育旨在为不同能力、不同背景的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共同学习、成长和互助。幼儿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接触到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同伴,通过与不同的伙伴共同学习、玩耍和交流,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研究心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中的作用及满意度影响 下载:158 浏览:1920

施安琪 《心理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研究心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中的作用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数据随机自患者中抽取出20例作为心理干预组,加用心理干预护理;另抽取出20例作为常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最终通过比较两组病患诊治结束之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心理干预组患者SDS与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P均<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病患的负性情绪,且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营养管理与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1036

李娅 韦筱燕 《肿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阐明胰腺癌患者的病理机制及护理方式,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8月-2024年3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胰腺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68份,且以上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胰腺癌,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评估可见生活质量、情绪控制、营养评分。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常见负性情绪的疏导程度及面对各类事件下的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均衡性及干预前后营养总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水平,避免负性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预后生活恢复更快。

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36 浏览:2897

晏梦娟 陈媛 《心理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评分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208 浏览:3527

方玉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4例脑肿瘤患者选择,观察组护理办法是延续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办法是常规护理。结果:将二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效果满意。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208 浏览:3525

方玉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4例脑肿瘤患者选择,观察组护理办法是延续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办法是常规护理。结果:将二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效果满意。

老年恶性肿瘤知情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中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精神支持需求调查分析 下载:98 浏览:906

王艳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长期以来,化疗一直是恶性肿瘤治疗的趋势,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毒副反应。医学上往往采取措施来降低副作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但却忽视了负性情绪对病情恢复的影响。本文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综合内科100例病例,来对老年恶性肿瘤知情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中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精神支持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得出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创伤后成长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下载:95 浏览:969

李莎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6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时效性激励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评价负性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37.28±3.82)分]、SDS评分[(38.60±5.38)分]比对照组[(46.62±4.57)分,(45.72±6.11)分]更低(P<0.05)。评价创伤后成长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75.43±4.06)分]比对照组[(67.29±5.18)分]更高(P<0.05)。评价神经功能(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11.27±1.52)分]比对照组[(14.05±1.63)分]更低(P<0.05)。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70.09±5.42)分]比对照组[(64.29±5.67)分]更高(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时效性激励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以及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探讨人文关怀和疼痛护理对恶性肿瘤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841

梁小朋 钟宇玲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临终患者行人文关怀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临终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和疼痛护理。分析两组抑郁情绪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评估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与疼痛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中,可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生命质量。

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99 浏览:922

沈淼1 宋瑞梅2 《肿瘤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937例照顾者,其中试验组464例,对照组4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癌症患儿照顾者的焦虑情绪[SMD=-0.70,95%CI(-1.26,-0.13),P=0.02]、抑郁情绪[SMD=-0.74,95%CI(-1.35,-0.14),P=0.02]和生活质量[MD=0.55,95%CI(0.15,0.96),P=0.007]。亚组分析发现,个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0.38,95%CI(-0.72,-0.03),P=0.03]、团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0.87,95%CI(-1.67,-0.08),P=0.03]均能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3个月[MD=-0.40,95%CI(-0.69,-0.11),P=0.008]较干预时间≤3个月[SMD=-1.19,95%CI(-3.06,0.69),P=0.22]更能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情绪。团体化认知行为疗法[SMD=-1.09,95%CI(-1.92,-0.26),P=0.01]较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MD=-0.03,95%CI(-0.24,0.18),P=0.79]更能改善照顾者的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3个月[MD=-0.41,95%CI(-0.70,-0.11),P=0.007]较干预时间≤3个月[SMD=-1.00,95%CI(-2.52,0.53),P=0.20]更能改善照顾者的抑郁情绪。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癌症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整合式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下载:105 浏览:1052

付丽如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浅析整合式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各30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应用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躯体功能、认知功能、遵医嘱行为评分均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有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运用整合式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负担逐渐降低,提高其认知功能,使其能够配合医生的嘱托执行工作,使其治疗效果提高。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患者负性情绪管理对策 下载:366 浏览:3862

张弟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新冠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和干咳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研究显示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但因为该病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治疗,患者多会出现惶恐不安、愤怒发泄、担忧过滤、孤独寂寞和恐惧死亡等负性情绪,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会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类患者在隔离病房的负性情绪管理的对策进行相关阐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