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 下载:11 浏览:242

贾丹 何谦 赵淑珍 胡晓坤 曾忠仪 杨晓蓉 杨玲 郭媛 苟悦 胡晓兰 吴玮 何晓俐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在门诊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保障医疗环境安全。方法优化门诊空间布局,调整和管控患者进出路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出诊医生人数及号源总量,管控人流量;借助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症状筛查,建立严格、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加强各岗位医务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结果 2020年1月28日—2月6日,该院门诊共筛查出高危患者82例,全部护送至发热门诊作筛查,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1例,疑似病例1例。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全院多部门联动,建立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能有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疑似病例,从而保证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管理及培训 下载:2 浏览:309

冯梅1 曹晓翼2 龚姝2 魏申毅2 王磊2 李进2 蒋艳2 李继平2 2020年8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背景下,强化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和关键环节管理,保证疫情救治、培训工作和人员安全的多重需求。方法通过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强化管理、培训、防控3大环节,进行合理纵深分工,协同网格管理;科学评估疫情,动态人力调整;专项在线培训,保证全员覆盖;及时评价考核,注重实战演练;实时动向管理,有效隔离管理;充分重视人文,做好心理调适。结果疫情防控期间完成4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科室调配;完成专项在线培训4场,平均培训参与率≥90%,课程满意度≥95%,指导完成19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有效隔离,做到规范化培训护士院内零感染。结论疫情期间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可切实保障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安全,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 下载:8 浏览:384

岑颖 钱黎明 张青 姚卓娅 王瑾 2020年8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处置。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相关指引和诊疗方案、结合前线护理专家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部分省份专家制订的操作流程,形成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4轮线上讨论和专家咨询,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基本原则、人员防护、设备设施、处置流程及环境与用物处理等要求。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规范科学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提供指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下载:6 浏览:416

王华芬1 卢芳燕2 盛迪3 俞玮1 李琴3 梁廷波2 金朝汇4 2020年6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构建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以智能、精确、快速完成预检分流,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预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手机应用程序管理软件,操作平台分为患者自我报告操作平台和管理员监控平台。患者自我报告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从管理员监控平台调取2020年1月20日—2月3日发热门诊患者使用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分诊时间、智能分诊符合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有1 034例发热门诊患者完成线上快速预检分诊,智能决策分诊B区(疑似区域)174例(16.8%),经筛查后确定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5例(37.4%),最终确诊29例(44.6%);智能决策分诊A区(普通区域)860例(83.2%),就诊后无1例疑似及确诊病例。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耗时(1.94±0.87) min,较传统人工分诊耗时(4.03±2.15) 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1);1 010例(97.7%)患者对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表示满意,无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能早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患者,确保疑似感染患者提前预警分流,缩短暴露时间;同时能有效缩短发热门诊候诊时间,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转诊流程 下载:12 浏览:436

刘慧娟1 张昕2 张雪峰1 杨滢2 刘春梓3 段惠娟4 2020年6期

摘要:
在前期转诊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订新生儿转诊流程,包括转诊前的准备和转诊具体实施2个部分。转诊前的准备包括:转运人员的管理、转运机构的设置、绿色通道的建立等;转诊具体实施包括:转诊评估、转诊对象的分级、确定收治原则、转诊人员及物资准备、接诊、转出等7个方面。旨在保障疑似或确诊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救治,切断新型冠状病毒在新生儿转诊中的传播途径,保障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的制订 下载:11 浏览:413

王莺 吴琦 周渝琼 马贻芳 孙新星 2020年6期

摘要:
基于我院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妊娠35周孕妇行紧急剖宫产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及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部分,涉及环境/物资、手术人员、孕妇及新生儿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产妇、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用医疗物品的处理方法与效果 下载:22 浏览:376

朱娟1 尹世玉2 汪晖2 刘于2 曾铁英2 王颖2 2020年6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无菌物品物资保障供应部门,根据病毒特点和国家发布的各项相关文件和指南,针对疫情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了各项应对措施:确定消毒供应中心隔离要求和各区人员防护措施,落实人力资源优化和人员培训,修订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复用医疗物品消毒预处理、回收和清洗消毒流程,并通过实践确保方法正确,符合院感要求,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供应。

SARS-CoV-2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下载:85 浏览:502

赖媛媛1 王宇婷1 陈家倪1 齐军1 何振业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2019年12月,武汉市首次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目前COVID-19已成全球蔓延趋势。COVID-19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及较高的病死率,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对其诊疗至关重要。但COVID-19患者的临床样本具有潜在致病性和高传染性,为降低实验室人员感染风险,文章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及生物安全防护相关措施作一综述。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12 浏览:464

汪晖 曾铁英 吴欣娟 孙红 2020年4期

摘要:
规范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结合防疫一线护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5轮线上会议和专家咨询,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评估要点、护理问题、护理目标以及氧疗与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13项护理措施。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提供临床指导。

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人力及物力应急管理 下载:11 浏览:424

刘于1 汪晖1 陈军华2 章晓云3 乐霄1 柯键1 王冰花1 彭超华1 2020年4期

摘要:
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充分发挥职能,从建立可持续支援的三级梯队、合理动态调配人力、统筹安排岗前培训、监督重点工作环节、制订正向激励措施、合理使用及调配医疗物资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战斗力,对高效完成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对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和战略准备意识不足、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不完善、专业化应急护理队伍缺乏的问题,因此,今后医院需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管理体系,重视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期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现状调查 下载:14 浏览:455

贺吉群1 陈秀文1 肖映平1 彭罗方1 闫晓晨1 成鹏飞2 2020年4期

摘要:
了解湖南省各级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置和管理现状,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手术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湖南省162所医院中各选取1名手术室护士长使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置和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所纳入的158所医院中,62所(39.24%)医院有专职工程师负责维护与管理净化空调系统,125所(79.11%)医院设有洁净手术室,75所(47.47%)医院设有负压手术室。不同医院级别之间专职工程师、洁净手术室和负压手术间的设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5所设有负压手术室的医院中,13所(17.33%)未设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31所(41.33%)未设独立的通道;58所(77.33%)回风口的过滤器未采用高效过滤器,55所(73.33%)排风口的过滤器非高效过滤器;41所(54.27%)未制订负压手术间管理流程。结论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是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护理管理者需了解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置及参数要求、加强负压手术间的使用前培训,医院管理部门需加强对负压手术室设计的监管,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手术人员的安全。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7 浏览:446

王亚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解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焦虑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直辖市)的3 178名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测试。结果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高于常模,并且与大学生的性别、就读学历层次、就读学科、每日上网时间等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28.48%的大学生还可能有严重焦虑;女性、专科层次、尚不清楚就读学科的大学生群体焦虑水平更为明显;精神性焦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特质;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精神性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期,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有效疏导和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75 浏览:497

秦斯 刘君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从此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取数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0例,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发热消失、乏力消失、咳嗽消失、核酸检测转阴)缓解时间。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2)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乏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当前来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23 浏览:3349

陈韵鸿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充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对于青少年心理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探究具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以改善其心理状况。方法:选取北京第四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共50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相应的人数分别为125、185、190人。因疫情期间不便于组织大规模的线下问卷调查活动,本次研究主要是以网络问卷填写的方式完成的。问卷内容主要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筛选得到,其中涉及青少年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心理状况调查问题,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最终总结出新冠疫情期间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地提出了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策略。结果:通过对网上问卷测评结果的汇总分析可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所调研的各年级初中学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况,诸如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性不良、心理不平衡等,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存在抑郁心理的学生占比分别为30.4%(38)、33.5%(62)、35.8%(68)。整体上存在焦虑、学习压力、适应性不良心理的青少年占比分别为68.2%、50.4%、37.2%。结论:结合问卷调查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可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于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诸如抑郁、焦虑、适应性不良等消极心理状况无疑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正常学习状态。对此,必须基于其心理健康状况具体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使青少年能够于疫情期间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和中化湿”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 下载:69 浏览:412

徐克菲1 邓丽华2 李高文3 张雪荣4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中医学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由"寒湿疫"引起,感染者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常伴有纳差、腹泻、呕恶等消化道症状,舌苔厚腻。主要是因为感受"湿毒之邪",湿邪闭肺困脾,气机升降失司,病位在肺、脾,可波及心、肝、肾等部位,因此治疗上应以"祛湿"为主要治疗原则。在诊治大量临床病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和中化湿"法指导治疗,强调既要注重化湿祛邪,又要注重顾护中焦脾胃,实践证明该治法在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疗效突出。

夏天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下载:59 浏览:397

吴晨魏 昀葛珊 高慧琴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讨论夏天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IP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得到COVID-19的疾病靶点,并在TCMSP数据库检索夏天无的成分并参照筛选标准:OB≥30%和DL≥0.18筛选活性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再通过VENNY2.1平台映射夏天无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COVID-19疾病靶点的相同部分以获得重要靶点,并使用Cytoscape3.2.1软件将其与活性成分与重要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重要靶点-疾病"网络以分析核心靶点和重要成分;同时,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以辅助筛选核心靶点;最终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3.2.1软件,得到相关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过程并筛得核心成分。以此为基础,分析核心成分对SARS-CoV-2病毒的COVID-19(6y84)构型的分子对接情况。结果:1)检索得到723个与COVID-19相关的疾病靶点;2)检索得到夏天无含有8个活性成分,可作用于853个(400种)靶点;3)夏天无可作用于COVID-19的重要靶点75个;4)夏天无可作用于COVID-19的核心靶点35个;5)得到与核心靶点相关的KEGG通路共17条,其中P<0.01的重要信号通路共有4条,P<0.01的生物过程53条。核心成分可与COVID-19(6y84)形成构象能量较低、结构稳定的对接。结论:夏天无具备治疗COVID-19的成分物质基础,值得进一步研发。

从中医“治未病”理论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预防 下载:78 浏览:403

张燕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中医学"治未病"的先进防病理念,涵盖了疾病发生的各个阶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和救治当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层次。从这4个层次出发可以得出,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普通人群应采取存正气、避邪气的预防方法;对于医学观察人群、高危人群应采取主动出击,治疗萌芽状态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病人群应采取积极中医药治疗确保轻型患者不向普通型转化,普通型患者不向重型转化,重型患者不向危重型转化的预防方法;对于治愈出院人群应采取调养生息,防止复发的预防方法。

基于“有是症,选是穴”探讨艾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思路和选穴分析 下载:69 浏览:433

张佳乐1 杨莉2 鲜天才3 杜佳4 翟煦5 王柳青6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基于"有是症,选是穴"的思路,探讨艾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干预和选穴思路。方法:通过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症状和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中的选穴方案,并在查阅艾灸对相关症状的干预文献基础上,对艾灸干预COVID-19的选穴思路进行对比归纳和分析。结果: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选用大椎、曲池穴;咳嗽可以选用大椎、肺俞、定喘穴;乏力可以选用足三里、关元、气海穴;针对上消化系统的不适,可以选用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位。结论:在参考既往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择相应的穴位,才符合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体现了"有是症,选是穴"的辨证思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分期论治经验浅析 下载:66 浏览:521

张乐乐 李辰 李健 周玲玲 李红梅 袁海鑫 何新立 叶鹏飞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基本病机是湿毒闭肺,升降失司,甚则内闭外脱。据此研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机核心是"湿毒";以"湿、热、毒、虚"为特点;病位在肺脾;治当"宣肺、解毒、化湿、清热"为原则。围绕"紧扣病因病机,以国家方案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方案"的思路,提出"辨证施治与经验用药相结合"的治疗理念。在临证的基础上将新冠肺炎分为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寒湿郁肺型)、临床治疗期(疫毒闭肺型)、临床治疗期(内闭外脱型)、临床治疗恢复期(脾肺气虚型),在各个时期针对证型辨证论治,并且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增加精神、心理调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护目镜起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下载:26 浏览:678

张加丽 王会岭 吉永虹 赵甜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针对全面防护时医用护目镜容易出现雾气的问题,探讨在佩戴护目镜之前做好防雾处理,采用涂抹碘伏、涂抹洗手液擦拭镜片、防雾喷剂涂抹镜片的处理措施延长护目镜起雾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能见度、工作效率、工作安全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