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农村成人教育的时代诉求 下载:33 浏览:303

汪栅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虽然农村成人教育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在特殊时期起着重要的政治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地位颠倒的逻辑关系却没有得到及时的纠偏,产生了诸如本体价值弱化、精神文明的忽视、教育适切性错位等问题。通过追溯这些问题的根源,对被长期忽视的农村劳动者的主体性进行探讨,并从理性主义的角度阐释重新平衡与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分析两者的融合共生对农村成人教育本体价值回归与"适切性"的导向作用,试图找到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理路,进一步拓宽农村成人教育的理论框架。

中小学教师荣誉:本体功能、实践局限及优化路径 下载:74 浏览:487

秦鹏1 李文阁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摘要:
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荣誉承担着价值引领、行为激励和诊断评价的重要使命。当前教育管理部门对荣誉功能定位不清,管理设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这导致教师荣誉的本体功能发挥不够理想,具体存在价值引领功效不强,诱致教师功利行为及固化教师荣誉分层结构等问题。提升教师荣誉项目的公信力,阻抑教师对荣誉的功利追逐,破除荣誉带来的光环效应是优化教师荣誉本体功能的重要路径。

教师教育本体价值的迷失与重构——基于教师资格制度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314

程安琴1 孙承毅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实行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教师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不断迷失。明确教师教育本体性的价值,探析教师资格制度下,教师教育内部迷失与外部解构的双重挑战,需要寻求教师教育新的生长点,并构建起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

基于本体的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79 浏览:529

崔家鹏 王彩霞 袁东超 秦微 杨茗茜 倪菲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本体技术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的方法。方法:以脾脏象理论相关古籍、中医权威辞书、高校教材等为本体构建素材。经脾脏象理论术语的初筛、合并、分类、复筛,确立领域概念1315个;以扎根理论为指导,采用人工知识抽取方法,构建脾脏象理论语义关系21 558条。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图谱。结果:研制出基于脾脏象理论的52种语义关系;绘制出脾脏象理论生理体系、病理体系、诊疗体系、"脾主运化""脾主统血"等知识本体图谱,构建了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结论:利用本体技术构建中医脾脏象理论体系,有助于脾脏象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本体可在中医领域推广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肾强督治偻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理 下载:91 浏览:512

邱冬妮1 潘峰2 谭希1 赖勇辉1 何晓红2 周颖燕2 何羿婷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补肾强督治偻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数据库获取补肾强督治偻方的作用靶标基因,于CTD数据库中获取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相对应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获取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结构和节点间加权重联系的计算分析算法筛选出重要的关键基因。借助DAVID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在CTD数据库中获取关键基因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治疗作用。结果补肾强督治偻方靶标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有705个。GO分析结果显示,补肾强督治偻方-强直性脊柱炎交集靶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阳性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阳性调控等;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补肾强督治偻方-强直性脊柱炎交集靶基因的网络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获得关键基因23个,都与痛症、炎症性疾病及关节炎性疾病相关。结论补肾强督治偻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过程,其机制多与抗炎和镇痛相关。

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研究 下载:96 浏览:908

金子钰 《国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从概念、本质及应用来论述先秦时期儒家的中庸思想,以哲学视角进一步认识与分析儒家的中庸思想,从哲学概念中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这两个不同角度理解“中庸”思想丰富内涵中所蕴含的有关矛盾观、发展观、系统观及量变和质变有关的哲学思想。

略论莫高窟装饰图案艺术中形式美的本体特征 下载:31 浏览:2243

周靖鸿 《当代艺术》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借助艺术美学的视角,梳理敦煌莫高窟北朝装饰图案的具体案例。以形式美的艺术本体论对其进行归纳和原理性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三方面形式美学的特点,其蕴含了“对称”与“均衡”中的神圣意味,“统一”与“变化”的中道之美,“条理”与“反复”的秩序之美。其形式美的装饰图案的整体功用,为表现宗教美学中的本体之美创造了可能。

本体觉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下载:52 浏览:588

刘青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探讨本体觉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提供一种新的康复思路。方法 筛选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作业治疗训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小肌肉的基础操作能力、双手配合运用、握笔写画、文具和用品操作等,30min/次,1次/日,5次/周;干预组(n=30)在常规作业治疗训练上,每节课增加10分钟本体觉训练,40min/次,1次/日,5次/周。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儿心量表和FMFM表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儿心量表)评分和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的儿心量表评分和FMFM评分分别为(27.60±6.76)、(68.91±6.78),均高于对照组(23.98±6.88)、(64.46±7.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体觉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可以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精细运动功能,且相较于单纯运用作业疗法效果更显著。

二极管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下载:280 浏览:3309

周安琪1 郭鹏智2 《光电子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近年来有机光电探测器(OPDs)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二极管型有机光探测器的工作机理及其基本结构。有机光电探测器由于其活性层材料的工作光谱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紫外探测器、可见光探测器、近红外探测器、宽光谱响应探测器和窄光谱响应探测器五种类型,针对这五种不同类型的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有机光电探测器进行总结全文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在早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05 浏览:1187

张耿标 李军福 刘展豪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在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住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NF治疗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tDCS结合PNF治疗技术。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量表评分(FMA)。结果:两组患者在 MBI、 NIHSS和 FMA三项指标上均未见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在4周后的 MBI和 FMA评分较治疗之前有显著提高(P<0.01),在4周后 NIHSS评分较治疗之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果:两组患者的 MBI和 F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患者 NIHSS评分较低(P>0.01)。结论:tDCS结合PNF技术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260 浏览:2789

王军君 李传金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对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74位,这74位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为确定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力量恢复情况以及HSS评分等数据,探究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对患者采取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后,患者的下肢力量明显得到恢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通过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以使患者的下肢力量得到恢复,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

浅谈软件工程开发的领域本体构建 下载:244 浏览:2384

陈明 张子轩 李崇高 《软件工程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在开展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积极构建科学体系,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求。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诸多新需求,亟待优化提升。作为软件工程专业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教育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将教学改革贯穿始终,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提升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活力。同时,要充分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用结合,满足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需求。

浅谈软件工程开发的领域本体构建 下载:217 浏览:2342

冯欣鹏 李忠义 王硕 《软件工程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知识是国家的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是其最好的体现。知识在不同的两个领域体现,分别为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知识体系库的产生就是将这两个方向有效的结合起来。知识体系的智能性不是所有的程序都是知识库,只有具有一定的知识才能称为知识库。伴随这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本体的构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知识的储备的增加,更加精确了用户查找的语句体系。同时软件的这个功能也最大的贴合了软件使用者的需求。这就是本体中知识的构建对我们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软件工程开发本体的构建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及时、快捷的体系。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中技术发展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本体的知识领域拥有完善的语音的运用的意义。他能够迎合用户的思维模式来对用户进行模仿和假设,来对用户完成精确知识的査询,也将是未来在软件工程行业创建的一个趋势和潮流。

关于发电机出口开关及隔离开关位置反馈的辅助回路优化 下载:71 浏览:764

魏志洪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燃机发电厂发变组二次回路中,主变低压侧发电机出口开关GCB及出线隔离开关通过其辅助回路接点发信至燃机控制器,参与机组静态启动装置启动时隔离开关合闸的控制回路,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马来西亚凯德隆400MW级联合循环燃气电站项目的#1机组正常启动后,因#1静态启动装置IKG隔离开关无法操作的事故案例,展开对发电机出口开关及出线隔离开关的辅助回路优化的讨论。

电力监控系统终端安全防护研究 下载:258 浏览:3026

邓玉章1 吴彬2 《电气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抵御黑客及恶意代码等对电力监控系统发起的恶意破坏和攻击,以及其他非法操作,防止电力监控系统瘫痪和失控,和由此导致的电网事故或其他事故,是当前电力电力监控系统防护的目标要求,也是防护的重点难点。本文针对电力监控系统终端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防护方案制定、保障终端设备本体安全以及人防管理措施三个方面研究策略。

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下载:211 浏览:2252

邵安妮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建筑地域性发展经过了自发,自省,自觉的过程,尤其是自1999年,吴良镛先生发布《北京宪章》,提出了“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以来,我国建筑地域性理论和实践有了质和量的积累。随着新时代对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课题的关注,建筑研究更加回归建筑本体。其中对于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建筑本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现代材料的地区化和乡土材料的现代化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经典实例分析,以期探求建筑材料地域性表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