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微课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514

王鸿 刘鸿梅 刘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微课教育在应用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取微课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注射知识及技能掌握水平及低血糖、皮下脂肪增生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的使用期限、注射部位的选取、注射部位的轮换、皮肤消毒方法比较,干预组患者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教育能够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疾病管理能力。可使应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保持较高的技能水平及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下载:60 浏览:353

范霞 李飞 黄璜 周洲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颌面部血管瘤使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颌面部血管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局部注射博来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聚桂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肺胀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 下载:48 浏览:375

黄珍梅 游秋烟 黄津津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肺胀患者腹胀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胀的肺胀患者,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83 浏览:446

张娟 季卫刚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可行性。方法:取2015年7月-201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38例NRDS患儿,所有病例均给予固尔苏,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给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用药后2、6、12 h患儿动脉血PaO2、pH与PaCO2指标监测结果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时间点,患儿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PEEP、RP与用药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无患儿死亡,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尔苏治疗NRDS,有助于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显著降低机械通气参数与病死率,可在本病症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眼周微针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下载:66 浏览:490

王晓霞 赵燕华 陆泽梅 田昕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眼周微针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视网膜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眼周微针针刺疗法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视野缺损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视野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眼周微针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能够有效增强眼部各种细胞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及水肿吸收,活化视网膜细胞,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分析 下载:38 浏览:666

刘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与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后再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LVEDD为(51.28±4.71)mm,LVESD为(44.52±3.35)mm,NT-proBNP为(254.22±8.44)pg/ml,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83±4.84)mm、(48.68±3.24)mm和(300.20±8.37)pg/ml(P<0.05);试验组的LVEF为(47.83±4.18)%,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5±3.82)%(P<0.05);试验组的肌钙蛋白T为(0.10±0.11)μg/L,肌钙蛋白I为(0.01±0.08)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1.21±2.13)U/L,肌红蛋白为(76.39±3.29)μg/L,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6±0.28)μg/L、(0.12±0.01)μg/L、(18.17±2.26)U/L和(101.14±3.26)μg/L(P<0.05);试验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采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逐步恢复患者的心肌细胞,改善其心功能,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预后,对于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参考意义重大。

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375

高恒舒 李岸芳 卢春林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288

高恒舒 李岸芳 卢春林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自然发病与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病理症状和病毒分布研究 下载:73 浏览:442

杨玲1,2,3 苏建国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为了探究自然发病和人工注射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GCRV-Ⅱ型)草鱼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和病毒分布的区别,实验采用临床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开展实验,通过对自然发病和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病草鱼的眼眶、鳃盖、口腔、腹部、鳍条基部、肠道、肌肉出现明显的点状出血,且后者的出血情况比前者更为严重;比较组织病理切片,发现草鱼感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红细胞充盈现象,其中,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肠道、肌肉和肝胰脏的病变程度更为严重,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组织内出血和病变,而自然发病草鱼的鳃和脾脏的病变程度更为严重,鳃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充血和炎症增生物,脾脏出现大面积含铁血黄素沉积块病灶。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GCRV在不同的组织中均有分布,头肾在两种感染方式的患病草鱼中的病毒量都比较高,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肝胰脏、肠道和肌肉的病毒量较高,自然发病草鱼的中肾、鳃和脾脏的病毒量较高。因此,在人工注射感染时,肝胰脏、肠道和肌肉可能是GCRV入侵的主要靶器官,而在自然发病时,鳃可能是GCRV入侵的主要靶器官,病毒聚集靶器官都是头肾,头肾是GCRV的“病毒库”。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GCRV的发病机制和草鱼的免疫响应,同时为草鱼出血病的防治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脓毒症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下载:114 浏览:1306

张杏 陈科 樊菲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脓毒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以求为脓毒症心力衰竭病症找出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研究开始前,完成研究方案的规划及撰写,严格遵照研究方案完成随机对72例脓毒症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对象的抽取工作,抽取地为本院,抽取时间范围在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及实验组(接受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完成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查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治疗成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于脓毒症心力衰竭而言,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各项新功能指标,非常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术前静脉输注铁剂的护理 下载:32 浏览:433

徐建英1 诸纪华2 徐玮泽3 叶肖栗4 2019年5期

摘要:
总结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术前静脉输注铁剂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正确配置药液,密切观察过敏反应,合理选择静脉通路,积极预防和处理静脉炎和铁剂渗漏,做好铁剂治疗的宣教。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2例发生心率增快,2例发生静脉炎,7例发生穿刺点周围色素沉着,经过积极处理后,患儿心率恢复正常、静脉炎好转、色素沉着消退。经过静脉铁剂治疗后,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明显上升,其中112例铁剂疗程结束后顺利进行手术,24例继续行铁剂治疗,7例失访。

微量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下载:66 浏览:342

许伟源 彭放袁 敏徐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速度,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现象。临床常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控制心室率及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静脉内短期用药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局部静脉炎、肝酶升高等,但发生过敏性休克非常罕见。但近期我们在临床上发现1例应用微量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即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LED光色及注射褪黑素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501

赵鑫1 李丽1,2 董双林1,2 高勤峰1,2 叶乐3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为探究光色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对体质量(42.0±1.5) g的虹鳟进行了28h的持续光照及注射褪黑素处理。实验设置白、红、绿、蓝4种光色,注射和不注射褪黑素两种处理方法,共8个处理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4、8、12、16、20、24和28h取样,检测血清SOD和头肾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皮质醇和褪黑素的含量。结果显示:①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实验16h处于较高水平,实验24~28h趋于稳定。②SOD和CAT平均活性以及皮质醇平均含量均为红光下显著高于其他光色下,除CAT平均活性绿光与白光下差异不显著外,SOD活性和皮质醇含量均为绿光下显著低于其他光色下。③注射褪黑素使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在28h持续光照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相比较未注射处理组,注射褪黑素在各光色下均可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及皮质醇含量,提高褪黑素含量。研究表明,在28h急性光照射下,虹鳟在16h受到的胁迫最强烈,实验后期机体逐渐适应光环境;红光对虹鳟氧化胁迫最强烈,绿光对虹鳟基本不产生胁迫;注射褪黑素可缓解光照对虹鳟的胁迫作用。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下载:38 浏览:467

孙凡 刘恒 徐倩倩 卜一付 慧霄 马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把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溶栓后12h MMP-9(239. 90±53. 30)μg/L、溶栓后2d MMP-9(274. 10±69. 10)μg/L、溶栓后3d MMP-9(241. 50±71. 20)μg/L、溶栓后7d MMP-9(183. 60±21. 50)μg/L、溶栓后15d MMP-9(140. 30±34. 70)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的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总体出血性转化7例(10. 77%),明显低于对照组24例(36. 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 24,P <0. 01);观察组溶栓后2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90±1. 10)分、溶栓后3d(9. 50±2. 50)分、溶栓后7d(7. 40±1. 40)分、溶栓后15d(4. 30±0. 50)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MMP-9表达、出血性转化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生脉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脓毒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81

明自强 俞林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脉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脓毒性心肌损伤(acute septic cardiomyopathy,AS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AS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左西孟旦静脉滴注,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生脉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的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变化、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LVEF、SV改善情况、c Tn I、BNP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生脉联合左西孟旦较单用左西孟旦改善ASC患者心功能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生理盐水注射速率对颈部血管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22

徐宏亮1 励杨晟2 沈雯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生理盐水速率对头颈部血管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注射方案改变前后共4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注射方案改变前(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20例作为对照组,注射方案改变后(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2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经右肘正中静脉以5.0 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注药量为(扫描时间+4 s)×注射速率,随后两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50 mL,对照组速率为3.5 mL/s而观察组速率提高至5.0 mL/s。比较两组图像主动脉弓、两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静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层面)、两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基底动脉起始段及窦汇平均CT值,同时对AB两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P <0.05)。对照组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残留对比剂所致伪影大,重建VR及MPR时右侧颈总动脉显示不清的图像较观察组多;观察组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残留对比剂所致伪影小,重建VR及MPR时图像显示清晰的图像较对照组多。结论提高生理盐水的速率能减少静脉硬束伪影,提高颈部血管CTA图像质量。

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212

魏金姜 晓东 迟大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及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统计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周围水肿量及血清MBP、SF水平均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内镜下小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BP、SF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血肿清除率高、血肿周围水肿量少。

参麦注射液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14

杨梦 胡志希 李琳 钟森杰 姚涛 程彬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0只Dahl/SS盐敏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6只,给予低盐饮食20周;模型组和参麦注射液组各7只,每只大鼠每天给予高盐饲料20g(含8%氯化钠)饲养20周建立高血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集大鼠尿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LC-MS)连用技术分析,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组大鼠LVEF、LVFS升高,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P<0.01)。3组大鼠的尿液代谢谱呈明显分离趋势,经参麦注射液干预后4-吡哆酸、犬尿酸、L-精氨酸、肌酸、肌醇、5-L-谷酰基-牛磺酸6个差异性代谢物具有显著的变化,其代谢通路涉及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使高血压心力衰竭大鼠异常的尿液代谢趋向正常,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25

陈君君1 杨姣1 石美智1 张湘奇2 张婧娴2 祁美娟3 韩永龙1,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进行干预,并与消癌平注射液、紫杉醇单药组进行比较,采用MTT法、细胞克隆实验和LDH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产生,RT-PCR检测Mfn2 mRNA的表达。结果:消癌平注射液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增加LDH的释放,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组较紫杉醇单药组作用更为显著;消癌平注射液可显著增加ROS的生成,但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消癌平注射液可上调Mfn2 mRNA的表达,并显著提高紫杉醇引起的Mfn2 mRNA低表达。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可能会通过调控Mfn2 mRNA的表达,引起线粒体功能损伤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紫杉醇抗乳腺癌发挥增效作用。

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517

蒋鹏飞1 彭俊2 曾志成3 姚小磊2 沈志华4 陈向东2 彭清华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w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51眼)和对照组35例(50眼)。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ml治疗,每个月1次,共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散血明目片,每次2.4g,每日3次,共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电图(a波、b波振幅及潜伏时),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眼部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与本组前一时间点比较,两组治疗1、2、3个月后BCVA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1、2、3个月两组患者BCVA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a波、b波振幅,RI、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3个月a波、b波振幅及RI、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治疗1个月PSV外,两组治疗1、2、3个月PSV、ED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3个月PSV及治疗1、2、3个月ED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出现结膜充血1眼,对照组出现结膜充血2眼,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复发4例(5眼),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11例(15眼),复发率为34.09%,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能促进wAMD患者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提高视力,对wAMD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