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49 浏览:2951

陈婧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9月-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资料,均行磁共振检查,分析患者肝内结节的信号特点。结果:结节型肝硬化肝体积正常或缩小,左右叶比例失调。信号特征为T1WI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T2WI肝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低信号结节,周围为正常肝组织,或高信号纤维间隔。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呈现T1WI信号稍高,T2WI信号较低肝癌结节呈现T1WI信号稍低,T2WI信号较高,增强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信号低于周围肝组织,15个癌结节可清晰观察到T2WI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中呈现明确的延时强化征象。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磁共振检查明确肝内结节信号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并可鉴别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及肝癌结节,诊断价值较高。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4 浏览:2844

胡维波 《诊断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组,46例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中CRP、PCT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CRP水平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分析 下载:258 浏览:2685

刘亚男 《诊断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应用腹部超声进行病情诊断的价值。方法:以65例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X线尿路平片检查以及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总检出率为93.85%,X线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总检出率为75.38%,超声检查结石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应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结石检出率。

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666

曾成阳 何海涛 陈俊林 陈红伶 刘琪 蒲茂华 《诊断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RI多参数成像进行诊断,并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4.29%(33/35),特异度为84.00%(21/25),准确度为90.00%(54/60);前列腺癌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水平均比前列腺良性病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参数成像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应用核酸检测法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341 浏览:3309

吴天恩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中应用核酸检测法(NAT)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份无偿献血合格标本,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ELISA)与NAT进行诊断。分析ELISA、NAT检测结果,追踪随访NAT呈阳性标本中,核酸确认为阳性,但“二对半”检测结果为阴性和核酸确认阴性献血者。结果 120份血液标本中,ELISA检测单试剂阳性2份,双试剂阴性118份。120份血液标本中,NAT检测阴性105份,阳性14份,经NAT确认阳性12份,ELISA确认阳性1份。最终确认阳性的13份标本中,仅2份ELISA检测为单试剂阳性,而NAT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NAT在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与ELISA存在一定互补性,在血液筛查中应用可显着降低漏诊发生率,缩短窗口期,对确保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超声体检对脂肪肝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329 浏览:3641

杨洋 韩春艳 陈雪莹 《诊断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脂肪肝疾病诊断中应用超声体检的意义所在和临床价值所在。方法:课题中纳入的病例为345名需要进行脂肪肝检查的人员,时间界限为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检查方法均选择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根据超声检查结果,345例进行脂肪肝检查的人员中共确诊145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各自的百分比是46.9%、32.4%、20.7%。男、女发病率相比上,男比女高;肥胖与非肥胖人员发病率相比上,肥胖者高;脑力劳动者与非脑力劳动者发病率相比上,前者比后者高,三次比较的P均<0.05。结论:超声检查在脂肪肝疾病诊断过程中检出率较高,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准确制定,并为预后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阴道分泌物检验对阴道炎的诊断价值分析与评估 下载:456 浏览:3691

吴月仙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评估阴道分泌物标本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院门诊接受白带常规检查的女性为实验对象,纳入214人。每人分别取两份阴道分泌样本,相应做常规镜检、阴道炎五联检。对比阴道炎病原体检测情况。结果:五联检验测定乳酸杆菌与加特纳菌的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炎与混合感染阳性率要比常规镜检法高(P<0.05),但整体对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五联检验能提高临床对阴道炎的检出率,诊断价值高。

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81 浏览:3678

郑兵 邓龙林 《诊断医学》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X线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课题研究指标为笔者单位放射科于2017年10月-2019年2月接收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计52例,予以患者开展X线检查。结果:患者X线检查诊断精准性92.31%,与最终病理结果诊断具有一致性,差异均衡(P>0.05)。结论:X线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具有积极导向,临床诊断价值高。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腔内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12 浏览:3340

靳燕 《诊断医学》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腔内超声诊断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诊断方案为经腹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诊断方案为腔内超声检查,研究比较组间诊断效果。结果:评估组间确诊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超声显示率各项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经腔内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超声显示清晰,可为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丰富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第三代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24 浏览:3491

石化坤 张小勇 王玉权 王荣品 《诊断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第三代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诊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双源CT三维重建检查和X线检查,进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Ⅱ、Ⅲ型的骨折诊断准确率以及整体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利用第三代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

晚孕期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82 浏览:3452

束阳 《诊断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晚孕期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经过手术病理确认的35例胎盘植入的MRI的资料分析产妇的手术和病理的分析结果以及进行胎盘植入之后,MRI的表现。结果: 5例粘连型;20例植入型,10例为穿透型,都为前置胎盘,三个类型的产妇胎盘的平均厚度分比为4.92厘米、6.02厘米、6.33厘米;粘连型:3例产妇胎盘呈现出了浅弧形,2例出现了结节状的膨出现象;植入型:6例产妇胎盘呈现出了浅弧形,14例出现了结节状的膨出;穿透型:5例产妇胎盘呈现出了浅弧形,5例出现了结节状的膨出;结论:晚孕期胎盘植入的MRI有着较高的诊断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HR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02 浏览:3777

王建丰 《诊断医学》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HR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8.210-2019.10月于我院接受接收检查治疗的470例孤立性肺小结患者,根据外院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肺癌组及良性组,将两组结节大小、结节部位、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等进行对比。结果:在肺小结节直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能够准确发现恶性肺癌孤立性肺小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和空泡方面。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877

王安琼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前来我院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n=30),再选取3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均于2023.03-2023.12参与研究,且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检查结果,观察组内膜毛糙、回声增强以及管壁增厚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IMT值,观察组左侧、右侧的IMT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检查指标,观察组的内径高于对照组,舒张末期流速、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应用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33 浏览:3662

艾科奇 《诊断医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肺动脉栓塞中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患者及例数:本院肺动脉栓塞治疗患者64例;抽取病患时间:2018.2-2020.2,利用不同扫描方案进行研究分组,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在研析组中应用,常规螺旋CT检查在参比组中应用,每组各分配32例患者,研究指标为间肺动脉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研析组、参比组间肺动脉图像质量相近(P>0.05),研析组辐射剂量更小(P<0.05)。结论: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对患者的辐射。

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83 浏览:1355

邓诗卓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交通、建筑与工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随之上升。急性颅脑损伤是意外事故中较为常见且危重的损伤类型,是指患者颅脑在外界暴力因素作用下出现骨折、出血、挫裂等各种损伤。而人体颅脑结构复杂且脆弱,一旦受损可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且治疗难度高。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均能具有较高诊断率,但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检查准确率更高,具体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