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与影像特点 下载:536 浏览:5008

刘洪臣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住院的1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从病程、临床症状、痰抗酸染色检查、血沉、结核抗体、TBDNA、T-SPOT、耐药、影像学、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临床转归与影像特点,227例中青年肺结核作对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对比分析,病程长、临床症状乏力明显、高血压、冠心病、COPD等合并症高,TBDNA及T-SPOT阳性率高(P>0.05),而合并的肝病明显低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CT等影像老年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肺毁损、纤维化、支气管狭窄多、病变部位低、左下肺多发(P>0.05);两者单纯浸润性病变与多发病变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而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预后差。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与影像特点不同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预后差,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临床诊治认识。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45 浏览:534

唐上纯 邓玉云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浅析新生儿肺炎患者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用时上,观察组患者用时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实施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血气指标,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期,值得推广应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142 浏览:1799

吕俭侠 李君君 傅蔷 王愫 祝芳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83例发热患者进入研究范围展开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心理应激状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83例门诊发热患者中,IES-R评分的平均得分为(42.87±3.95)分,其中有462例患者的得分≥26分,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为79.25%。单因素分析,对比个人月收入<5000元和≥5000元患者、居住地在城镇和农村患者,不同月收入和居住地患者的心理应激发生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女性、≥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有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离婚/丧偶、在职、消极情绪一般/较低、无合并基础疾病、有医学背景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是影响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明显,而且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为影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人群,加强健康宣教,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体会 下载:295 浏览:3002

邱越 熊晓龙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体会。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接收100例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率、治疗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本为心肾阳虚,其标为痰饮停蓄,肺气壅塞,辨证施治有一定难度。治疗时应当灵活掌握,既要全面考虑,标本兼顾,又要重点突出,分清主次,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219 浏览:2245

龙玉梅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简单随机法分组,共2组,即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两组患者入院均常规给予解痉、平喘、镇咳、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应用三子养亲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气急、咽痒、咳嗽、鼻塞等中医证候积分,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VC、FEV1、PEF,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对支气管哮喘,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中医证候及肺功能指标。

中医护理技术对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95 浏览:3033

胡媛媛 唐荣昌 杞锦政 王丽华 杨帏勋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中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数字表法分2组,5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联用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肺功能水平、心理情绪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不良反应中,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肺功能水平中,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FEV1/VCmax值、6MWD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心理情绪中,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生活质量中,观察组护理后各项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COPD患者护理中,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 下载:299 浏览:3024

​肖钰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例数为200例,将所有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进行分组,以对照组、观察组作为分组命名,两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00例、10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满意度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肺功能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呼吸力学指标实际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症状积分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生活质量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中医护理的同时配合使用安全有效的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且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对护理工作极为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32 浏览:1887

滕树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特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往往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于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特殊类型群体需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主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念彰显,是疫情防控常态不可忽视的工作。文章现结合有关研究综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65 浏览:1559

谷文岳 王芳(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入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两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例(8.3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10例(27.78%),(p<0.05);观察组无明显感染33例(91.67%),对照组无明显感染26例(72.22%),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临床指标:护理后观察组的RR、HR、PaCO2、PaO2结果更好,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8.33%),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27.78%),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护理结果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双源CT多参数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571 浏览:5867

孟令雷 侯振国 高凤霄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CT多参数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病理证实非小细胞肺癌5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完整序贯放化疗,前后一周内行双源CT增强扫描。按疗效分为治疗缓解组和治疗无缓解组,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数据:动静脉期碘覆盖值、碘浓度值、病灶最大径、病灶平扫CT值平均值、患者动静脉期均一化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缓解组和无缓解组放疗前后最长径变化率分别为(-17.98±5.96)%和(10.29±7.46)%;平扫CT值平均变化率分别为(-22.81±10.35)%和(-10.21±3.64)%。治疗缓解组动脉期标准化碘及碘覆盖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无缓解组标准化碘及碘覆盖值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静脉期两组内标准化碘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缓解组治疗后动脉期标准化碘及碘覆盖值明显小于治疗无缓解组(P<0.05),而静脉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多参数成像技术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的有效手段,对早期患者疗效评估并完善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后疫情时代下环境法治再认识 下载:154 浏览:2568

宋书琴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处理好人类生存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思考,也愈发意识到环境法治关乎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也对环境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环境法治深化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本文将通过对法治和法制的理解比较后明确环境法治的概念和含义,并对现代化环境法治加以分析,对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加以明释,进一步提出后疫情时代完善环境法治的建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简析童趣化护理结合视频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 下载:201 浏览:1918

刘晓敏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简析童趣化护理结合视频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11月-2023年9月之间接收的72名支气管肺炎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家长的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应用童趣化护理与视频教育联合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儿童患者对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深,且观察组儿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更高,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童趣化护理与视频教育联合护理模式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患者护理环节的应用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中医辨识护理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下载:230 浏览:2244

蒋恒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识护理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这个时间段收治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均等原则以每组40例的标准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划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研究方案,中医辨识护理联合温针灸治疗为观察组研究方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中医辨识护理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基于临床特征的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肺炎患儿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下载:196 浏览:1677

胡思铭1 刘国华2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儿童肺炎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住院的200名儿童重症肺炎病例,通过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的系统性分析,将患者分为“MPP单纯感染组”和“MPP混合感染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重症肺炎相关的显著因素,并基于R语言构建Nomogram风险模型。结果显示,MPP混合感染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MPP单纯感染组,这些指标在预测儿童MPP混合感染发生重症化的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0.5%)和特异性(78.9%)。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简便且有效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儿童重症肺炎的救治率,降低重症发生率。

ORC1通过调控肺腺癌靶基因SLC7A1L的表达而促进病程发展的研究 下载:34 浏览:445

郝文波 明林林 戴杰飞 王禹 《肿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研究ORC1如何调控肺腺癌靶基因SLC7A1L的表达及其对疾病进程的影响。ORC1在细胞周期启动和DNA复制中至关重要,而SLC7A1L在肺腺癌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扮演角色。研究指出,ORC1通过转录和翻译后修饰来控制SLC7A1L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饰、翻译后修饰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肺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34 浏览:2381

盛小蓉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挑选住院时间在从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20名肺心病缓解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均分两组,每组60人。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生存质量、临床效果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指标(FEV1、IgA、IgG、SpO2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打,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与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和环境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近期的生存质量,对临床有重大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85 浏览:1294

李晓姣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探讨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门急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评估联合疗法的优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家长满意度更高。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门急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速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院外延续护理对肺癌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566

程丽 刘昕 杨杰 《肿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肺癌癌痛患者院外延续护理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2例肺癌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外延续护理。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能、功能、疼痛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KPS、体力状况分级评分及V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KPS、体力状况分级评分及VAS评分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癌痛患者院外延续护理能有效缓解肺癌癌痛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单细胞EGFR基因突变检测 下载:69 浏览:668

唐金凤 《肿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简称CTC,通常把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目前CTC是指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大量研究表明,CTC以不同形态存在于外周血中,既有游离的单个CTC,也有聚集成团的细胞团(CTM,CirculatingTumorMicroemboli)。肿瘤细胞在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过程中会发生上皮-间质转变(EMT,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故CTC存在不同类型,包括上皮细胞表型、间质细胞表型和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混合表型。CTM和间质细胞表型CTC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

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细致化护理效果及对不良心理应激的影响 下载:186 浏览:1301

陈付英 《心理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细致化护理效果及对其不良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22年1月至8月期间10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6min步行距离(6MWT)]、不良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B组FVC、FEV1、6MWT水平与A组相近(P>0.05);护理后B组FVC、FEV1、6MWT水平较A组高(P<0.05);护理前B组SDS、SAS评分与A组相近(P>0.05);护理后B组SDS、SAS评分较A组低(P<0.05);护理前B组SGRQ评分水平与A组相近(P>0.05);护理后B组SGRQ评分较A组低(P<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可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