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93 浏览:2872

鲍林春 《诊断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应用血常规检验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102例临床血常规检验资料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血常规检验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1例(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患者51例(缺铁性贫血组)。观察分析行血常规检验后两患者诊断结果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细胞平均体积对比,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比则高于缺铁性贫血组,两组间观察指标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对比,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应用血常规检验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该种诊断方式具有所需时间短,结果准确率高等优点,为作为后续进一步治疗的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93 浏览:2881

揭贤宇 《诊断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4月—2019年7月,选取我院8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对疑似糖尿病患者的检出情况。结果:检验后,常规检验灵敏度为75.76%,特异性为64.29%,诊断准确率为73.75%。生化检验结果:灵敏度为93.94 %,特异性为92.86 %,诊断准确率为93.75%。常规检验的准确率为73.75%明显低于生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93.75%(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诊断时,通过分别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结果证实,生化检验能够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较高。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应用 下载:311 浏览:3084

伊萍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来我中心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87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87例尿路正常到中心进行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测,并为实验组患者再进行尿培养检测,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观察尿常规检测的效果。结果:尿常规检测下,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细菌计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常规、尿培养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4.25%(82/87)和96.55%(84/8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病症有着较高的检测率,其检测报告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判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下载:417 浏览:3648

吴芝燕 《诊断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说明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性,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的疾病中,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6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化验外,再应用C反应蛋白,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分析其正确情况。结果:实验组31例患者中检测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1/31(3.23%),参照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9/31(29.03%),其中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实验组的出错情况低于参照组,说明采用实验组的检验方式其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医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

分析脂肪肝患者行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84 浏览:865

姚瑛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脂肪肝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和管理脂肪肝的关键。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手段,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可能蕴含着重要价值。了解这两种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中的表现,探究其如何为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脂肪肝的早期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研究 下载:121 浏览:1567

夏启刚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3期

摘要:
探讨分析血液常规检查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经我中心治疗的138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同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检测指标开展统计分析。结果孕早期孕妇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76.32%,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15.79%;孕中期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76.60%,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14.89%;孕晚期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35.85%,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60.38%。小细胞性贫血孕妇的RBC均值与健康孕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RDW均值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CV、MCH、MCHC的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细胞性贫血孕妇,其MCHC均值与健康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RDW、MCV、MCH均值都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RBC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发生贫血的几率较高,孕早期与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对孕妇定期开展Hb、RBC、MCH、MCV、MCHC、RDW等常规检查有重要意义,可尽早发现贫血程度,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比较 下载:203 浏览:2112

陈海勇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312例医院收诊疑为糖尿病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诊断标准,本组312例患者中有300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其余12例非糖尿病。生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1%、98.7%、83.3%;而常规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4%、93.3%和76.7%,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常规检验,值得推广应用。

血常规检验对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鉴别价值 下载:114 浏览:1302

文亚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区分时采用血常规检测,观察该种检测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检查1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为地中海性缺血患者,二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测存在的差异。结果:(1)一组和二组MCV、RDW、RBC对比中,一组分别是64.73±7.25(fl)、11.06±2.31(%)、3.65±0.74(x1012L-1),二组分别是77.59±8.41(fl)、20.57±3.09(%)、5.86±1.33(x1012L-1),(t=8.249,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MCHC、MCH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336.71±33.89(g.L-1)、114.48±15.07(pg),二组分别是271.64±28.63(g.L-1)、80.69±9.26(pg),(t=10.015,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SF指标对比中,一组为293.74±30.79(μg.L-1),二组为5.54±1.06(μg.L-1),(t=23.719,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在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过程中有很多差异,可以根据检查差异区别两种不同贫血病症。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631

苏盈莹1 赵俊鹏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分析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并且将单独血常规检验结果与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疾病类型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案,可使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有效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