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战略应对 下载:143 浏览:1557
摘要:
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并呈现人口急剧老龄化的趋势。这一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给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为了从国家战略出发,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老龄化与空心化下的四川近郊乡村规划及居住模式的探讨 下载:145 浏览:1584
摘要:
以四川绵阳地区近郊县农村为例,在国家“七普”人口调查数据及四川现农村经济状况为背景,探讨在人口老龄化时代及农村人口候鸟式迁徙空心化模式下的四川近郊农村的居民居住模式及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及研究,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尝试进行有益的探索。
浅析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下载:152 浏览:1650
摘要:
人口老龄化又被称为人口高龄化,我国对老年人的定义是六十岁或者六十以上的人,而六十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百分之十或者六十五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百分之七则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对于全球来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其中,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中的一员。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进展 下载:157 浏览:1734
摘要:
在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老年群体中极具威胁的常见脑血管问题,并且数据显示这种疾病的发病和致残率还在不断攀升,据预测,2030年,60岁及以上患者将超过3亿,其中绝大多数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鉴于此,针对这一老年群体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关键。在我国,针对该病种的延续性护理已成为医疗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医院护理的延续,而且是对患者长期健康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近年来,这种延续性护理方案日益受到临床专家的关注和认可,本文将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延续性护理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提供更好的患者照护和管理。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倾向社区养老的主观原因分析 下载:155 浏览:1774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主要以子女供养、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已经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在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所以社区养老意愿整体提高,传统养老方式逐渐被取代。“我们”应尊重和引导老年人拥有正确的养老观念,让每一位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社区化养老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为例 下载:144 浏览:1616
摘要:
步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养老成为一大难题。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问卷调研与实地访问了解到,受传统思想观念因素和经济水平等影响,除典型发达城市有较成熟的社区化养老模式外,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模式仍处于主导位置,但社区化养老模式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养老模式具有十分可期的未来。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下载:151 浏览:1732
摘要:
探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因反流性食管炎就医的老年患者70例,于2023.4~2024.4就医,经随机分2组后,分别采取单用雷贝拉唑和联合莫沙必利作为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及胸骨后疼痛感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差异小(P>0.05)。结论:经过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的联合用药治疗,患者的症状能够迅速缓解,同时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推荐临床应用。
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老人社区安宁疗护需求调查研究 下载:144 浏览:1662
摘要:
了解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便利抽样法在2022年8月至2024年10月期间选择了302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样本。通过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来收集数据,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约17.9%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有安宁疗护需求。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慢性病患病时间较长、自理能力较差和自评健康状况不佳是安宁疗护需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社区中生活着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通常对安宁疗护的需求相对较低。影响因素包括他们慢性疾病的持续时间、自我护理能力和整体健康状况。主要影响这些患者情况的要素主要涉及他们长期应对慢性疾病的时间长度、自主管理日常活动的能力以及他们个人对健康状态的评估。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最新进展 下载:152 浏览:1679
摘要: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老龄化加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老年脑梗死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救治,还需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脑梗死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康复措施等,还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遵医嘱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1 浏览:1687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4例)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观察组(44例),观察盆底肌力、尿流动力学、盆底功能、盆底肌电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大,尿流动力学改善好,盆底功能改善好,盆底肌电值高,P<0.05。结论:给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患者盆底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研究 下载:152 浏览:1742
摘要:
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显佳,p<0.05,分析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更低,p<0.05,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研究 下载:154 浏览:1757
摘要:
积极老龄化理论转变了公众对老龄问题的传统看法,加快了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进程。在全面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的过程中社区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及历史使命,将积极老龄化理念根植于心,科学设置专门健康课程,正确指导老年人使用社区服务,稳步提升老年人参与能力,确保老年人获得参与机会,主动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积极优化老年教育管理。在多措并举中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及创新,保障最佳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确保社区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于老年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下载:162 浏览:1817
摘要:
探究老年性肺炎患者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5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以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则以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结果 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中,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炎症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CRP、IFN-γ、IL-4、PCT水平更低(P<0.05)。肺功能中,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更高(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治疗中,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康复,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研究 下载:145 浏览:1550
摘要:
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对其胰岛素注射痛苦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社区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日常护理的区别将患者分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分在参照组,另外接受叙事护理的50例患者分在研究组,观察护理效果,总计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胰岛素抵抗评分等数据,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及胰岛素抵抗评分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很大程度减轻胰岛素注射带来的痛苦,并缓解患者对胰岛素抵抗,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5步式叙事疗法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153 浏览:1781
摘要:
研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5步式叙事疗法的实践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类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5步式叙事疗法,分析并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焦虑情绪以及心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5步式叙事疗法,可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患者的认知度与配合度,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下载:30 浏览:443
摘要: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本研究首先通过历史沿革的角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强调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接着,我们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如自身认同感、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及尊重多样性等。研究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与发展,对于构建更和谐、公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从前瞻性角度出发,对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指出,唤醒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世界性发展,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农业工程技术在农业现代化领域的应用 下载:125 浏览:1400
摘要:
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用农业工程技术,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工程技术内涵,其次阐述了农业工程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农业工程技术运用到农业现代化中,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循证护理在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评价 下载:154 浏览:1667
摘要:
探究循证护理在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23.1-2023.12期间收治60例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循证护理。比较: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疾病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下载:159 浏览:1708
摘要:
探究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心内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45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22例,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23例,予以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减轻机体炎症,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脑血管病抢救效果 下载:91 浏览:975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脑血管病抢救效果。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选取42例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2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的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死亡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1.43%,前者的抢救成率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9%,前者出现的并发症少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0.48%,对照组为57.1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抢救时,经过应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人数以及致残率,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获取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