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区域性海洋渔业秩序价值追求及中国话语权研究 下载:52 浏览:392

张艾妮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东海、黄海以及南海都有建立区域性海洋渔业秩序的必要性,构建中需要解决两对矛盾,一是海域内渔业捕捞活动的增加和海域渔业治理机制相对滞后的矛盾;二是国家的个别利益和海域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第一对矛盾是表象,第二对矛盾是实质;第一对矛盾是果,第二对矛盾是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核心伦理,以可持续发展、和平、正义为价值追求。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海洋新秩序的构建,努力提升区域性海洋渔业秩序中的话语权。

黄河口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 下载:63 浏览:426

王娇1 张崇良1 薛莹1 任一平1,2 徐宾铎1 《海洋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水域进行的7个航次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分类多样性指数分析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黄河口鱼类主名录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理论平均值为75.5。2013-2014年调查中,该水域共捕获鱼类51种,隶属10目、27科、43属,以鲈形目、鲱形目和鲉形目鱼类居多。本次调查中鱼类群落分类多样性指数Δ和分类差异指数Δ*月变化范围分别为39.98~65.48和59.15~75.54,均表现为夏季月份最高,春、秋季月份次之,冬季最低。除春季月份外,其他月份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均显著低于黄河口鱼类主名录的Δ+理论平均值。不同月份中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也呈现一定的空间变化,夏、秋季月份绝大部分站位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处于95%置信范围内,春、冬季月份个别站位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显著低于理论平均值,这与这些站位绝大多数种类集中在鲈形目有关。黄河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鱼类资源衰退,应加强该水域鱼类资源养护和多样性保护。

三角褐指藻滤液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和盐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430

薛峤娜1 王蕊2 谭丽菊1 王江涛1 《海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利用流式细胞仪从细胞生长、细胞大小、细胞膜完整性、酯酶活性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nutum)滤液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期6d生物培养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表现出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检测显示,其能刺激细胞体积的增大,导致部分藻体细胞膜受损,酯酶活性在短时间内增强,随后受到显著抑制。而提取物对盐藻的生长抑制并不明显,盐藻细胞体积没有受到影响,细胞膜保持了高度完整,酯酶活性在第6天时才受到抑制作用。以上分析表明,东海原甲藻对三角褐指藻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更加敏感,特殊的细胞内部结构特征有利于化感物质进入东海原甲藻的体内,直接导致藻细胞的死亡。化感物质引起的不同的生理响应中,酯酶活性指标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是在环境压力下生物自我保护的一种应急方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和”宇宙观的承续 下载:152 浏览:1464

李晓红 《国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管的重要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秉承了儒家“和”理念的基因,彰显了儒家“和”理念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发展前景。

人类文明新形态: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明的中国实践 下载:104 浏览:1182

张倩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下,突破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狭隘利益叙事逻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两种制度并存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资本利益至上逻辑,为全人类和谐共生的世界文明观,为寻求人类文明有序推进的中国样态。

ChatGPT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有效应对研究 下载:244 浏览:2266

马建明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其当前的应用领域。从多个维度介绍了其当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从多个领域论述了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技术监管、隐私保护以及教育改革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影响。站在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客观论述了ChatGPT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和相互依存,变化和发展,对立和统一。本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ChatGPT作为一种复杂技术系统的特性,以及它在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中的演化和变化,可以有助于更全面地看待和评估ChatGPT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 下载:146 浏览:1729

韩宇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化改革,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密切。在全球化建设实际中,存在很多世界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息息相关,本质是共生共赢,包容互信和平等互利。本文主要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下载:172 浏览:2101

龚婉婉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各国利益诉求所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下载:184 浏览:2311

袁黛玉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各国利益诉求所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兽医公共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下载:78 浏览:834

阿米娜·热合买提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摘要:
兽医公共卫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关注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旨在阐述兽医公共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探讨其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兽医生物安全与病原体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65 浏览:667

买塞地·买提沙吾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摘要:
兽医生物安全与病原体控制策略是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兽医生物安全的内涵、现状和挑战,分析了病原体控制策略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兽医生物安全与病原体控制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下载:164 浏览:1892

迪丽拜尔·图尔贡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一方面是人类用以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物质手段和方法,另一方面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感性需求。最早人类只有技艺,没有科学技术,因此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生存需求密切相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生存需要与技术产生的关系。那么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农业发展领域和电声转换领域有对人类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战“疫”大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下载:239 浏览:2901

把安丹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2020年初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共战疫情。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我国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力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地展现了中国精神;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极大地凸显了中国效率;始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被新冠病毒所侵害的众多国家及地区提供积极地援助,在全球战“疫”中彰显中国担当。面对这次战“疫”大考,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社会学功能主义与人类学功能主义的比较 下载:324 浏览:3144

李雅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我们熟知的社会学结构主义和人类学早期功能主义具有很紧密联系,且曾经功能主义在两者中占据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在不同的学科中有哪些异同,“后功能主义”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反思功能主义来提升学科的发展。通过对两个学科功能主义的梳理,本文发现二者对功能主义的发展和反思都具有“突出强调”、“关注个人”等相同之处。

浅析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 下载:320 浏览:3126

廖继科 《环境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自然环境作为人们持续性生长的基础保证,二者构成完整的整体,通过自然循环,保证两者始终处于协调状态。然而,大家都清楚如果部分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造成局部环境当中的部分化学元素过量或者不足,就会逐渐反应到人类身体健康当中,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因此,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因此,需要做好保护自然环境,进而保证人体健康。

居住区内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研究 下载:72 浏览:920

田一鸣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居住区内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综合影响,通过深入分析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不同方法的效能和潜在风险,着重探讨了一种综合性的防治策略。该策略不仅聚焦于传统方法的优化,还引入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力求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健康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各种防治手段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证实了综合防治策略在有效遏制有害生物扩散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化学残留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威胁。

人类猴痘中医认识探析 下载:245 浏览:3692

李超 《中国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最近欧美国家暴发的猴痘疫情,因传播方式和规模不同以往,引起广泛关注。既往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但随时间推移,该倾向似乎出现一些变化。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猴子或其分泌物传播给人类。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与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密切相关。人类感染猴痘通常是因为与感染猴子接触,特别是与猴子的皮肤病变或分泌物接触。尽管猴痘在人类中较为罕见,但了解其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人类猴痘中医治疗,所得结论仅供参考。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研究 下载:55 浏览:1584

​卢清清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随之带来的改变鞭策21世纪外语教学由传播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为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同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加深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互动性和联系性。与此同时,语言学习者既要掌握语言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达到友好地交流与学习。所以,身为大学生十分有必要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文化学习,提高文化辨识度,坚定文化信念。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