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下载:165 浏览:1685

裴宏艳 《中国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中医治疗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治疗疗效,优化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方法:筛选本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诊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6例。B组采取西医治疗,A组采取中医治疗,对比其治疗有效率;结果: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西医治疗(71.73%),P<0.05。结论:中医治疗在慢性胃炎应用中可改善疾病病症,提高治疗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调整气血、益气养阴,为胃部健康提供保障。

基于《内经》纯中医治愈曼月乐环致闭经1例 下载:235 浏览:3582

刘悟佳 肖丽莉 王彬茹(通讯作者) 邹如政 《中国中医药》 2023年4期

摘要:
《黄帝内经》是传统文化里的璀璨明珠,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的渊源。在《黄帝内经》理论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对患者的情志疏导;胞中气闭可由心肺、心脾患病导致,辩证及治疗时应当全面考虑;保障小腹内胞宫处的气机通行顺畅,任脉通则气血得运。现分享《内经》理论指导下,中药口服干预,治愈曼月乐环致闭经一验案——意在提出在不取环、不影响原发病治疗的前提下,满足患者对月经的需求。

急性冠脉综合征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365 浏览:3696

田鑫 《中国中医药》 2023年4期

摘要:
检索文献,从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传统功法、针刺、耳穴压豆、中医情志疗法、推拿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恢复期患者的报道和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上治疗该类患者提供中医治疗的思路和参考,宣传中医药,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为中西医治疗该类患者提供更多的方案。

中医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常用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研究 下载:365 浏览:3693

张立柱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探究中医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常用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方法 本次研究取样时间为2022年至2023年,取样对象为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取样数量为79例。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类型7种。7中不良反应类型中,皮肤及黏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最高,为36.71%;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占比34.18%,排名其次;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占比10.13%,排名第三;而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发生率较低。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占比2.53%;对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也分为7种,分别为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煎煮不当、剂量不当、疗程过长、辩证不准及其他原因等。其中,配伍不当、个体差异占比分别为22.79%、11.39%;煎煮不当、剂量不当占比分别为8.86、26.58;疗程过长、辩证不准占比分别为15.19、10.13;其他原因占比为5.06%。结论 中医中药饮片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因配伍不当等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下载:541 浏览:2585

王胜利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1期

摘要: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疾病,患者的心脏搏动异常,传输通道受到了阻碍,心脏频率波动,因此而发病。患者最多见的几类症状包括胸部疼痛、心脏悸动等,若是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则会危急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的猝死。临床中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为置入心脏起搏器,手术的费用昂贵,并发症多。中医认为心律失常是血瘀气虚,心阳不足所导致的发病,虚实夹杂,因此中成药治疗能够安神补心,滋阴补血,中医辩证治疗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此次就中医辩证治疗该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进行总结报道。

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下载:356 浏览:2443

唐列 《中国中医药》 2022年7期

摘要: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代谢性骨疾病,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分别为早期无明显症状、隐蔽性强;多在肩胛骨、脊柱骨、髋骨、腕骨等处发病;后期骨量快速下降,易引起骨折。中医治疗作为传统医学方法,有着费用低、副作用少、多样性等优点,现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论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下载:421 浏览:3567

马永军 《中国中医药》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在进行较为快速的发展与建设,国家各项发展项目都在积极的开展与进行,我国医疗事业也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医疗水平的发展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医疗发展的过程中,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内容,对于肿瘤治疗的手段不能进行较好的突破,所以肿瘤是致使我国人民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肿瘤治疗也有着一定的创新研究,中医中益气健脾就是对于肿瘤治疗有着较好疗效的方法,在我国医疗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重视。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53 浏览:3695

贺清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有关数据调查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极高,尤其是年龄越大,更易发生此类病症,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约4%,年龄超过50岁的老年群体,患病率达到18%左右,所以,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本次就围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群体,给予中医治疗的疗效实施调研。方法:主要以科室进行病例的筛选,符合要求有80例,通过随机双盲的形式将其归为两组,一组对照组40例病患主要进行西医干预,二组相同例数患者为观察组,具体选择中医治疗操作,对此次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恢复情况进行组间调研,比较小组临床治疗效果,对症状消失所用时间进行仔细统计。结果:因为疾病促使患者肺功能指标发生改变,为此给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后各指标有所改变,其中观察组恢复情况更突出;对比各小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多数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减轻;对此次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记录,结果为对照组时间偏长(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症的控制,选对治疗方法尤为关键,此次临床症状中医治疗更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有突出的临床疗效。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中医治疗有妙招 下载:352 浏览:2450

李俊文 《中国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大家都有腰间盘,怎么就你的最突出?”,这原本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证实了腰间盘突出这一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被提起,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个“词汇”。但其实一旦真正患上“腰间盘突出”,还真就不是什么好事。在早些年前,腰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群的“专属”病症,而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群体的增多,使得腰间盘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逐渐成为影响青壮年健康水平的常见骨科病症。遂为了能够保障大家的骨骼健康,遵循“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的原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腰间盘突出以及其治疗方式的那些事儿。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142 浏览:2451

党志忠 《中国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探究中医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本院在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脑梗死)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涉及参照组(n=35)、观察组(n=35)。予以参照组西医治疗,予以观察组中医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差异具有价值(P<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参照组低,差异具有价值(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照组低,差异具有价值(P<0.05)。结论:中医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可获取更为理想的效果,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治疗骨折有哪些绝招? 下载:245 浏览:1477

杨长春 《中国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治疗骨折的方法和技巧。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治疗骨折可以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加快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治疗骨折的绝招,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以及饮食调理和养生方法。通过了解中医治疗骨折的绝招,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医在骨折康复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医治疗骨折的奥秘,帮助更多人早日康复。

中医治疗气管炎的这些方法你要知道 下载:214 浏览:1400

李艳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气管黏膜的炎症和肿胀,常常伴有咳嗽、咳痰和气促等症状。中医对于气管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气管炎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 下载:127 浏览:1251

赵研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9年8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参照组进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在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上,前者优于后者,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应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方式,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整体的临床作用价值更高。

浅析中医耳穴埋豆护理应用 下载:68 浏览:806

曾秀丽 《当代中医药》 2024年9期

摘要:
耳穴埋豆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耳廓上贴敷豆子或种子,刺激相应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这种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包括头痛、失眠、焦虑、消化问题等。耳穴埋豆法的优点包括操作简便、无创伤,适用范围广泛,而且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在进行耳穴埋豆法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适合的穴位和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思路 下载:87 浏览:1274

黄琳富 《当代中医药》 2024年9期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高雄激素水平、卵巢囊肿形成、月经不规律和生育障碍等症状[1]。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增加,PCOS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给女性的生育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文章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出发,研究了各病因下的具体病症,针对不同分型提出治疗方案并提供预防与调护方法。以期为女性不孕症中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在妇科内分泌疾病领域的应用。

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分析 下载:184 浏览:1448

赵伽焜 《当代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福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根据摸球法,将其分成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给予全部患者西医治疗,对实验组加用中医辅助治疗,比较组间临床效果、临床指标、血压和血脂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比较组(P<0.05);治疗后,比较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水平优于比较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加用中医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87 浏览:1120

焦翔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由于生活质量的增长,许多人更偏爱吃辛辣和油炸的食品,这导致了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手术作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我们不仅需要重视手术过程中的效果,同时也需考虑到手术后可能对患者产生的负面效应。肛肠疾病的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心态,进一步削弱了手术的成功率。所以,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减轻肛肠疾病的手术后疼痛至关重要。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整理出中西医对于肛肠疾病手术后疼痛的各种治疗策略,以便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手术后疼痛。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165 浏览:1598

刘国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6-2023.6,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摸球法回顾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50例样本。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黄芪建中汤,分组探究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评估中医积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明显减少,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有效率84.00%,观察组有效率98.00%,结果比较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作为一种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药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温中补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它可以缓解胃痛症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下载:201 浏览:1883

吴长春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顽固性失眠会给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危害,不仅要进行及时地预防,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状逐渐出现在年轻人群中,并且伴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失眠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梦、睡眠时间少、入睡苦难、睡眠质量下降以及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引起失眠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包括睡眠习惯、遗传、年龄、性别以及精神状态、服用药物等。顽固性失眠还会引发患者的其他疾病,即便西药治疗失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调养阳虚质亚健康人群的护理分析 下载:164 浏览:700

杨红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长期过度劳累不仅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也会破坏人体的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亚健康状态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阳虚体质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占据较大比例。阳虚体质的人往往表现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其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调理方法和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