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颈椎病患者康复中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275 浏览:2818

张兴1 范晓娥2 梁建伟3 《诊断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患有颈椎病这一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其康复过程当中使用放射诊断这一技术所能够取得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2月20日到2020年2月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患有颈椎病这一疾病的患者当中,采用电脑小程序这一手段以随机的方式抽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将其中50%的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手段来为其进行康复护理。而将剩下50%的患者分配到研究组当中,使用放射诊断的方式来为其进行康复护理。每组患者的人数都为54例。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性以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综合的观察和对比。结果:在对照组的54例患者当中,治疗无效的人数高达10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只有81.48%。而在研究组的54例患者当中,无效治疗的人数只有2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前者,其中p小于0.05。在治疗结束之后,研究组患者出现颈椎异常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如果能够在为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放射诊断这一技术,那么不仅能够诊断过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所提升,大大改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得患者出现颈椎异常的概率大大降低。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 下载:85 浏览:803

陆金莲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对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收取本省中医学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取五百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取五百人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中医护理处理,观察并进行四周。观察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施中医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肌力无明显差异,实施中医护理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肌力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显著提高。结论:实施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BIM和FMA以及上下肢肌
力均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温针灸结合并轨联动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研究 下载:874 浏览:3260

张璐 李汶娟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分析温针灸结合并轨联动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搜集7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资料开展研究工作,时间是2022年1月份到2023年3月,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温针灸结合并轨联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神经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HAMD评分、NIHSS评分、FM评分等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联合并轨联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恢复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值得推荐。

探讨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价值 下载:94 浏览:835

解晶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运用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的促康复效果。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结果:施护前FPG、2hPG、HbAlc水平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FPG、2hPG、HbAlc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施护前2组的Morisky量表评分相比差异较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Morisky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运用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可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水平。

指骨骨折患者分期康复护理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下载:97 浏览:845

王文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分期康复护理在指骨骨折患者护理中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取样78例,纳入时间2023年3月至2024年04月,抽签法分组,39例/组,试验组接受分期康复护理,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评分、Jebsen、Carroll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满意度评分比常规组明显更高,Jebsen、Carroll评分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指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优化护理效果,促进患指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 下载:134 浏览:743

杨飞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更加高效且快速的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使其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调节,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下载:137 浏览:1265

邱灵鑫 杨美琴 廖雯静 危丽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探究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共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肺复苏,对患者展开护理,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主,分别为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均发生变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更高,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形成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位,气道护理、胸部护理、环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各项数据均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实施,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中青年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研究 下载:231 浏览:879

王超勋 井贵强 梁婷 常向辉 武子涵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理论在中青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体质类型对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中青年骨折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应的中医调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疼痛评分及功能恢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体质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中青年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为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康复模式。

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56 浏览:1228

丁冬红1 杨银霞2 李建云3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了解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中,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以提高其康复水平。方法:从该医院在2020年一年中,选择了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是进行了常规的康复护理,另一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家庭的康复护理培训,并将两组在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 FMA得分和巴塞尔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F-36量表的所有生命质量得分在干预后都显著升高(P<0.05)。

探究程序化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康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24 浏览:1918

周琴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研究和分析程序化护理在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效果与满意情况。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借助分组的方式可以使患者前后变化情况得以明确,也有助于进行治疗效果额评价。结果:经过研究、对比和满意度方面的调查,明确接受程序化护理的B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与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A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护理过程中使用程序化护理不仅使患者对治疗和护理有了更多的信任,也更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康复活动中,所以这样也实际提升了患者康复的速度。所以程序化护理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52 浏览:2344

龙爱玉 闫思雯 《当代中医药》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饮食施护方法。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评分、饮食护理和情志护理评分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提高患者的多项护理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23 浏览:2571

龙爱玉 闫思雯 《当代中医药》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饮食施护方法。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评分、饮食护理和情志护理评分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提高患者的多项护理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品管圈式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及自我护理的影响 下载:153 浏览:1728

吴勇姿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4期

摘要:
探讨品管圈式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及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1-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后出院的全喉切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品管圈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康复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气管套管护理、重建良好心态、颈肩功能锻炼、重建发音、造口护理、生活良好习惯、正确预防感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式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全喉切除患者康复知识水平,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同时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针灸、推拿、常规康复疗法联合应用于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下载:369 浏览:2502

肉先古力 托乎提 《中国中医药》 2022年4期

摘要:
分析针灸、推拿中医特色疗法的作用机理,观察二者联合常规康复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CSR患者随机分为C组(n=40)和C+Z+T组(n=40),分别实施常规康复疗法、常规康复+针灸+推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JOA17评分)。结果:C+Z+T组临床干预成功率为90%,高于C组的75%(P<0.05)。治疗后,C+Z+T组JOA17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可有效提高老年CSR的临床疗效和颈椎功能。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316 浏览:3016

舒瑜 李雪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以了解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起,至2020年8月收治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62例,将符合标准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实验组脑卒中患者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定期随访等。结果: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评分,结果显示,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比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高:对照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情况中,良好9例,一般13例,差9例,依从率70.97%(P<0.05);实验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情况中,良好18例,一般10例,差3例,依从率90.32%(P<0.05)。结论: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够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有正面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334 浏览:3369

许海燕 刘晓瑜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发现,中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为中国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肢体功能的康复速度较慢。下肢步行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多数患者在出院时仍有肢体功能障碍。如何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脑卒中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干预策略的成功报道越来越多。本课题尝试将远程服务与上门护理相结合,通过沟通工具、沟通功能和面对面教学,对患者(或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帮助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经过近一年的服务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