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教师从教准备度调查: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师培养成效评估策略 下载:86 浏览:489

吴宗劲 饶从满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如何评估教师培养成效乃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题。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教师从教准备度调查来评估教师培养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该评估策略的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优势和应用边界,以便在实践领域对其加以推广。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与学科学术能力良性耦合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91 浏览:495

颜建勇 黄珊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耦合理论是分析和构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与学科学术能力良性耦合机制的适切框架。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具有耦合性即相斥性和相容性,是影响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与学科学术能力耦合程度的主要因素,可以此为基础,从养成学术职业能力的内在逻辑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方面构建起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与学科学术能力良性耦合发展的机制。

核心素养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下载:337 浏览:1340

齐丽艳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由于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对其实施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挖掘其音乐学习潜力。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知识储备量及音乐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推崇创新教学方法,还应转变教学观念,将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伙伴关系心理保障:大学专家对教师的情感支持 下载:87 浏览:499

翟莉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大学专家对教师的情感支持是伙伴关系的重要心理保障。但大学专家在讨好教师或与教师情感疏离的情况下缺失对教师的情感支持。大学专家的自我身份感、大学专家对合作目标的定位、双方文化隔阂以及"非共同在场"等是大学专家对教师情感支持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大学专家对教师情感支持的回归,大学专家应重塑自我身份,承担教师"诤友"角色;设定"成事成人"的真实目标,兼顾对教师的专业支持与情感支持;从文化隔阂走向文化融合,在对话中给予教师情感支持;创造"共同在场",提高互动频次和深度,为情感支持提供条件。

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下载:48 浏览:468

周瑞新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科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及时助力教师解决育人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持续优化教学体系,集中教师的智慧,攻克新时代育人难关,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为此,打造教科研共同体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教科研共同体发展方略,以期提升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论养老保险制度对高校和教师选择权的影响 下载:99 浏览:514

周谷平 韩亮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获得充分的选择权是教育活动保持活力的基础。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制度性的"基础设施"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能够有效地消解单位制对高校和教师选择权的抑制。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养老责任主体明晰化、责任范围有限化、经费结算即时化、发放方式社会化,清晰地界定了高校和教师权利主体的边界,使高校与教师的关系实现了从行政隶属关系到以市场选择为基础的契约关系的转换。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而显著地扩大了教师个人的选择权,提高了高校选拔和配置人才资源的自由度,进而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大学学人独立人格的生长。

郭秉文与“南高—东大”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95 浏览:505

王海凤 余子侠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郭秉文,自主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便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于一流高等学府创办过程中的重要性。为获得"合格教员",他积极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于外,他遍游海外各邦,礼贤下士,竭诚求聘名师;于内,他积极创造条件,随处留意,养成"合格教员"。在其不断努力下,"南高—东大"名师云集、精英荟萃。正是有了这些"合格教员",使得郭秉文长校的南高—东大迅即在学科建设、招生对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历史业绩,且快速跻身于著名高校之列。

浅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下载:59 浏览:482

周满想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写作教学环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的写作更加顺畅。文章主要从五方面入手,提出了有效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培养小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下载:96 浏览:382

刘彩英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要求是教师通过教材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朗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将真实感受表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秉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摒弃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文章研究探讨了培养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未教先知” 下载:52 浏览:476

付瑜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未教先知"的情况越来越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该不该教?如何教?文章根据几个教学案例的片段,探究应对"未教先知"的方法。

双减背景下,音乐学科应用于课后服务的实践路径探究 下载:240 浏览:2414

周洁冰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还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童年,是近几年来各地奏响课改的最强音。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心理上为学生"减负";优化教学方法,是在学习上为学生"减负"。但"减负"不等于无负担,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每节课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有趣。在“双减”背景下让音乐课上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真正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效果。

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谈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行为设计 下载:59 浏览:496

叶建雄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智慧引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动手,以丰富深度学习的表象;其次要引导学生类比,以建构深度学习系统;再次要引导学生运用,促进深度学习迁移,从而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浅析多感官参与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下载:230 浏览:2322

沈丽凤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多感官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适用于不同学生,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多感官参与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浅析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下载:336 浏览:1349

林奋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和幼儿的学习方式进行融合,幼儿对于游戏非常感兴趣,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其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身体力行的游戏中得到体悟。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快乐,在帮助幼儿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升音乐素质,实现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

高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措施 下载:402 浏览:1404

杨雪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现阶段,为了全面加强高中音乐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全面的开展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通过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音乐课堂,能全面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基于此,在开展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过程,教师要全面加强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 下载:351 浏览:1492

程俊芳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德育,智育和体育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着音乐教育的质量。新课程需要具备新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育技能并集于一身的新型教师。当前我国音乐教师的素质存在现状主要有:知识技能结构的单一;重技轻艺,文化素质偏低;音乐教师上课机械的重复,而轻方法的指导。

教育信息化下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下载:168 浏览:2686

翁丽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幼儿教师也应该重视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基层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立足于基层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从制度、资源环境、培训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希望能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学与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下载:172 浏览:1005

王婷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伴随着学龄前儿童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升级,早期的学前教育已然成为了当前幼教领域的主要趋势。要增强教师们的职业素养,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幼儿园方式并改善其不足之处。利用改进公共服务及法律框架的方法可以显著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为了确保学前教育教师具备优秀的技术实力,其组成的高品质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现今,我国对学前融合教育仍在摸索中前进着,所以教育教学系统应保持一致的标准;目前教学模式较为特殊,且无法完全适应前期多元化理念,以及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故而建立一套针对该领域的技术人员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需创建一种学前融合理论知识结构、结合各类相关的人才培育方案,以便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实例,从而更有效的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

浅析幼儿园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下载:167 浏览:2677

余清珠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毫无疑问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特别是在三至六周岁这个学前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启蒙教育也是早期教育中最为关键部分,而幼儿园则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最主要场地,因此幼儿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努力更新学前教育理念,规范学前教学行为。正因如此,探究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对于任何一所幼儿园,甚至是音乐教师乃至学龄前儿童,都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小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功能研究 下载:127 浏览:1273

孙士焜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小学的教育更加重视。因此,在对小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加强老师的教育能力,保证所有老师对小学生的教学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更加热爱学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