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析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病因病机 下载:41 浏览:374

沈金峰 杨云琪 黄伟 罗富里 晏子友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常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慢性肾脏病伴心血管疾病中医病机病因较为复杂,其病机应为正虚邪伏。正虚以心脾肾亏虚为主,由于正虚使得水湿、痰浊、气滞、瘀血、毒邪病理产物产生,这些病邪潜伏人体又耗伤正气,加重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其治疗中既要避免扶正留邪,又要防止攻邪伤正,根据疾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

实脾饮加减+缬沙坦分散片治疗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268 浏览:3554

康永祥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以实脾饮加减+缬沙坦分散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奇偶数分配,常规组用药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增加实脾饮加减,疗效分析。结果:肾功能、尿蛋白等相比对,观察组于治疗开展后均由大幅度改善(P<0.05),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证候积分,治疗开展后,观察组积分下降显著,且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药用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复发率等,两组中观察组偏低(P<0.05),肾炎症介质做数据比对,观察组采取治疗后改善幅度较常规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治疗中,实脾饮加减、缬沙坦分散片做联合用药,可促进患者病症反应缓解,并在治疗后能够抑制预后复发,功效良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89 浏览:561

谢志敏1 吴德鸿2 刘东洋1 刘丹1 刘潇1 王新昌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查找使用了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由2名研究员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完成资料提取与录入,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病例总数8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在治疗RA的总有效率上高于单纯使用西药[RR=1.20,95%CI(1.13,1.27),P<0.000 01],且在改善RA患者关节肿胀数[SMD=-1.03,95%CI(-1.51,-0.54),P<0.000 1]、压痛数[SMD=-1.36,95%CI(-1.92,-0.79),P<0.000 01]、晨僵时间[SWD=-1.07,95%CI(-1.44,-0.70),P<0.000 01]及ESR[SMD=-0.73,95%CI(-1.02,-0.44),P<0.000 01]、CRP[SMD=-0.72,95%CI(-0.98,-0.45),P<0.000 01]、RF[SMD=-0.99,95%CI(-1.70,-0.29),P<0.000 01]水平方面均具有优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疗效上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同时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仍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中医证候学研究 下载:83 浏览:538

王晓明1 孙振高2 王天琪1 杨毅1 徐凯月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肾阳虚型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代谢物组,以期为科学预测和诊断自然流产肾阳虚证、探讨其证候本质做初步尝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患者即肾阳虚流产组(n=32)及分娩者即对照组(n=40)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肾阳虚流产组及对照组卵泡液共计3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胆固醇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胆酸类、溶血卵磷脂类以及其它等七大类,其中上调的有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LysoPC(16:0),Palmitoylglycerophosphocholine等8种,下调的有L-valine,6-Oxohexanoate,L-Phenylalanine,2-Oxoglutarate,Linoleate等24种。结论:本研究鉴定的32种特征性化合物与中医肾阳虚证存在相关性,为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提供可能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从FF代谢组学层面丰富发展了中医证候学。

组分配伍四逆汤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下载:77 浏览:526

叶文冲 王艳 王瑞忠 曾桐春 李国艳 裴妙荣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组分配伍四逆汤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兔皮内多次免疫制备兔抗鼠Fx1A抗血清,然后大鼠尾静脉注射Fx1A抗血清,建立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衰宁组和组分配伍四逆汤组。造模成功后,每天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给药治疗,持续8周。第8周末收集各组大鼠尿液用于检测大鼠24h尿蛋白。给药治疗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清用于检测血清中的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取肾脏,进行HE染色,观察组分配伍四逆汤对PHN大鼠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连续灌胃8周后,组分配伍四逆汤可以明显降低PHN大鼠24h尿蛋白含量(P<0.01),显著降低PHN大鼠血清Scr(P<0.01)、BUN(P<0.05)、TC(P<0.01)以及TG(P<0.01)水平,并显著升高PHN模型大鼠血清Alb(P<0.01);HE染色结果表明,组分配伍四逆汤能减轻PHN模型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组分配伍四逆汤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具有改善作用。

从“阳虚风动”探讨帕金森病异动症的辨治 下载:85 浏览:515

陆艳 徐成成 唐莉莉 梁艳 赵杨 《当代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晚期患者因服用左旋多巴所导致的异动症(LID)几乎不可避免。基于"阳虚风动"理论探讨LID的发病机制、特点以及症状,认为LID病位在肝、肾,与脾相关;病理性质以阳虚为主,与风、痰、瘀相关。由于脏腑阳气亏损,脉络空虚,经络、筋脉失温,导致肢体失任,内风由此而生。LID的治疗应以温肾养肝、温阳熄风为基本治则,在临床应用中可结合健脾、化痰、行瘀等灵活遣方用药。

运用营卫气血理论辨治冠状动脉重度狭窄 下载:89 浏览:533

杨雅倩1 谢盈彧2 王丽蓉1 朱亚萍1 张军平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是冠心病的严重血管病变,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基于营卫气血理论认识冠状动脉狭窄进展规律,提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属营卫失调、毒瘀阻络病变,治疗应从气血的运行与生成着手,调和营卫,维持气血运行,调和脉管内外稳态;益肾健脾,调节气血生成,平衡机体阴阳气血。祛痰逐瘀应贯穿治疗始终,立足斑块进展规律,先以活血解毒法阻抑斑块进展,后以软坚散结法消散斑块实邪。

通窍活血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86 浏览:484

戴巧群1 史芳萍1 吴寅1 王人可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就诊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与治疗组(就诊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参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配合通窍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66.67%)显著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与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通窍活血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血浆黏度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分析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28 浏览:1629

何文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安吉县天子湖镇中心卫生院 浙江 湖州 313309
摘要: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期间)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数字表法设计两组。对照组,50例,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0例,达格列净治疗。比较:(1)治疗总有效率。(2)肾功能指标。(3)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4)血糖水平。结果(1)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更高(X2=4.3324;P<0.05)。(2)肾功能指标中,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62.21±10.24)分、24 h 尿蛋白定量(37.14±4.24)分、血尿素氮(2.36±1.35)分,得分更低(T=2.5546;T=9.6300;T=7.9079;P<0.05)。(3)临床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治疗后尿路感染0例、低血糖0例、腹泻1例,总发生率2.00%,更低(X2=4.8913;P<0.05)。(4)血糖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餐后 2 h 血糖(7.31±1.42)分、空腹血糖 (6.25±1.46)分、糖化血红蛋白(6.47±1.36)分,得分更低(T=3.8633;T=4.4440;T=4.2543;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达格列净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补骨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BMD、E2、BALP、N-MIID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176

张葆鑫 王兴国 郝廷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补骨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BMD、E2、BALP、N-MIID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补肾生骨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BMD、E2、BALP、N-MIID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5. 6%(34/4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8. 9%(22/45),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 05)。与此同时,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为88. 9%(40/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 9%(13/4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情况分别为(17. 5±4. 2)分、(11. 3±5. 4)分、(8. 3±5. 1)分,对照组则相应为(17. 3±4. 4)分、(15. 1±5. 2)分、(14. 3±6. 5)分。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提高,且两组患者治疗后BALP、N-MIID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表现结果更佳。结论:采用口服补肾生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的病情改善效果,特别是对骨代谢、雌激素水平等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有利于增加患者卵巢激素分泌水平,并加强骨形成,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补肾养血方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观察 下载:98 浏览:494

李善霞 何东云 张艳红 曾维霞 林寒梅 陈慧侬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方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补肾养血方(农本方),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序贯治疗(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血清FSH、FSH/LH、E2等指标,来评估补肾养血方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结果与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DOR,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FSH、FSH/LH、E2水平,增加窦卵泡数,起到改善和恢复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

IVF取卵后应用补肾活血方防治肾气虚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结局与机制研究 下载:69 浏览:395

元媛1 曲晓伟2 王慧芳3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IVF取卵后应用补肾活血方对于防治肾气虚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并同时符合中医辨证为肾气虚型的患者84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在应用相同的控制性超排卵(COH)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方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虚评分以及HCG日相关生化指标的情况,统计患者OHSS的发生率差异,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虚评分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CG日卵泡液E2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VEGF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OHSS发生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F-ET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防治OHSS效果明显,能够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提高妊娠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整机体E2及VEGF水平有关。

梁晓春补益脾肾、活血泄浊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经验 下载:77 浏览:518

吴群励 杨丹 梁晓春 《当代中医药》 2020年3期

摘要:
介绍梁晓春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经验。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浊"三方面,虚主要是脾肾两虚,为发病根本,病程初期以脾肾气虚为主,随着疾病进展逐渐演变为脾肾阳虚;瘀阻肾络和浊毒内蕴是促发因素,且贯穿于病程始终。临证采用自拟补益脾肾、活血泄浊方药治疗,全方紧扣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病机,补泻兼施,且补中寓通、补而不滞。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532

胡芳1 沈金峰2 邓鹏3 陈洪涛3 刘中勇3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辅助西药治疗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患者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反映心功能的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指标[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峰)(E/A)。结果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9)。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改善微炎症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IL-6、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以降低NT-proBNP及提高LVEF、E/A,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T-proBNP降低及LVEF、E/A升高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导管堵塞临床研究 下载:57 浏览:563

张晓飞 赵龙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对血液透析导管阻塞患者进行无肝素持续肾脏的观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目标取样方式抽取 ICU2020年1~2021年6月份104例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 APTT、 PLT均有显著差异;抗凝方式、糖尿病、抗凝5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t/2值:5.133,6.092,53.548,10.646,4.765, P<0.05);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PLT、糖尿病史、 APTT、抗凝方式等是导致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血液透析导管阻塞中应用具有一定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对临床科学管理有一定的价值。

从胃内癥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89 浏览:513

独思静1 赵晓琳1,2 马丹1,2 周斌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认为胃内癥瘕是本病关键病理因素,其实质为痰瘀互结,主要责之气滞不行和阳虚不化。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和主要病理因素,治疗宜从健脾益肾、培元固本,疏肝利胆、调和枢机,行气化痰祛瘀、平消癥瘕,调饮食、畅情志四个方面入手。以此思路治疗,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可逆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

徐景藩“六调法”论治食管癌术后经验 下载:89 浏览:540

谭唱 陆为民 徐丹华 宁丽琴 赵宇栋 《当代中医药》 2019年9期

摘要:
噎膈与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等梗阻症状相吻合,徐景藩教授指出本病初起气郁痰阻,久则瘀血内停,阴阳互结,疾病发生发展多与情志及阴液有关。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提出"六调法",即调和阴阳、调养脾肾、调畅气机、调补阴液、调营化瘀、调摄安和,并首创"糊剂卧位服药法"以助食管癌术后患者食道功能的整体恢复。

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化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136 浏览:1238

潘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向慢性肾脏病(CKD)转化患者应用自我管理(SM)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AKI向CKD转化患者70例进行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用SM模式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AKI向CKD转化患者采取SM模式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益,同时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满意。

徐景藩“六调法”论治食管癌术后经验 下载:78 浏览:531

谭唱 陆为民 徐丹华 宁丽琴 赵宇栋 2019年9期

摘要:
噎膈与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等梗阻症状相吻合,徐景藩教授指出本病初起气郁痰阻,久则瘀血内停,阴阳互结,疾病发生发展多与情志及阴液有关。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提出"六调法",即调和阴阳、调养脾肾、调畅气机、调补阴液、调营化瘀、调摄安和,并首创"糊剂卧位服药法"以助食管癌术后患者食道功能的整体恢复。

负压吸引技术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下载:129 浏览:1176

聂文辉 董永超 刘祥丹 王海洋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研究组采用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肾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及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前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血肌酐(Scr)水平、膀抑素(Cys-C)水平、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显著,具有清石率高、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更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