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4种复方中草药对鲤生长性能及其体成分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517

马国红 宋理平 张延华 王秉利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解4种复方中草药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及其体成分的影响,将用不同组成和配比制备的4种复方中草药,以质量分数为3‰的量分别添加到鲤基础饲料中,试验分为对照组和4个中草药组,复方1由板蓝根、大黄组成,复方2由黄芪、黄柏等组成,复方3由辣蓼、青蒿等组成,复方4由甘草、大黄、五倍子组成,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体质量为(15.26±3.95)g的鲤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30d。结果表明:2号和4号复合中草药的使用对鲤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1号复合中草药组促生长效果不理想;各组复合中草药的使用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鲤饲料系数;各复方中草药组鲤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鲤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仅2号复方中草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4号复方中草药组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鲤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复方中草药不仅可以促进鱼类生长,降低饲料系数,而且可以提高鱼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改进氨基酸组成配比,提高鲜味氨基酸含量,改善鱼体的肌肉品质和口感。

大黄鱼雌性亲鱼培育期间肌肉营养成分的变化 下载:74 浏览:527

章霞 李凌刚 徐志进 柳敏海 李伟业 傅荣兵 殷小龙 张川 油九菊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探究亲鱼培育模式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雌性亲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阶段性测定雌性亲鱼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方法,将亲鱼培育期间分3个阶段:大黄鱼卵巢发育Ⅰ期或是少数Ⅱ期(记为A阶段)、卵巢发育Ⅱ期或少数Ⅲ期(记为B阶段)、卵巢发育至Ⅳ期(记为C阶段),进行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培育模式下,大黄鱼雌性亲鱼背部肌肉氨基酸总量C阶段最高(17.480%);是A阶段的1.206倍,是B阶段的1.160倍,腹部氨基酸总量B阶段最高(16.993%),是A阶段的1.174倍,是C阶段的1.229倍,但各阶段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大黄鱼雌性亲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的脂肪酸总量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也呈增长趋势且C阶段均显著高于B阶段(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含量均为C阶段、B阶段显著高于A阶段(P<0.05)。研究表明,本培育模式下对大黄鱼雌性亲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影响不大,对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提高。

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对刺参幼参生长、消化和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443

武明欣1 雅平2,3,4 李培玉1 张利民1 李宝山1 孙永智1 魏佳丽1 王际英1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为探讨木聚糖酶添加量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03%、0.06%、0.09%、0.12%和0.24%)的木聚糖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设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7.73±0.09)g的幼参50头,分别用6种饲料进行投喂,共进行56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且0.09%木聚糖酶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体壁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24%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12%木聚糖酶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4%添加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幼参体腔液中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随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6%0.12%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对平均体质量为(7.73±0.09)g的刺参,其饲料中木聚糖酶最适添加量为900mg/kg。

白金丰产鲫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下载:77 浏览:381

樊佳佳1 朱冰1 白俊杰1 梁建辉2 李胜杰1 赵俊3 黄国亮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评价新品种白金丰产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nensis♀×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选取体质量为(580.33±198.02)g的1龄白金丰产鲫进行分析,测定其含肉率、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白金丰产鲫含肉率为66.22%,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9.90%,粗蛋白质含量为17.61%,粗脂肪含量为1.71%,灰分含量为1.13%;采用酸水解法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50%,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12%;必需氨基酸评价显示,白金丰产鲫的必需氨基酸评分均大于1,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模式标准;共检测到2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7种,不饱和脂肪酸(UFA)16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为70.09%,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为42.48%。研究表明,白金丰产鲫含肉率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组成合理,脂肪酸种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投喂皇竹草和配合饲料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285

毛东东1 2张凯 2欧红霞 谢骏2 吴垠1 王广军2 余德光2 夏耘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为探究短期内投喂优质牧草对大规格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以皇竹草、配合饲料在半径为5m的圆形室内水泥池中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0±0.1)k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分别记为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每天于8:30和16:30投喂两次,试验时间为3个月,试验结束时对其生长、体型和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牧草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均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而空壳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组草鱼肌肉中普通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月桂酸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牧草组和配合饲料组草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53%和19.33%;牧草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85,配合饲料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67,其组成均符合FAO/WHO的标准;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草鱼肌肉中均含有19种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n-3 PUFA/∑n-6 PUFA值分别为25.80%和22.56%。研究表明,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在不降低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前提下,摄食牧草的草鱼具有出肉率高、体型好等优点,更符合商品鱼市场要求。

浮筏养殖与底栖野生岩扇贝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下载:21 浏览:464

陈炜1 曹善茂2 肖逸啸2 王昊2 邹建威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为研究浮筏养殖与底栖野生两种生长环境对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或贝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对在两种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岩扇贝筏养(壳长为11.89 cm±0.50 cm)、野生岩扇贝(壳长为15.24 cm±1.36 cm)闭壳肌及非闭壳肌软体部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筏养岩扇贝个体的软体部比例(26.07%)显著高于野生个体(17.69%)(P<0.05),但两者闭壳肌比例差异不大;筏养岩扇贝个体的闭壳肌和非闭壳肌软体部的粗脂肪含量(0.37%、3.70%)显著高于野生个体(0.20%、3.51%)(P<0.05),在两种生长条件下,岩扇贝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含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筏养岩扇贝个体闭壳肌和非闭壳肌软体部脂肪酸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26.68%、17.01%)显著高于野生个体(18.09%、7.83%)(P<0.05),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18.52%、17.11%)显著低于野生个体(23.75%、23.93%)(P<0.05),但筏养与野生岩扇贝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EPA+DHA含量在相同组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岩扇贝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平均值(80.13)明显高于筏养岩扇贝(63.70),且野生个体非闭壳肌软体部的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均高于筏养个体,但野生与筏养个体闭壳肌中的TAA、EAA、DAA含量相差不大,筏养与野生岩扇贝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DAA/TAA)、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EAA/TAA)也非常接近;筏养个体闭壳肌中Se和K的含量分别为野生个体的3倍和2倍,而Fe含量仅为野生个体的三分之一。研究表明,浮筏养殖与底栖野生岩扇贝除了少量指标外,营养成分基本一致。

主养草鱼与主养黄颡鱼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86 浏览:531

皮坤1 张敏1 李保民2 李庚辰3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主养模式池塘养殖期间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原位观测装置,分析了2013年4—10月主养草鱼和主养黄颡鱼池塘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并探讨了影响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因素。结果发现:(1)在养殖初期,各种形态氮磷在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主要表现为从上覆水向沉积物的沉积,养殖中后期,由于温度升高以及池塘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大量累积,各种形态氮磷表现为以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为主,表明池塘沉积物是氮磷营养盐的源与汇;(2)两种不同主养模式池塘氮磷通量的统计结果表明,沉积物—水界面-N、-N和-P通量变化无显著差异,而-N、TN和TP通量有显著差异;(3)上覆水中DO含量的升高显著促进界面间-N和-N释放通量,而-N和-P释放通量与上覆水DO浓度成显著负相关;温度的升高对各种无机形态的氮磷通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对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82

包鹏云 李璐瑶 陈炜 孙静娴 左然涛 马悦欣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影响,以体质量为(0.54±0.06)g幼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投喂含益生菌(1×105cells/g梅奇酵母C14+1×105cells/g红酵母H26+1×107cells/g芽孢杆菌BC26)饲料(益生菌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后,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以及幼参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第4周和第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幼参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益生菌组幼参比对照组具有较高的体壁粗蛋白质及糖分含量(P<0.05);投喂含益生菌饲料的幼参肠道弧菌数量显著低于投喂基础饲料的幼参(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壁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并影响其体壁营养组成。

饲料中三种不同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521

袁野1 王猛强1 马红娜1 陆游1 孙蓬1 申屠基康2 金敏1 周歧存1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以及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和持续24 h的饥饿实验。以葡萄糖、小麦淀粉和糊精这3种碳水化合物作为糖源,设计3组等氮等脂(48%粗蛋白和12%粗脂肪)的饲料。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51±0.02)g的大黄鱼45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饥饿实验,分别在饥饿实验开始后的0、1、3、5、7、9、11和24 h取样。结果显示,小麦淀粉组和糊精组大黄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且这2个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葡萄糖组。糊精组大黄鱼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余2组大黄鱼的肝体比。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成活率、脏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性影响。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大黄鱼血糖含量在饥饿1 h后都开始显著上升,葡萄糖组高血糖水平持续至少10 h;小麦淀粉组3 h显著下降至初始水平左右,未达到高血糖水平;糊精组大黄鱼血糖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高,在11 h达到最大值,高血糖水平持续4 h。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血清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小麦淀粉对大黄鱼肝脏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升高有诱导作用。大黄鱼摄食3种不同碳水化合物饲料后鱼体血糖水平升高,但糖异生关键酶如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活性并不降低。饲料中添加葡萄糖和小麦淀粉对大黄鱼肝脏丙酮酸激酶(PK)活性有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大黄鱼利用结构复杂的多糖(如小麦淀粉和糊精)的能力要高于单糖(如葡萄糖),3种不同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血糖调节及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候鸟式养老”视角下民营养老机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下载:99 浏览:512

张豫南 李芬 2018年1期

摘要:
"候鸟式养老"的日渐兴起,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传统民营养老机构相比,接待"候鸟式养老"群体的养老机构的发展运营有其特殊性。行业发展周期性强、员工紧缺、专业性弱、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以及政府对于是否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顾虑,影响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以海南省为例,就如何解决民营养老机构现存问题展开调研。旨在为给"候鸟式养老"群体提供服务的民营养老机构提供发展建议,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冬夏两季五种经济鱼类组织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下载:89 浏览:539

乔芳 李欢 李东亮 张美玲 杜震宇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解不同季节不同鱼类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脂肪酸含量,科学地指导鱼类膳食消费,本实验研究了冬夏两季,采集自上海市场常见的5种经济鱼类:大黄鱼(海洋肉食性),银鲳(海洋杂食性),日本鳗鲡(淡水肉食性),莫桑比克罗非鱼(淡水杂食性),草鱼(淡水草食性),分别检测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尾部肌肉、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显示,5种鱼肌肉脂肪酸谱存在显著差异,并与各自的生活环境及食性均有关系;在鱼的腹腔脂肪或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较高,且与组织脂肪含量密切相关;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s)含量较低,且与组织脂肪含量关系不大;大黄鱼和银鲳各肌肉组织中的n-3 PUFAs、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以及n-3/n-6值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草鱼,并与组织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冬季草鱼腹部肌肉、莫桑比克罗非鱼尾部肌肉以及日本鳗鲡和银鲳的肝脏中的n-3 PUFAs含量较夏季高。研究表明,脂肪酸组成与物种、食性、水域环境以及季节温度和组织部位均有关系。从补充n-3 PUFAs摄入的角度分析,日本鳗鲡、大黄鱼和银鲳营养价值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草鱼,冬季鱼类的营养价值高于夏季。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下载:84 浏览:513

于文静1 张雯1 史晓伟2 钮妍1 崔霞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止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S)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S患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符合TS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血清BDNF水平。观察组予健脾止动汤配方颗粒口服治疗12周,对其中临床数据完整的48例TS患儿,于疗后再次检测其血清BDNF含量。结果:观察组TS患儿临床疗效达91.7%,运动性及发声性抽动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儿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止动汤可改善TS患儿的抽动症状,其抗抽动作用可能与提高患儿血清BDNF含量相关。

定痫汤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 B通路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512

孙宏1 王小荣2 陈松盛1 高震1 任宏伟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定痫汤抗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定痫汤组、定痫汤+K252a组各22只,采用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另将22只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定痫汤+K252a组在大鼠造模前1周开始每日给予酪氨酸激酶受体B (Trk B)拮抗剂K252a侧脑室注入,每次5μl,每日1次,共1周;定痫汤组和定痫汤+K252a组在造模后1 h开始给予浓度为1. 55 g/ml定痫汤2ml灌胃,同时正常组、模型组均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6周。各组大鼠中11只监测大鼠脑电图并记录大鼠癫痫自发性再发作行为的潜伏期、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另11只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发生癫痫自发性再发作0只,模型组大鼠9只,定痫汤组5只,定痫汤+K252组8只。与模型组比较,定痫汤组癫痫自发性再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频率下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海马BDN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定痫汤组比较,定痫汤+K252组癫痫自发性再发作的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BDN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结论定痫汤可能通过调节BDNF/TrkB通路发挥抗癫痫作用。

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应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分析 下载:122 浏览:1210

覃红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不同营养支持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诊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设置为实验样本,实验样本采集例数为60例,将这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做分组处理,其中双号的30例患儿被选入同一小组,该组为常规组,组内患儿实施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将另外单号的30例患儿选入另一小组,该组为研究组,组内患儿实施进食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营养支持,之后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体格指数、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营养状况、氧化应激指标、微量元素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经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3%(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格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得到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患儿的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微量元素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来说,应采用进食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营养支持,这种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改善患儿的氧化应激指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营养状况,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儿微量元素水平与体格指数,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下载:134 浏览:1230

李芝贵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肠外营养)与实验组(早期空肠营养)。观察两组营养指标、炎性指标、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营养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白蛋白(39.25±5.08)g/L、前白蛋白(195.32±12.06)mg/L以及血红蛋白(125.12±16.56)g/L,均高于参照组的(31.64±4.12)g/L、(174.74±10.14)mg/L、(106.14±15.14)g/L,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5.51±1.09)pg/ml、TNF-α(10.15±3.64)pg/ml,均低于参照组的(8.26±2.12)pg/ml、(18.34±4.65)pg/ml,而IL-10(15.14±3.45)pg/ml高于参照组的(11.48±2.35)pg/ml,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参照组的23.08%,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早期空肠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中药的干预实验 下载:89 浏览:489

邓聪1,2 魏连波3 汪东涛3 鲁路3 龚艳媚1 张娥铿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大鼠Alb、Hb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CRF营养不良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并诱导了骨骼肌萎缩。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缩短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营养管理实践 下载:385 浏览:3681

何海荣 杜颖鑫 袁梦 鲍冬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医、护、营养多学科联合进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ERAS全流程管理,观察其中术前禁食禁饮节点的营养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三科择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93例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围手术期ERAS全流程管理,由医生进行患者ERAS流程的评估与准入,营养师进行精细化营养指导,护士进行相关的护理及监督执行。在术前禁食禁饮节点,记录患者分别在术前麻醉6小时前、麻醉2小时前,依次口服全营养素和清流质营养液后,患者的依从性、胃肠道症状、体感舒适性及满意度。结果:93例患者中,顺利完成麻醉6h前和2h前口服营养液的84例,因停手术未完成的1例,拒绝口服营养液(包括术前、术后)的3例,出现呕吐的1例,分台手术无法估算时间的4例,患者均未出现口渴、饥饿、腹胀、疲劳等体感不适,无误吸发生。结论:医、护、营养多学科联合进行ERAS全流程管理,分工协作。在术前禁食禁饮节点,实施患者麻醉6h前和2h前口服营养液,患者依从性高,执行率、体感舒适性、满意度均较高。

孕期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并发症影响观察 下载:321 浏览:3670

高敬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妊娠期给予不同的营养干预方案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的90例孕产妇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的90例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孕期膳食营养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各时期的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护理满意度、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等五项数据。结果 对照组孕早期体质量增加(8.14±1.36)kg、孕中期体质量增加(12.87±2.13)kg、孕晚期体质量增加(18.78±3.22)kg、护理满意度为74.44%、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2.22%、自然分娩为42.22%;研究组孕产妇孕早期的体质量增加(5.48±1.52)kg、孕中期的体质量增加(7.44±2.56)kg、孕晚期的体质量增加(10.24±1.26)kg、护理满意度为95.55%、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4.4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22%、自然分娩为86.67%。结论 在妊娠期女性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确保孕产妇的营养摄入量充足,体质量增加正常,并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须采取孕期膳食营养干预,从而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并将其用于临床推广工作。

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钙磷代谢的影响 下载:352 浏览:2382

亚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护理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长期稳定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选取40例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获得硬币正面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指导,获得硬币背面的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指导,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指导前后营养状况、钙磷代谢水平。结果:饮食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MQSGA)、血钙、血磷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饮食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MQSGA评分分别为(10.13±5.15)分和(9.05±2.9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钙含量分别为(2.11±0.36)mmol/L和(2.61±0.14)mmol/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磷含量分别为(1.96±0.32)mmol/L和(1.69±0.11)m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护理指导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具有推广意义。

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应激反应、营养状况及恢复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91

李保成1 赵刚2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应激反应、营养状况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N组(42例,EN)和PN组(42例,P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的应激指标、营养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7 d,PN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及EN组(P<0.05);两组血清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水平均升高,且EN组高于PN组(P<0.05)。EN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予以早期EN较PN更利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并可促进患者的恢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