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FOCKE350包装机商标纸第四输送辊对的改进 下载:77 浏览:486

赵安 方建国 《中国设备》 2018年12期

摘要:
FOCKE350硬盒包装机商标纸输送轨道上的输送辊与被动辊之间的压力、相对位置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较大波动,造成商标纸输送堵塞,影响设备作业效率以及增加商标纸的消耗。对此实施改进,改变输送辊与被动辊之间的连接方式。经实践应用达到了方便操作维修、减少商标纸输送阻塞频次、提高硬盒包装质量和设备有效作业率的目的。

火电厂1000MW汽轮机通流技术改造 下载:89 浏览:508

黄士愿 《中国设备》 2018年12期

摘要:
汽轮机是火力发电机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发电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火电厂10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火电厂1000MW汽轮机通流技术改造进行分析,剖析改造效果。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钻孔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500

高晓星 《中国设备》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的优良特性等都符合航空制造材料的需求,虽然钛合金的各项性能特点都比较好,但是由于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因此严重影响相关产品的加工和应用。

在历史中溯源——“70后”小说创作的隐秘路径 下载:51 浏览:393

张晓琴 《文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近年来,"7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日益丰厚,有关其研究已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综观"7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其内部虽然千差万别,但却呈现出一条隐秘的共同路径,即在历史中进行精神上的寻亲与溯源。寻父是"70后"作家小说中一个较为普遍的主题,也是创作的一个支点,其内在的精神性和象征性较为复杂。书写大的时代变迁与历史沉浮中的平凡个人心灵史是"70后"作家精神上的另一种寻亲。与此同时,他们探寻历史中的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思考时间中的存在意义,由此实现历史与时光深处的精神溯源。"70后"作家在这条路上以自己的方式挑战已有的文学规范,完成小说创作上的创新与突破。

化工泵维护保养及技术改造 下载:89 浏览:498

吕成玉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化工泵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耗。讨论化工泵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现有化工泵技术的改造分析。

《花月痕》之“痕”——兼论中国现代小说抒情传统 下载:57 浏览:402

张蕾 《文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把《花月痕》作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源头是有据可循的,鸳蝴派小说的哀情叙事可以看成是中国现代小说抒情传统的开端。《花月痕》开篇第一句"情之所钟,端在我辈"抒情意味浓厚,在鸳蝴派作家中产生共鸣。内在于其中的主观、自我、悲剧等意涵成为现代文学的一种抒情表述,在李定夷等人的创作与观念中有具体呈现。值得注意的是,《花月痕》描述的"上既不能策名于朝,下又不获食力于家,徒抱一往情深之致,奔走天涯"的情形在清末以后的文人身上更为普遍。就《九尾龟》《人间地狱》《春明外史》等小说而言,如果考虑到主人公的冶游身份和他们的情感取向,那么从《花月痕》引发出的失意文人的狭邪故事,可以成为追踪传统文人如何应对现代生活的一条线索。

一种大型电机现场干燥装置的设计 下载:74 浏览:477

易良学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大型电机的双电枢转子进行检修保养,设计一种大型电机现场干燥装置,以提高检修作业效率、质量和安全作业系数,同时可以避免异地检修吊装运输成本费用高、风险大和降低劳动强度及检修成本的目的。

科幻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前后 下载:59 浏览:404

刘阳扬 《文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1978年,随着政策的转向,科学技术工作重新展开,文学也开始复苏,科学文艺创作逐渐恢复。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题材登上文坛,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并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意味着科幻小说紧跟"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步伐,并开始获得主流文学界的认可。1978—1983年,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黄金时期,但科幻小说在发展的同时也远离其科学普及的初衷,遭到了科学界的不满。随着"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展开,曾经蓬勃发展的科幻文学迅速衰落,直至数年之后才得以恢复。

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经济性的相关分析 下载:81 浏览:488

袁金伟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因循环水泵的流量中等,当处在稳定工作状态时,流量便会相应缩小,扬程也会降低,此种状态只对克服循环压力降有效。为此对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具有的经济性展开分析,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旧学新义:后期陈三立诗学的现代观 下载:57 浏览:405

潘建伟 《文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陈三立的诗学大致可以新文化运动为界分成前后两期,从早期在创作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但并不稳定的诗思在后期逐渐得到凝定与升华。后期陈三立的诗论集中体现于他的《顾印伯诗集序》一文提出的"约旨敛气""洗汰常语""综贯故实"与"色采丰缛"四个方面,这些主张虽与早期新诗理论截然相对,却与1930年代现代派的诗学观点极相吻合。由于后期陈三立处于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总结、归纳他的诗论,比较分析他与现代派诗人在论诗主张上的相通相应,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新旧诗学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认识他对于中国现代诗学发展的意义。

汉语新诗的“百年滋味”——以来自旧体诗词的责难为讨论背景 下载:58 浏览:416

朱钦运 《文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自新诗在百年前诞生起,它与以旧体诗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传统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不断被提及而从未有定论的话题。无论是用古典诗词的美学标准或历史成就来衡量、校准新诗,还是以旧诗创作的"道统未绝"来反向证成对新诗合法性的质疑,甚或认为新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诞生夺取了文学的主流地位而挤压了旧诗的生存空间——这些命题都如话语幽灵般缠绕在关于新诗的认知上,同时也构成了人们看待旧诗在当代的生存处境的一大迷思。本文拟从以上命题出发,针对已满百年的新诗历史,基于古典传统及当代诗词对新诗在普遍意义上的责难,再行讨论这种"新"与"旧"之间的纠葛。

热轧精轧机压紧缸快速更换改进设计 下载:83 浏览:477

张合荣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根据热轧板厂精轧机组压紧缸的作用和结构,针对热轧板厂精轧机组压紧缸更换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制作检修工装,达到压紧缸快速更换的效果,缩短检修时间,满足生产需要。

影响气动卧式下灰车下灰性能因素研究 下载:77 浏览:499

马潮 张建华 徐天赐 张振 代洲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固井作业是石油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灰车是固井作业中的重要设备。西北地区固井作业工况特殊,对下灰车的下灰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常用的气动卧式下灰车为例,分析影响下灰性能的因素,以便使下灰车适应更多工况。

作为现代寓言和政治哲学的《骆驼祥子》 下载:57 浏览:435

张旭东1,2,3 《文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致力于重新解读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骆驼祥子》。通过文本细读,作者力图表明,《骆驼祥子》中的核心形象不是人,而是动物和幽灵("个人主义末路鬼");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不是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物性格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矛盾,而是"经济人"在雇佣劳动、等价交换、量化积累和线性增长等抽象概念指引下所做的"理性选择"带来的可预见性,与小生产条件下的"命运"的不可预见性("意外")之间的周期性、毁灭性碰撞。作者认为,《骆驼祥子》决定性的风格特征不是写实主义—人道主义叙事,而是现代主义—反人道主义的结构性摹仿和再现,其对象是20世纪初中国人的整体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基于对小说隐喻—寓言结构的分析,作者引申出《骆驼祥子》隐含的政治哲学洞察:祥子和他的世界作为一个历史现实,仍处在社会和道德意义上的准自然状态,针对这种状态,一个民族自觉的精神努力和集体性实践必须首先致力于创制一个能够保障劳动、价值创造和财富积累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一般性制度条件,即利维坦式的近代主权国家。

朝鲜镜鉴与五四中国——现代东亚视角中的《牧羊哀话》 下载:57 浏览:435

韩琛 《文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作为一个中国作者在日本书写的朝鲜故事,郭沫若创作于1919年的小说《牧羊哀话》,以文学形式勾勒出20世纪初期的东亚地缘政治状况,再现了"一战"后世界秩序重构引发的中国国家危机。以朝鲜为媒介,《牧羊哀话》的儒教中华想象反映了五四中国的传统面向,显示出儒教复兴运动在现代中国的持续存在,其目的是凝聚中国认同、再造中国意识,从而在时间轴线上建构起一个继往开来的永恒中国。实际上,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追求现代与传统复兴构成了五四中国的二重性格,并统摄于感时忧国、复兴家邦的中华民族主义话语之中。

电动汽车用高功率密度电机关键技术初探 下载:91 浏览:512

杨济军 《中国设备》 2018年10期

摘要:
高功率密度电机是电动汽车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对于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功率密度电机的运行特点,高功率密度电机的电磁设计、机械工艺与冷却方式。

可控制产气量油气分离缓冲罐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484

田新民 孙支林 刘涛 杨孝刚 《中国设备》 2018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集输系统的关键装置分离缓冲罐进油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在不改变缓冲罐结构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缓冲罐油气分离量控制的方案,改变原有的油田缓冲罐伴生气集输及综合利用技术,为A油田稳产阶段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既遥远又无所不在”——《围城》中作为讽喻的“战争”话语 下载:58 浏览:444

吴晓东 《文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对《围城》的重释,即把"无所不在"的"战争"理解为小说中结构性因素。虽然钱钟书在《围城》中并未直接书写与战争直接相关的主题与场景,但战争仍然构成了小说叙事者以及人物的一种生活底色、思维惯习和存在背景,是"无所不在"的存在。"战争"由此可能生成透视《围城》的一个微观诗学视景,即所谓"无所不在"的战争在文本中到底是怎样具体呈现的:小说中所指涉的战争话语既构成了叙事者的修辞方式,同时也构成了小说人物的表意形态,最终承担了使小说丧失意义远景的功能性使命。《围城》中的"战争"话语由此可以作为一种讽喻和寓言来进行诗学解读,"既遥远又无所不在"的战争连接了小说与政治、诗学与历史,是作者传达时代症候的有意味的小说形式,也是人类危机时刻的钱钟书式的特有言说方式。.

新能源汽车变速器自动检测台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76 浏览:521

徐建强1 张华2 杨川2 《中国设备》 2018年10期

摘要:
设计了新能源汽车变速器检测参数、全自动检测平台的功能要求,变速器进检测台采用托盘流转的方式,试验过程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由计算机实时控制单元与相应的专用软件完成,可实现减速器的全自动检测,效率高,检测准确。

《尘埃落定》与寻根文学思潮 下载:62 浏览:452

程光炜 《文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对于阿来这种慢热型的、素材准备期长的作家来说,需要做长远视角的观察,仅仅因为《尘埃落定》出版在"新历史小说热潮"点上,就判定它是新历史小说,是失之于草率的。从文学史角度研究《尘埃落定》,也能发现,寻根文学运动虽然结束于1985年之后一两年,然而一些作家的寻根创作,却在后来被称为"地域小说"的长篇小说中延续发展着。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史研究是一种沉淀式的研究,也是一种与今昔当代文学不断对话的研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