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文化背景下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关系取向的调节作用 下载:65 浏览:356

江红艳1 许梦梦1 陈红1 孙配贞2 《当代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前人研究发现个体的权力感会增强或减弱消费者的送礼行为。本文试图解决以往研究中的分歧,基于情境聚焦理论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关系取向如何调节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两个研究发现:公共关系取向下,高(vs.低)权力感消费者更倾向于开展送礼行为;交换关系取向下,高(vs.低)权力感消费者较少倾向于开展送礼行为。而且,送礼感知(即感知愉悦和感知回馈)在不同关系取向下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本文从情境聚焦理论的视角辨析了权力感对送礼行为发挥影响的边界作用条件,整合了不同文献证据间的对立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中国文化背景下送礼消费的营销宣传和广告策划都具有实践意义。

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机动车的避让行为研究 下载:86 浏览:273

魏瑞良 邓院昌 梁嘉豪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交叉口交通冲突是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着重研究直行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探究影响非机动车避让行为的因素,包括骑行者的性别、年龄、冲突点位置以及机动车车型等。对实际交叉口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非机动车避让行为与上述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避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选取16PF量表中的3个人格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骑行者的避让行为选择。最后,据此提出改善交叉口骑行环境,提高非机动车穿越交叉口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对于决策悖论问题探讨 下载:90 浏览:501

胡世录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8期

摘要:
对于决策悖论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以及行为经济学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都无法做出有效的解决,造成了在诸多学术模型中呈现的是碎片化的状态,而缺乏理论框架的统一性。从心理学方面做出的解决对西方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中的理论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两者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其理论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文章就此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下载:38 浏览:426

韩森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未解之谜"的出现,经典金融学理论关于市场理性的论断受到了质疑,行为金融学这一新兴学科通过将心理学研究与金融学研究相结合,使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同时也能够准确预测投资目标与趋势。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论述,通过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心理学对行为金融学进行简要探讨,阐述行为金融学在经济市场上的应用,最后对行为金融学做出简要评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下载:63 浏览:217

李娟维 沈元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文章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入手,提出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从形成积极认知、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品质、培育积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及对虐童现象的启示 下载:74 浏览:480

林媛媛1 孟迎芳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对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结构的探索有助于推导出教师在生气情绪下行为失当背后的能力缺失,对幼儿园教师虐童现象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研究借助NVivo11.0对226个事件数据进行了包含三级编码和模型优化的扎根理论质化分析,提出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构成,模型结果有良好的信效度。基于相关数据及结果,认为对幼儿园教师虐童现象,在紧张忧虑的同时应有积极认识、在关注结果的同时应关注形成、在强化道德防御的同时应重视专业性养成、在警惕教师生气情绪的同时应给予理性理解与关怀。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下载:64 浏览:479

王淑珍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文章通过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现阶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等三方面的内容,以期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转变,构建积极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下载:28 浏览:320

陈美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态度和学习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并最终通过成绩表现出来。教师必须重视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选择更优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积极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心理层面接受、喜欢英语学习,在理性层面逐步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素养提升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创新技工心理学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下载:44 浏览:339

孙宇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技工心理学教育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升技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将从理论分析、实践探索、案例研究及策略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70 浏览:489

吴杰1 郭本禹2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基于社会人文视角,以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相关理论以及干预措施为基础,有机融合教育学和医学有关知识,探索出一套干预心理症状、提升心理品质的综合模式。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进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发展,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原则,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应以实践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强调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心理测评技术要独具特色,社会支持力量应包括家庭环境、同辈力量以及学校文化。

HIV感染儿童的自尊、信任他人和心理健康调查 下载:74 浏览:457

曾小良1 唐峥华2 张晓庆2 陆春燕1 鲁鸿燕1 覃祺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HIV感染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自尊水平以及信任他人情况。方法以截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爱门诊正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10~18岁HIV感染儿童262人作为研究组。按性别、年龄匹配原则选取学校的一般儿童262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信任他人量表(Trust in People)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儿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10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儿童自尊得分、信任他人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艾滋病儿童心理问题突出,自尊及信任他人水平较低,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保证HIV感染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后疫情时代积极心理助力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载:135 浏览:1327

袁锟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从而完善学校生涯教育体制机制,营造积极心理环境,增强学生抗逆力心理品质培养,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素养。

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下载:62 浏览:688

王美寒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了该学科在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应对与预防心理危机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门诊护理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心理评估方法识别并满足患者多元化心理需求,同时通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及预防心理危机,以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改善就医体验。此外,强调了提升护士专业素养和持续学习培训在深化护理心理学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下载:48 浏览:520

曾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价值取向偏差、目标导航缺位、测评标准含糊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个人发展为基本遵循,从社会对人才需求、高校对人才期盼、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出发,奠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基,以"三位一体"的人才目标观,依托良好的德性、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项特色技能的人才评价标准,夯实人才培养目标之本。

人工智能助力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场景 下载:16 浏览:253

黄诗雨1 陈广舜2 王誉璇2 黄宇诚2 莫子君2 林刚2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以及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该项技术也为心理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应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获得的生态化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以及外部效度。因此,本文将从心理测量、心理变量预测以及心理症状的识别与诊断等多个角度探究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未来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学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国外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探析 下载:54 浏览:416

邱德峰1 全晓洁2 李颜希3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STEM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被视为培养21世纪核心能力的关键。研究以WoS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并借助SPSS21.0、Bicomb2.0以及CiteSpace等软件工具对国外历年来STEM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外STEM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由萌芽(2001年至2007年)到发展(2008年至2012年)再到繁荣(2013年后至今)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领域主要包括:STEM教育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研究;特殊群体在STEM教育中的学习及表现情况的研究;STEM教育整合及STEM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的研究;STEM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研究;STEM教师的培养、专业发展及其他研究。研究前沿主题主要体现在:创新STEM专业学习(学位获得)途径;关注女性、少数族裔及残疾人士等群体的STEM教育和学习的平等与公平性;K-12阶段STEM课程整合;高中学生STEM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在分析学生对STEM兴趣及专业选择中的效用。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对STEM教育的探究,重视对国际研究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主动把握STEM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教师职业认同的双重内涵及其价值审视 下载:84 浏览:511

张睆1,2 张晓辉3 胡卫平1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2期

摘要:
教师职业认同作为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在学界往往界定不清。这与以往研究者在概念结构分析中重"归纳"轻"演绎"、重"认同"轻"职业"有关。从职业社会学视角来看,教师职业既指教学情境中的工作角色,也指社会生活中的阶层身份。因此,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了工作角色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双重内涵。区分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内涵,有助于推动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

基于学习心理学的物理复习教学模型与策略 下载:46 浏览:496

马亚鹏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物理复习教学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运用学习心理学对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及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成果,合理解释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建构基于学习心理学的物理复习教学模型,提出相应的基本教学策略。这一研究沟通理论与实践,将研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有助于突破传统物理教学研究过于经验化的现状,具有方法论意义。

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59 浏览:417

何旭松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促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多维切入的方式促使学生个性化表达;借助网络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价值导向的引导;尝试联系生活,缩短学生和所读文本之间的距离。采用合理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下载:89 浏览:516

齐培育1 拓小娟2 赵斌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至今已达百余所。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本研究抽取48所样本院校,对我国当前承办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不尽合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不均衡、新建校师资与招生规模严重失衡等问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