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84 浏览:89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铂类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紫杉醇脂质体。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观察组在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CD8+的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52.00%,对照组为44.00%,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与铂类同步放化疗相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合性全面护理模式调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病人满意度、生活质量的的研究
下载:52 浏览:631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全面护理模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重点观察指标为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方法 本次纳入对象为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84例,数字随机表法均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全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比对照组76.19%明显更高(P<0.05);两组干预前FACT-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综合性全面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下载:225 浏览:2395
摘要:
目的:很多肿瘤患者都需通过同步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在治疗后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相关改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肿瘤放化疗患者,在所有患者中,选择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进行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肌肉疼痛和血压降低等。针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其相关治疗对策进行探讨研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高。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其各种不良反应都得到有效改善。结论: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采用针对性措施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可以使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其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癌痛护理措施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25 浏览:2357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浅谈鼻咽癌患者放化疗的护理体会
下载:285 浏览:2970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重度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对策
下载:280 浏览:3060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287 浏览:3236
摘要:
分析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进行研究,均在黄荧光下再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分析患者两次手术的肿瘤体积、Nesin/CD133的阳性、KPS分值以及再手术的生存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大部分切除9例,术后半年的生存率是95.00%,1年的生存率是82.50%,2年的生存率是45.00%;再手术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首次手术,再手术的Nesin/CD133的阳性与及KPS分值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术前的KPS得分高于70分、肿瘤体积低于50cm3、全切除以及两次手术间隔1年以上患者再次手术的生存期明显更高(P<0.05)。结论: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再手术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的生存期,同时生存期受到肿瘤体积、术前KPS得分、切除方式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作用研究
下载:139 浏览:1539
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探究
下载:163 浏览:2607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找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主要问题总结有效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保证更多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放化疗治疗的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行PICC置管后采取疑似感染患者的标本,按照相关规定展开局部感染因素,包括导管置入部位、放化疗时间、细胞免疫功能、皮肤过敏情况的分析,另外做好血栓生成因素的调查,从而发现血液相关的感染因素。确定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促进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结果: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行PICC导管的感染率为(18.34%),其中局部感染患者17例,感染发生率为(77.29%),血液感染患者5例,感染发生率为(22.71%),相关性感染因素越多,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越大,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期间行PICC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因素,在此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案,注意规范操作,并根据患者与家属的实际需求,提前做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避免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发生局部感染、血液感染等情况,应用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医院得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作用研究
下载:128 浏览:1465
摘要:
目的:研究在同步放化疗期间,肠内营养支持的食管癌病人的体重、营养状况、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2022年3月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食管鳞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两个疗程以上,并辅以同步放化疗。观察组除常规饮食和放、化疗,依据吞咽障碍程度、饮食结构及摄取量,分别给予10-25kal(kg·天)的肠内营养。本研究以病人的体重改变作为研究的主要因素,随后对营养相关的指标,治疗的副作用,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的平均减重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对患者放化疗时的体重减轻,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增强药物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但尚需扩大样本量。
肺癌骨转移病人的放化疗护理要点分析
下载:127 浏览:2297
药店GSP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下载:142 浏览: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