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集合解题教学中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下载:0 浏览:73
摘要:

阅读与表达在生活日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阅读与表达的重要性。因此以集合为案例,从五方面展开叙述在集合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深度学习的“5E”教学模式下,利用GGB开展数学实验的探究实践 ——以椭圆的“垂径定理”为例 下载:0 浏览:40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5E”教学模式,依托GeoGebra动态教学软件,构建高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型,并以椭圆“垂径定理”为案例开展实践探究.通过创设数学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借助GGB的可视化功能,将抽象数学概念具象化,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研究发现,该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通过实验操作、代数证明及迁移应用,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跨越,同时借助多元评价推动元认知发展.论文进一步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为数字技术赋能数学深度学习提供实践参考.


新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 下载:86 浏览:662
摘要:

新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各层次学校(特别是高校)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传统教学模式正在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推动下不断地进行改革。 本文结合目前大范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必要性,同时,通过回收整理问卷调研数据,总结探讨了近些年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成果现状分析,也对其在教学中的劣势进行了列举,为今后的教学优化提供了新建议。


京剧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表花娃》一课为例 下载:73 浏览:600
摘要:

自 2012 年至 2023 年期间,教育部、文化部及财政部联合颁布   《关于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通知》,政策明确要求:“着力推进京   剧、昆曲等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强化戏曲通识教育体系建   设,倡导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组织剧场观摩、专业剧团进校   园等多元化形式,深化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审美认知与价值体悟。”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2022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将京剧艺术正   式纳入国家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标志着京剧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制   度化实施。如何使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突破时空限制,以兼具趣味   性与有效性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代际传承,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   命题。本研究通过构建多元情境教学模式,系统化探索京剧教学的趣   味化实施路径,并以具体课程实践为依托,为传统戏曲进课堂提供了   一定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范式参考。


基于互联网和BOPPPS模型的经管类专业课程教案设计研究——以《大数据营销》为例 下载:60 浏览:602
摘要:

为响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号召,解决高等教育中经管类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本研究以“大数据营销”课程的“个性化产品”教案为范例,探索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教案设计依托BOPPPS教学框架与雨课堂工具,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及思政育人三维目标(如强化文化认同与环保意识)。通过课前预习诊断、课中多元互动(案例研讨/小组竞赛)及课后评估的三段式教学,结合“敦煌诗巾”“三峡博物馆文创”等实战案例,有效提升学生数智营销能力与协作创新素养,为同类课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文科”教学范式。


高中地理课堂“情境—问题式”教学实践——以水循环为例 下载:66 浏览:541
摘要: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必备知识,更重要的是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地理思维方式,有效整合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主张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如何学而进行。因此,在运用建构指导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相互协作学习。本文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基于建构理论基础,选取合适的情境,设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下载:35 浏览:876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大概念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渗透与融合 下载:235 浏览:1366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大概念教学理念日渐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该理念的融入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重塑,更彰显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的前瞻性思考。利用大概念教学的力量,能更有序地梳理数学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239 浏览:1364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际意义。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应用方向、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展望,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体验、支持实践技能训练、解决现有问题和提供全新教学方式方面的潜力。
微视频教学在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6 浏览:194
摘要:

微生物学检验实习在医学检验实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手工操作多且比较繁琐,在一些基础医院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传统实习带教方式受限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耗材、师资条件和实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微视频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其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的参与度。微视频教学以其直观性、便捷性和可重复性,可为学生提供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资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学检验实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日间手术中心病房实习护士带教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22 浏览:187
摘要: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中心病房实习护士采取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后对本次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日间手术中心病房于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接收的共52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4年1月-同年6月入科的25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采取日间手术中心病房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27名护士来自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该组采取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不同教学方式下,两组实习护士所取得的理论及实践考核结果、综合能力水平与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在理论知识考核与临床操作技能评估中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在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本次教学模式的认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能显著提升日间手术病房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能促进其对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对本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PBL教学法+PDCA循环对肿瘤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下载:6 浏览:87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护理教学期间应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肿瘤科2024年-2025年期间进行护理实习的80名护生参与研究,随机分组计划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由80例中筛选,各组均为40例。在护理教学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PBL+PDCA循环教学法。分别完成教学工作后,评估并计算两组护生的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核心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在出科考核阶段的最终成绩位于更高得分(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各维度人数占比均为更高(P<0.05)。按照教学大纲的设定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观察组护生对于肿瘤护理方面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理想,各考核项目结果分值均体现为更高分(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带教期间,开展PBL+PDCA循环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护理实习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护生的核心能力,具有较为理想的教学价值,值得临床参考。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对肾内科护生带教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19 浏览:193
摘要:

目的:探究肾内科护生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肾内科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生进行研究。共纳入60例实习护生,男性8例、女性52例,年龄19岁~23岁,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均分对照组、观察组。前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后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教学。分析两组带教质量,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教学前后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 forRegisteredNurse,CIRN)得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结果:观察组带教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后CIRN得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内科护生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的教学效果理想,可提升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还可改善其自我导向,利于后续发展,值得推广。

双向评价模式对血液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8 浏览:98
摘要:

目的:基于血液内科护理带教的创新探讨双向评价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均来自本院血液内科,其中35名护生取自血液内科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该组设定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模式,另35名护生取自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该组设定为观察组,采取双向评价模式。将区别带教模式下,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考核结果、教学质量问卷得分、教学认可度问卷数据纳入SPSS29.0软件完成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在本次考试中,各项考核成绩获取数据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基于教学质量问卷报告显示,观察组各项调查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于本次护理带教方式的认可度更高(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的开展,有利于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了护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实现了教学的双向评价,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新的方向。

理论-实践-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6 浏览:118
摘要:

目的:探讨理论-实践-互动式教学法(TPI)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在本院儿科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按实习时段分为对照组(实习期为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n=30)和观察组(实习期为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n=30),对照组采取儿科常规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实施"理论-实践-互动式"三段式教学,完成教学工作后,两组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进行t检验、χ²检验,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学习积极性各维度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教学法中通过构建"理论-实践-互动式"三段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可改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为临床护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创新范式。

PBL教学模式对骨科康复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下载:15 浏览:167
摘要:

目的:探讨在骨科康复护理学教学当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一共有80名需要主修骨科康复护理学的学生参与到本次研究活动当中,其中40名是2023级学生,对应学期是2023年的9月份到2024年的1月份,其余40名学生属于2024级,所对应的学期为2024年9月到2025年1月,分别组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的是PBL教学模式,教学老师为同一位。学期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的考核,百分制,并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匿名式教学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评价活动。结果:一个学期结束之后,观察组的学生每项考核成绩平均分都要比对照组学生高(P<0.05),在临床思维能力测评结果方面,观察组的分值比对照组的分值高(P<0.05),关于教学评价,观察组学生认同度更高(P<0.05),并且,观察组对教学的总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在骨科康复护理学教学当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PDCA循环法+传统教学法对乳腺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12 浏览:134
摘要:

目的:在乳腺外科护理教学当中,实施传统教学法,并联合PDCA循环法,分析其实际的教学效果。方法:一共60名乳腺外科护生,根据实习阶段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是30名。对照组实施的是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联合了PDCA循环法。记录考试成绩,测评批判性思维能力,统计教学评价,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亦或是教学评价、教学满意度,对应数据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提升乳腺外科护理教学质量。

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价值 下载:9 浏览:95
摘要:

目的 探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于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间50名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考核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考核模式)和观察组(OSCE考核模式),各25名。比对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技能考核等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团队抢救协作、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病例分析、护理评估、监护技能操作等临床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促进护理人才培养,值得推荐。

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7 浏览:74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疼痛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教学满意度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浅议幼儿园大班情景剧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下载:18 浏览:89
摘要: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语言表达、社会合作和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情景剧是符合这一时期幼儿认识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价值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幼儿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以情景剧为桥梁,进而实现《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的教育目标,以科学的方式激发幼儿生活体验的转化,并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实施、反思”为主线,以幼儿发展心理为基础,优化现有的情景剧教学环境,为提高幼儿园情景剧教学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1/510]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