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与骨折防控研究
下载:59 浏览:849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41 浏览:3050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O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试验病例数共80例,疾病均为内分泌失调性OP,就诊于2021.01~2022.10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单号对应甲组,双号对应乙组。甲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则在西药上加用中药疗法。对比髋部、腕骨、腰椎等处骨密度(BMD)变化水平、疗效结局及生活质量(QOL)。结果:试验后对照髋部、腕骨、腰椎等处的BMD值,结论中乙组各项均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总有效率等,结论中乙组数值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QOL评分,结论中乙组各分值高于甲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时结合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更为突出,可提升机体BMD值,还可改善各种症状和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下载:351 浏览:3741
摘要:
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方法:样本来源: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个性化组和普通组,普通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个性化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后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个性化组患者的社会能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个性化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普通组(78.00%)(X2=5.3156,P=0.0211)。结论: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腰背疼痛临床价值评价
下载:14 浏览:269
摘要:
目的: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临床价值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背疼痛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常规康复)和研究组(常规+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干预),各组内人数均为40例,组间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干预,记录对比组间临床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及骨密度值变化情况。结果:经差异化康复治疗干预,观察组取得的临床疗效(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数值间对比形成明显差异(p<0.05);经差异化治方案干预前组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评分及骨密度值虽有差异,但差异性不大(p>0.05),两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方案干预后,观察组取得的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评分(1.32±0.98)分,与对照组对比形成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方案干预后,观察组的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处等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形成明显差异(p<0.05)。讨论:临床应用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中,疗效确切,且对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骨密度值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18 浏览:490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功能指数及疼痛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科学用药、康复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中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功能指数,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运动疗法的效果研究
下载:108 浏览:1220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101 浏览:1230
应对社会老龄化--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现状调研及对策
下载:99 浏览:186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下载:86 浏览:1004
摘要:
目的:分析在骨质疏松(OP)伴病理性骨折老年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在2020.3~2024.3期间,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纳入相同患者例数(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采取PVP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评分远比对照组数值要高(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疼痛程度分值和脊柱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将PVP治疗手段应用于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治疗当中,有助于改善疼痛程度和脊柱功能障碍,提升疗效,优势显著。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探究
下载:237 浏览:2079
摘要:
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疾病治疗、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骨骼部分骨密度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股骨大转子、腹股沟三角、股骨颈的骨密度有明显的上升,且高于常规组;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使用椎体水泥灌注微创手术、鲑鱼降钙素、性激素和促进钙吸收组成的综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骨密度低、骨骼疼痛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