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三农问题与“社会分析小说”的得失——公私之间的高晓声 下载:49 浏览:397

刘大先 《中国文学》 2018年5期

摘要:
高晓声观察并分析了从集体化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转型对于经济先发地区农民的辐射性影响,留下了学术研究与历史记载所难以触及的细枝末节,尽管其人物形象塑造略显单薄,并且缺乏展望未来的愿望和高度,但对于社会结构、组织方式与现实运行条分缕析的分析足以让他成为在公与私、个人追求与国家关照、社会关怀与审美自足之间颇具特色的存在。考察高晓声的个案,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社会主义中国初期以公代私举措对分散、孤立的小农经济的组织、动员和调控,到改革开放时代公私兼顾对于不符合经济实践的计划体制的调适和溢出于僵化制度的生产力的解放,再到市场经济全面到来之际暴露出来的个体化和私己观念对社会结构和人的精神面貌的负面影响。"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当下攸关利害的重大问题,重新返观高晓声及其创作,汲取其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未来文学书写农业、农村和农民辅以镜鉴,为勾勒与想象"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形象和价值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的研究 下载:57 浏览:417

李佳1 郑冰2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关于乡村振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振兴农村的战略要求下,农村电商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电商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电商在它的自我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了解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实现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 下载:91 浏览:506

张建刚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枢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没有产业振兴,农业就强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村就美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民就富不起来。乡村振兴要围绕如何实现产业振兴来展开。

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 下载:64 浏览:506

尹怡美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得到了各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梳理目前我国金融扶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状况,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提高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21 浏览:294

廖远兵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新战略,地方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采取科学的措施和多样化的类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48 浏览:291

廖远兵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新战略,地方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采取科学的措施和多样化的类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探究 下载:194 浏览:880

李永涛 段彦峰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各种数学建模比赛的增多,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何将建模思想应用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下载:292 浏览:3006

苗健 《中国农业》 2021年11期

摘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种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还要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玉米常见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促进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

基于“三农”情怀培养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63 浏览:666

孙睿聪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以《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情怀培养背景下,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与成效。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等措施,旨在提升学生兽医临床诊疗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服务“三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兽医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实践探究 下载:315 浏览:2931

邓海波 《中国城镇》 2022年10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立足于人民,根据现有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本文通过概括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原理,并在该原理中国化进程中关照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历程,最后仍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框架下,进一步审视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新思想、新理论的深刻内涵,并从产业发展、城镇辐射、社会治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新实践进行探究。

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下载:114 浏览:1205

王东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新时代,“三农”工作被摆在突出位置。抓好“三农”工作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引入智能化设备,推动科技创新培育优良品种,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品牌。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及仓储、物流设施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举办技术培训。通过不懈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齐心协力以坚定信念和务实行动,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为乡村全面振兴而奋斗,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下载:116 浏览:1204

史君卿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梦想、打造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富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全国乡村振兴的主要实践路径,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等。实施成效显著,包括农业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全面改善、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然而,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农村人才流失、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足等挑战。文章提出了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等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问题解决新路径探索 下载:146 浏览:1481

郝慧婕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8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发展大计和重要战略,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乡村地区发展,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改善。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政策要求下,做好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就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问题解决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对实际的乡村振兴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帮助。

奶牛养殖环境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265 浏览:2795

王克明1 许金奎2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智能化控制相关的养殖环境以及设备设施和人群要求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奶牛养殖环境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为奶牛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为提高养殖环境智能化的控制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问题解决对策 下载:183 浏览:2026

杨世睿 李荣刚 刘虹杉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7期

摘要:
一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深入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离不开农民教育。“三农教育”问题,是关乎农村教育走向何处、农村教育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以及农村未来小康社会要靠谁来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三农教育”的关键是农民教育,法制教育是农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振兴乡村工作中的深入贯彻和落实。

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发展集体经济 实现乡村振兴 下载:265 浏览:2514

杨立国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2期

摘要:
我们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解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40年之际,从分田单干到乡村振兴是中国“三农”得失的深刻反思和重大转折。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要发现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需要把握基本原则和注意一系列问题。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具体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任务。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训教学实践研究—以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为例 下载:216 浏览:2601

张艳霞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7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行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产教融合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应加强实训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专业实训教学现状,提出了食品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

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分析 下载:296 浏览:2999

赵雪梅1 王兆全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2期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加强食品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是当前政府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最大程度的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的创新路径探究 下载:125 浏览:1064

储誉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农业是我国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发展“三农”金融服务是增强乡村经济活力的大趋势,对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的积极意义,探究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并探究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的创新路径。

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下载:146 浏览:1246

杨凡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安排,为各大金融机构提供了指导思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了服务“三农”的工作安排,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梳理出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旨在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时提供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