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82 浏览:405

葛文博 魏振侠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优化影像学指标,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49 浏览:353

胡仲辉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01-2023.08期间收治的88例慢性骨髓炎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引流联合抗生素灌洗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应用抗生素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1、3月以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CRP、TNF-α、IL-6的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于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157 浏览:1672

周洁 柴雪燕 郭倩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疾病及并发症的预防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BIS监测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2 浏览:1671

李继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实施BIS监测方法所展现出来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数为60例(2020.1-2022.1),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和观察组(BIS监测),各30例。结果:谵妄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相关药物用药剂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围术期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实施BIS监测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谵妄症状,增强认知功能,缓解疼痛感。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下载:239 浏览:2229

朱亮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人数70例,以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低于另一组,关节功能数据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可明显缓解其疼痛,促进疗效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关节功能,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224 浏览:2172

张瑾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估以中医骨伤手法组合独活寄生汤加减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入院后再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了独活寄生性汤加减疗法,调查组则在对照组基本上加以了中药骨伤方法处理,对比了两组的临床效果。结论: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远超过对照组,差异更具有统计价值(P<0.05)。治疗中,两组JOA分数相当,但相差并没有统计价值(P>0.05);诊断后,调查组与对照组JOA评估对比,差异更具备统计价值(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组明显小于研究组,但差异仍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骨伤方法结合单独活寄生感染汤的加减技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很理想,同时还可以提高调节腰椎能力。

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9 浏览:3006

刘世贵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比组间本科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本科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06 浏览:3034

黎笋 刘炯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科康复疗法在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病例是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双氯芬酸钠组(50例):实施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50例):除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外,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研究效果。结果: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更高[96.00%(48/50),同双氯芬酸钠组的80.00%(40/50)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值更低[(2.17±0.15)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4.58±1.33)分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后的骨性关节炎功能(JOA)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更高[(93.26±4.15)分、(50.16±3.48)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86.29±3.11)分、(43.16±2.04)分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1、2、3、4周后的VAS评分均更低[(3.75±0.41)分、(3.12±0.32)分、(2.11±0.28)分、(1.51±0.05)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4.84±1.43)分、(4.37±1.29)分、(3.67±1.01)分、(2.78±0.14)分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 ,可实现更佳疗效。

中医骨伤特色护理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 下载:541 浏览:3682

何银红 《中国中医药》 2022年9期

摘要:
观察中医骨伤特色护理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8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观察组均使用中医外治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骨伤特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周及两周时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特色护理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纯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疼痛不焦虑!中医骨伤来帮你 下载:540 浏览:2125

姚攀 《中国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腰腿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虽然这个问题在中医骨伤领域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法,但许多人对中医骨伤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科普中医骨伤对腰腿疼痛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医骨伤,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下载:45 浏览:582

佘铭铠 陈伟洪 黄靖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与中医骨伤技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成效。方法:在医院于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接收的62名LDH患者中开展一项前瞻性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包含31人。常规组仅接受中医骨伤技巧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天。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97%(22/3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在腰腿痛、酸痛麻木、活动受限、肢体冷感等中医症状积分上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JOA评分较常规组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独活寄生汤与中医骨伤技巧相结合的方式治疗LDH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单一的中医骨伤技巧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81 浏览:841

黄靖 佘铭铠 陈伟洪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结合中医骨伤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成效的评估。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单独治疗组(对照组)和西医结合中医骨伤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包含46名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主观与客观评分、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评分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929,P值小于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主观评分、客观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评分分别为(2.29±0.73)分和(8.33±1.6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1.48)分和(13.27±1.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8、9.581,P值均小于0.05)。结论:将中医骨伤疗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颈椎功能恢复,降低疼痛感。

骨伤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思政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下载:119 浏览:1377

方为民 张开伟 吴春朋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卓越的医疗技术,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思政建设相结合,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骨伤医学人文教育立足于专业特点,深入挖掘其独特优势,借助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及全要素的融合设计,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思政建设方面,骨伤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我国医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下载:124 浏览:1491

周璟瑶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11期

摘要:
骨科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是手术,而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术后会产生疼痛刺激,导致患者的身心体验感变差,甚至会影响术后康复,因此要高度重视骨科术后疼痛,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解除疼痛程度,帮助患者保持舒适、轻松状态尽早康复。本文将重点探讨疼痛的评估方法,并分析影响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借助中医学理论采取有效的中医护理手段来降低疼痛感,帮助患者术后良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中医骨伤康复疗法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应用观察 下载:208 浏览:2062

张晓航 《当代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康复疗法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结果: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中医骨伤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联合针刺对改善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下载:124 浏览:1575

张庆浩 尹萌 尹作震 毕是昊 李子腾 于功昌 师彬 《当代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在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结合针刺对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LD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基础上结合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功能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维平衡正脊手法结合针刺联合应用在单纯性LDH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症状消失,值得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