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西文明互动的历史与逻辑 下载:36 浏览:375

张开城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既不"封闭"、也不"僵化",封建王朝"重陆不轻海""重农不抑商"。"大航海时代"中国没有缺席,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其意义不可低估。明清不实行海禁,中国照样落伍,中国近代被动挨打是因为封建制度和农耕文明不敌资本主义和大机器武装的工业文明。从"王霸"之辨视角看,西方式的"大国崛起"在中国不可复制也不宜过分称道。要增强文化自信,"协和万邦",发挥中华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新未来中的积极作用。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以统编教材《夏商周的更替》为例 下载:41 浏览:486

石婷婷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唯物史观是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为案例进行讨论,尝试突破原有教材编写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运用视频导入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借助图表梳理史实以强化学生时间观,注重空间观的熏陶,并将最新学术研究与相关史料融入课堂。同时,以史为鉴,把握三代兴亡史的现实意义。将唯物史观内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升民族认同感与自信心。

融合中华文明起源:初中历史课程中《中华黄河文明探源》的实践研究 下载:62 浏览:564

​李艳男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中华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中华黄河文明探源》这一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能让他们认识到黄河文明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入《中华黄河文明探源》课程中挖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历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