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吴景贤先生的中学历史教育思想述论 下载:36 浏览:310

陈辉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我国著名历史教育家吴景贤先生一生从事历史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南京国立政治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重庆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重庆西南军区师范学校、成都四川师范学院(今四川师范大学)、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任史学教授,撰写了大量历史教育类论著。文章结合吴景贤先生的生平事迹,从历史教育的目的观、教材观、教学观三个方面对吴景贤先生的历史教育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其历史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总结了吴景贤先生对构建历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贡献。吴景贤先生的历史教育思想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教育思想对当下历史教育的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蒙古国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古代中国” 下载:20 浏览:170

刘迪南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重要邻国,而对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蒙古国现行6—8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从夏朝到清朝的中国古代历史。总体上看,蒙古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展现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且作为定居的农业文明中心存在的文明古国。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蒙古国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古代中国的历史时尤为重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对元朝的历史定位、清朝在外蒙古地区的政策的负面评价等,显然是蒙古国国家意志的体现,这对于蒙古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形成对中国的认知会产生根本性的持久影响。中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考虑到历史教科书对青少年形成他国认知的深刻影响,展开有关历史教科书的交流合作,在聚同化异的基础上达到互利共赢。

后殖民时期坦桑尼亚的历史教育 下载:63 浏览:68

优素福·拉维 徐哲 陆旻红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探究的是后殖民时期坦桑尼亚的中学历史教育的历史。以1961年坦桑尼亚独立为起点,考察了独立以后50多年来坦桑尼亚三个重要阶段的历史教育演变,包含了学校历史课程设置、教科书以及教学过程。本文尤其注重对历史教育变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分析,以及不断变化的背景对历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历史教育本质的影响,并在论述中着重说明意识形态、政治基础以及其中显示出的身份认同的概念及其试图在学习者中培养的价值观。

校本课程对教育扶贫的助力作用 下载:60 浏览:391

赵彦林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县域脱贫攻坚的紧迫形势下,将开发大名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作为教育扶贫的落脚点和研究视角,是切实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扶贫脱贫方针政策及重视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在扶智、扶志和扶贫方面有极其重要价值。

历史评优课对骨干教师提出的要求 下载:78 浏览:491

邵兵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评优课是优秀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对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职业素养要求。实践反映不少学校的骨干教师在业务发展中面临一些困境,究其原因是学科素养和职业功力不足。这些问题可以从学校、科研和个人角度入手,寻找符合具体条件的突破口。

2007—2017年国内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研究的分析 下载:82 浏览:508

林泽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改的深入,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受到历史教育界的关注。2007—2017年间,国内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基本涵盖提问内涵、提问的现状、提问原则、功能与作用、问题设计、提问的技巧与策略、评价和反馈等方面。提升中学历史课堂提问,可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建立完备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问评价体系、将历史课堂的提问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有机结合、在课堂提问中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量化史学视角下的中学历史数据运用例谈 下载:45 浏览:441

戴辛财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历史数据的定量分析探索历史现象演变规律的量化史学方法,在凸显历史现象的时空定位、彰显实证意识、启迪历史解释等方面揭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意蕴。量化史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优化中学历史数据运用的必经之途。历史教师应通过历史数据在课程导入、过程探究、规律总结中的贯彻,消除盲目堆砌历史数据、草率组合历史数据、夸大历史数据作用等量化史学方法运用的常见误区。

学研并举、精技优教:数字化卓越中学历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下载:41 浏览:438

杜芳1 张雪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因应数字化时代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需求,我院在现有历史学科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厚基础、强技术、优技能"的师资培养理念,将历史专业学习与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融合,形成专业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全面系统提升师范生的数字化历史专业教学能力,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解与应用,试图创建具有创新性的"学研并举、精技优教"的数字化优质中学历史师资培养模式。

美国中学历史课程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下载:36 浏览:446

王之菁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有很大影响,历史课程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对美国中学历史课程阅读材料选择与设计的重要性、如何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和选择与设计阅读材料需重点把握和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为美国中学历史教师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提供了一般性建议,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以及设计相应的课堂读写活动,以服务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基础的学生,尤其是非英语母语学生在英文环境中学习历史,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全纳性课堂,帮助不同背景的学生完好成基础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下载:152 浏览:1881

蔡方杰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优秀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在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信仰方面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策略 下载:84 浏览:890

​陈会兰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应注重提升史学理论水平,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更新。同时,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趣味性。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以研促教。此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这些策略,提升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教育。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看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研究——以“大一统视角下的中国版图形成过程”单元设计为例 下载:81 浏览:898

​毕雪婷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研究,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出发,以“大一统视角下的中国版图形成”单元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实施策略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及其对策探究 下载:98 浏览:1670

赵冠斌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通过深入了解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便于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进行教学实验,比较不同教学方法或策略在解决难点方面的效果,验证有效性。最终总结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常见难点,如复杂概念的理解、时间轴的掌握、历史观点的辨析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教学对策,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证明文中所举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文化自信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下载:59 浏览:1492

何晓倩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民文化认同的重要理念支撑。中学生是塑造文化自信未来的主要群体,历史教学更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沃土。两者的融合,不仅能引领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能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为构建中华现代文明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中学历史探究教学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下载:152 浏览:1700

梁其琴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探究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论翻转课堂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 下载:147 浏览:1874

管贻珺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翻转课堂是一种依托于信息技术,对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时间重新安排,将
学习的决定权交到学生手中的教学模式。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翻转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但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需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健全学校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来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

差异教学理念下中学历史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下载:213 浏览:2117

陈培茹 《历史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情,以问题为导向,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个别辅导为抓手,逐步探索出了灵活运用个别辅导,妙行因材施教这一历史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下载:287 浏览:3039

陈玲 《历史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居于过去性、时效性等特点,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会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习过的内容记忆不牢固,很快就忘记了。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内容“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的学习效果,和谐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展开讨论,期望为中学历史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如何贯彻“适合+”的生本教学理念 下载:345 浏览:3144

陆美红 《历史教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新课改要求提出“适合+”的生本教学理念,并且明确“适合+”的生本教学理念的内涵。在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学历史课堂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课堂中有效贯彻”适合+”的生本教学理念提出相应的策略。

全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为例 下载:389 浏览:3805

黄玲玲 《历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全球史观是一种研究世界历史的全新史学理论,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用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待世界历史,平等的对待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历史。将全球史观的理论运用于高中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历史素养,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