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与应对策略 下载:20 浏览:413

王霞1 王贞慧1 孙超1 张颖惠2 袁晓宁3 李敏敏4 赵培玉5 苗苗6 2020年11期

摘要:
对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某重症病区进行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管理现存的风险,明确应急管理方向。方法以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为指导,结合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制订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于2020年2月21日—25日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指标风险值和矩阵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风险值提示,以下事件需重点关注:C8护士发生针刺伤(0.447 6)、B1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需抢救(0.413 0)、C10护士被感染(0.411 0)、B2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0.407 4)、C9医生被感染(0.359 8)、E3氧气压力不足或中断(0.329 1)、D9药品供应短缺(0.324 2)、E2职业防护装备不足(0.317 9)、C12医护人员因急患疾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0.309 1)、C7医生发生针刺伤(0.298 2)、E1工勤人员不足(0.293 5)、B6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0.292 4)、C6护士心理调适不良(0.289 1)。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评价,进而指导分类施策;同时,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和身心健康。

顺产产妇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循证指南的质量评价 下载:22 浏览:419

王晋芳1 徐杨2 陈延亭2 韩柳3 姜雨婷4 赵俊强1 李学靖1 马睛雅1 郝玉芳1 2018年8期

摘要:
评价国内外顺产产妇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相关循证指南,分析各指南的特点,为临床进行基于证据的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专业学会网站、临床实践指南网站、数据库的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相关指南,采用临床研究与评估工具AGREEⅡ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分析各指南的特点。结果共检索出国内外7部相关循证指南,在AGREEⅡ评价的6个领域平均标准化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90.21%,参与人员68.25%,严谨性69.94%,清晰性89.41%,应用性70.63%和独立性68.25%。7部指南总体标准化得分均分为75.65%,总评分均分为5.67(满分7分),指南总体质量评价为4部A级,3部B级。结论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循证指南的总体质量较高,但部分指南在参与人员、严谨性、独立性领域仍有待完善。我国尚无满足循证指南标准的会阴损伤相关指南,国外高质量的循证指南经过本土化后可以作为我国临床开展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循证证据。

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55 浏览:475

周峻1,2 熊振成3 董春科2 王延雷2 谭明生1 移平1 杨峰1 唐向盛1 李文浩2 张刘波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年龄29~76岁,平均50.0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组(观察组)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35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前路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后路单开门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及根据JOA评分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制定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术后(治疗后)通过X线片、CT、MRI观察内固定及脊髓减压情况、治疗后脊髓压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均无硬膜、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并伴有脊髓压迫,出现不全瘫表现,及时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患者未留下明显后遗症。所有观察组患者均遵医嘱服用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平均(13.52±0.87)个月,对照组平均(13.52±0.56)个月,随访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35±3.21)、(6.15±1.63)、(31.93±4.32)、(6.48±3.42);术后1周分别为(10.41±3.25)、(4.32±2.13)、(17.69±4.28)、(8.81±1.32);术后1个月分别为(12.52±2.34)、(2.71±1.42)、(15.65±3.46)、(9.82±2.43);末次随访分别为(14.16±3.13)、(1.02±0.55)、(12.24±3.22)、(10.85±2.88)。对照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28±3.58)、(6.24±1.81)、(30.89±4.21)、(6.77±2.13);术后1周分别为(10.13±2.17)、(4.69±2.52)、(18.68±5.34)、(8.39±3.52);术后1个月分别为(10.48±5.12)、(3.87±1.82)、(17.43±3.97)、(8.57±2.45);末次随访分别为(12.35±4.41)、(1.71±0.42)、(14.31±4.25)、(9.43±3.07)。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脊髓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JOA改善率观察组为(68.31±11.24)%,对照组为(69.92±12.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后)均行X线、CT、MRI检查,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通过椎管减压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直接从解剖学上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以达到疏通督脉的作用,联合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较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用药规律研究 下载:81 浏览:498

王世博1 张晓艳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干预的最适浓度范围 下载:69 浏览:485

陈颖颖1 李冬霞1 杜梦梦2 张丽宁2 胡琪2 周丽2 罗莎2 周同亮1 陶庆文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探索最适药物干预浓度范围。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共6组,每组均以IL-1β10 ng/mL诱导细胞致炎,骨碎补1.0组以骨碎补1.0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5组以骨碎补0.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25组以骨碎补0.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125组以骨碎补0.1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062 5组以骨碎补0.062 5 mg/mL加药干预,在12、24、36、48 h 4个时间点检测SW1353细胞的增殖率与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细胞增殖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4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细胞均呈不增殖状态(P<0.01),0.062 5组细胞增殖在12 h与36 h时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在24 h与48 h时较正常组略低(P<0.01);细胞凋亡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与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凋亡率在10%以上,存活率不足正常组90%(P<0.01),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3组细胞凋亡率<10%;光镜下结果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状态不佳,数量较少,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3组细胞状态与正常组细胞相仿,但骨碎补0.25组细胞数量较少,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细胞数量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干预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选择的最适浓度范围为0.062 5~0.25 mg/mL。

熊鸣峰教授基于中医十层脉论治代谢综合征 下载:29 浏览:468

吴春红1 吴慧婷1.2.3 王腾宇1.2.3 俞宏辉1 乔赟1 王利勤1.2.3 熊鸣峰(通讯作者)1.2.3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与临床面临的危机,其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等。熊鸣峰教授认为MS的发生主要与肝脏糖元合成异常有关,由于左足厥阴经肝解毒能力减退,脾失统帅,导致机体血脂、血糖、尿酸等无法从机体排出,从而诱发的一系列代谢疾病。结合中医十层脉数发现MS患者脉象存在一定规律,经辨脉论治,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从“理、法、方、药”入手,总结熊教授治疗MS临证经验,望给同仁带来思考和启迪。

无痛舒适技术在儿童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下载:201 浏览:2109

范春梅 耿建伟(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探究在儿童静脉采血护理中使用无痛舒适技术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医院中接受静脉采血的儿童共500例,随机分组法,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痛舒适技术。观察2组静脉采血配合度、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及哭闹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哭闹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采血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疼痛程度,有效提高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采血依从率。

关于在护理教育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下载:501 浏览:1559

张苗苗 《中国教育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但是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却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在护理教育中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促进我国护理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分别对当前我国护理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状况以及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建议进行了思考,以此来为有关工作从业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965

江南南1 何慧芳2 李晓3 王佳靖4 周欢5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慢性呼吸道感染的干预积极性和心理、生活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23.10-2024.08期间治疗的44例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为2组,每组22例,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分别引入对比组、观察组中,对比差异。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SAS、SDS得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调节慢性感染性患者的身心状态,减少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价值。

医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分析研究 下载:112 浏览:1152

柳峥 杜茹伯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在医院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再加上工程造价涉及内容广泛,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建筑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方式,结合建筑经济管理实践表明,有很多因素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不仅难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效果,而且也会导致建筑成本出现波动。本文将针对建筑经济中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下载:120 浏览:1198

王潇苹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从医院2021年6月到2022年7月期间接诊的胃癌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筛子投掷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效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评定的各项评分都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价量表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应用在胃癌患者中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改善,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发挥很大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