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80

林荣利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脑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量、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后遗症期患者联合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与现代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下载:26 浏览:459

周平1 杨洁1 林达2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 本次实验的将以分析中风偏瘫痪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为目的。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0位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则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有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发现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40 浏览:2389

王宁欣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以中风偏瘫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效果展开疗效探讨。方法:将本院中医科2023年一整年内收治的103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分组计划,对应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病患51例,后组病患52例,在开展治疗计划时,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前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展开计算分析,共涵盖4个方面内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远超于对照组(P<0.05)。经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肢体功能分值在两组治疗前之间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指标得分更低,肢体功能指标得分则更高(P<0.05)。均完成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得出观察组的功能障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优势,能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功能障碍问题,并对其肌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效果。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 下载:215 浏览:2181

任珂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对本院接收的50例中风偏瘫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5月,以随机方式建组,等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组病例数均25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方案执行各项操作,干预组基于此早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包含有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常规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两组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根据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促进其恢复,推荐在临床中运用。

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55例疗效观察 下载:24 浏览:247

李军 熊小兰 赵吉奎 陈博儒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治疗组采用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步行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下载:47 浏览:547

​鄢宏亮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中风偏瘫痉挛患者66例入组,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差异明显。结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临床疗效更确切。

对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59 浏览:684

田圆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在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有100例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各为50例,纳入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应用常规护理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为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研究 下载:365 浏览:1709

张凤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是本院治疗的76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中医特色开会护理,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具体功能,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强,如何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的改善效果分析 下载:564 浏览:3301

陈玉霖 黄菊 周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讨论在中风偏瘫病人的临床上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的诊疗方式所取得的临床功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病人作为参照目标,遵循诊疗方式的不同并对开展临床分类,即对照组50例(基本药品医治及护理干涉)与观察组50例(针灸配合恢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功效及生活质量得分两项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医治总有效率与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过对照组,二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分析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明显的改进中风偏瘫病人的临床实际效果,须给与针灸相互配合恢复护理,在推动病人临床实际效果提高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到了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 下载:127 浏览:1250

赵研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9年8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参照组进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在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上,前者优于后者,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应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方式,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整体的临床作用价值更高。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438 浏览:1861

张新 杨娜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评价 下载:265 浏览:2941

李静 《当代中医药》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医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时间{2020.1-2021.12},随机分组,每组40例,单一组采用常规方法医治,早期组采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医治;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早期组功能分数高于单一组;早期组总有效率占比高于单一组。结论:采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患者,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下载:245 浏览:2206

李丽 刘宏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摘要:
观察中风偏瘫患者运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2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数据指标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及时开展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54 浏览:4176

张玉萍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2期

摘要:
总结中风偏瘫疾病特征,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方法:查阅50例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数据,一组开展中医针灸及康复训练,为观察组,一组开展康复训练,为对照组。结果:明显改善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Fugl-Meyer量表评分,P<0.05。结论:中风偏瘫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患者满意。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90 浏览:3127

梁恒博 《当代中医药》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运用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收集并分析我院于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诊的72例中风偏瘫患者的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并通过中风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给以了中医针灸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组的80.8%的有效率,同时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中风偏瘫怎么办?中医康复护理效果好 下载:532 浏览:2003

胡启丹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期

摘要:
中风偏瘫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突发性的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西医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是中风偏瘫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西医药物的副作用和康复训练的局限性,中医康复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