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0世纪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与启示 下载:55 浏览:375

冯燕芳 刘东丽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东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土壤不同,东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这导致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东方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西方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文化批判或意识形态批判。由于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必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选取不同的理论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东方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比较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歧和差异,对于重新认识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继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人本主义下的生物学学习 下载:83 浏览:495

万雅馨 李秋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5期

摘要:
兴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结合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本理论,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以学生为本,开展个性化教学;丰富评价方式,关注表现性评价;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家庭课程资源五个方面为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希望以此为广大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启思。

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59 浏览:423

何旭松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促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多维切入的方式促使学生个性化表达;借助网络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价值导向的引导;尝试联系生活,缩短学生和所读文本之间的距离。采用合理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培养中学生英语能力的研究 下载:432 浏览:3371

​闵婕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通过探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对提高中学生英语能力的促进作用。针对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对英语知识的兴趣不高、学生的潜能未被全部开发及语言输出能力有限等问题,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教师应将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科学地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并结合中学生的现状,运用多元的方式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人本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探析 下载:203 浏览:1911

刘超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自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理论后,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探讨便长盛不衰。在当前的社会工作发展中,以人为核心,促进人的发展被部分社会工作者所丢失,重方法技巧而轻价值原则导致社会工作的发展缺少价值引领,产生了不少的发展困境。作为当下主要社会工作理论之一,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案主放到服务的中心点上,重视发挥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潜能,值得着力发展。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一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下载:462 浏览:2691

宋婷婷 《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人本主义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强调教育是对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应具有整体目标,而学习是人的天性,是人的自我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该理论指出,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而不是学习的主导者和压迫者。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以人教版教材(2019年版)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为例,研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