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HIP1影响食管鳞癌Akt/GSK3β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表达分析 下载:80 浏览:489

孙盈 杨锋 夏靖华 文苗苗 王雪娇 张晏宁 张娇 张志培 姜涛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1,HIP1)促进食管鳞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kt抑制剂处理HIP1高或低表达食管鳞癌细胞系中HIP1、GSK3β及EMT标志性分子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采用IHC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样本中目的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相关性。[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shRNA-对照组相比,shRNA-HIP1组细胞中Akt、GSK3β及Viment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E-cadher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对照组、OE-对照组相比,OE-HIP1组细胞中Akt、GSK3β及Viment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E-cadher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IHC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P1与GSK3β、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36,P<0.001;r=0.561,P<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169,P=0.027);GSK3β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17,P<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171,P=0.025)。Akt抑制剂处理HIP1高或低表达食管鳞癌细胞系结果显示,Akt抑制剂处理后E-cadherin表达升高,GSK3β及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HIP1可能通过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EMT的发生。

CD14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273

唐小乔 桑剑锋 张寅 史先彪 苏磊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乳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CD147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乳腺癌细胞HCC1806中转染siRNA后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TGF-β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χ2=54.958,P<0.001)。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10.841,P<0.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CD147-siRNA后第2d和3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5.029和5.316,P=0.007和0.006),同时TGF-β、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p-Smad3)和转录因子E2F(E2F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7.934,10.427和9.985,P=0.001,<0.001和0.001),而Myc家族蛋白c(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10.137,P=0.001)。[结论]乳腺癌中CD147表达明显上调,CD147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乳腺癌中CD147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miR-145靶向Glut1调节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42

王敬1 邢惠海2 徐书方3 白雪3 荆娇3 贾丽丽3 张玉清3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和丝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0例乳腺癌样本及其癌旁组织样本进行Glut1的免疫组化染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组织样本中Glut1和miR-145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Glut1蛋白的表达,选择Glut1表达量较高的MDA-MB-231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对Glut1的转录调控,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验证miR-14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lut1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提高(t=7.230,P=0.002),而乳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降(t=4.246,P=0.013)。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Glut1表达明显下降(t=7.664,P=0.002),并且miR-145对Glut1基因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依赖于Glut1基因的3′-UTR区域。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细胞在3d和4d的增殖能力(t=7.746和8.086,P=0.001和0.001)以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t=4.960,P=0.008),并且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t=5.406,P=0.006)。[结论]在乳腺癌中Glut1表达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能够被miR-145所抑制,并且miR-14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253

范亚峰 崔晓燕 虞中平 李海燕 张开明 《肿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Gab2结合蛋白2 (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信号/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作为对照细胞,通过Western bloting检测肺癌H322、A549、PC9、H1299、SPC-A-1细胞中Gab2的蛋白表达;转染48h后Western bloting检测Gab2、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MRC5细胞比较,Gab2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Gab2-siRNA组Gab2的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上调表达,Bcl-2、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下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肺癌细胞Gab2表达能诱导细胞凋亡,机制是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RNA干扰STMN1基因表达通过Notch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增强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下载:33 浏览:224

谢彦良1 董亚辉2 郭苹3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RNA干扰微管不稳定性蛋白(STMN1)基因表达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MKN28、SGC7901、BGC823中STMN1 mRNA及蛋白表达;STMN1-siRNA转染BGC823细胞,同时设定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染48h后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STMN1 mRNA及蛋白表达;后续实验分为对照组、STMN1-siRNA组、顺铂组、STMN1-siRNA+顺铂组,细胞培养48h后,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 STMN1在MKN28、BGC823、SGC7901胃癌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在GES-1细胞中的表达(P<0.05),选择BGC82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转染STMN1-siRNA后BGC823细胞中STMN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TMN1-siRNA组、顺铂组、STMN1-siRNA+顺铂组OD值及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TMN1-siRNA+顺铂组OD值及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STMN1-siRNA组和顺铂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STMN1-siRNA组和顺铂组(P<0.05)。[结论] RNA干扰STMN1表达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增强顺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促进作用。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13

臧传鑫1 刘瑞娟2 赵文歌3 孙月3 唐世锋2 孙长岗2 《肿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组织中少数具备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乳腺癌治疗后易转移、易复发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乳腺癌干细胞信号通路在激活乳腺癌细胞功能、乳腺癌调控细胞分化以及控制乳腺癌细胞分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打破其平衡状态将导致乳腺癌细胞失控性增长及肿瘤发生。针对相应通路进行阻断性靶向治疗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视角。全文主要就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NKX2-5在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下载:92 浏览:507

赵铮 李毅 杨飞翔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NKX2-5在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TAM)耐药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KX2-5的表达。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及NKX2-5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构建乳腺癌TAM耐药细胞株(MCF-7/TAM),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TAM处理后细胞增殖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NKX2-5 mRNA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NKX2-5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P<0.05)。TAM敏感组织NKX2-5表达明显高于TAM耐药组织(P<0.05)。NKX2-5低表达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NKX2-5高表达组(P<0.05);在接受TAM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NKX2-5低表达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NKX2-5高表达组(P<0.05)。与MCF-7细胞比较,MCF-7/TAM细胞NKX2-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将NKX2-5过表达质粒(Ad-NKX2-5)、空载质粒(Ad-NC)转染MCF-7/TAM细胞(Ad-NKX2-5组、Ad-NC组),NKX2-5小干扰RNA质粒(NKX2-5-siRNA)、空白对照(NCsi RNA)转染MCF-7细胞(NKX2-5-si RNA组、NC-si RNA组)。采用50、100μmol/L TAM处理后,Ad-NKX2-5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Ad-NC组(P<0.05),NKX2-5-siRN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低于NC-siRNA组(P<0.05)。MCF-7/TAM细胞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CF-7细胞(P<0.05)。Ad-NKX2-5组p-P38、p-JNK、p-ER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d-NC组(P<0.05),NKX2-5-siRNA组p-P38、p-JNK、p-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siRNA组(P<0.05)。结论乳腺癌TAM耐药细胞中NKX2-5表达下调。上调NKX2-5表达或许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逆转MCF-7细胞TAM耐药。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表达对Alzheimer's病细胞模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08

​王丽玲 李焰生 王鹏飞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LRP2)在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Alzheimer's病(AD)细胞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调控LRP2表达后对神经元存活影响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0μmol Aβ1-42处理的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作为AD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RP2蛋白表达情况。Scrambled siRNA和LRP2 siRNA(si LRP2)分别转染SH-SY5Y细胞48 h,随后予以Aβ1-42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p38及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si LRP2+Aβ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SC+Aβ组(P <0. 05)。与处理前比较,Aβ1-42处理后LR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1组、siRNA-2组LRP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0. 01)。SC+A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si LRP2+Aβ组(P <0. 01)。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ERK1/2)/ERK与SC组及si LR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SC+Aβ组相比,si LRP2+Aβ组(p-ERK1/2)/ERK亦无统计学差异(P>0. 05)。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p38/p38显著高于SC组及si LRP2组(均P <0. 01)。与SC+Aβ组相比,si LRP2+Aβ组p-p38/p38无统计学差异(P> 0. 05)。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JNK/JNK显著高于SC组及si LRP2组(均P <0. 01)。与SC+Aβ组比较,si LRP2+Aβ组p-JNK/JNK显著增高(P <0. 01)。未经JNK抑制剂处理的SC组、si LRP2组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与经JNK抑制剂处理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抑制LRP2后促进Aβ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且这种效应与ERK、p38磷酸化无明显相关,与JNK磷酸化相关,但JNK抑制剂不能逆转LRP2抑制导致的凋亡增加,提示JNK信号通路可能不直接发挥作用。

肝癌中Hippo-YAPTAZ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下载:225 浏览:2524

贾浩艺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Hippo信号通路是一种果蝇研究中所发现的观察指标,包括MStl/2、 WW45、 Mobla/lb 和 LatSl/2几个组成部分,其能够借助系列酶联反应过程,将转录辅激活因子 YAP 进入细胞核的通路彻底阻断,有助于人体内环境与组织器官的稳定以及细胞凋亡与增值过程的平衡。如果Hippo信号通路发生表观遗传学特征改变或是组件基因突变等,都会导致其活性丧失,使得人体细胞核内YAP会出现过度活化或是过度表达的特征,诱发细胞过度增殖和抑制凋亡的情况,这也是肝癌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对肝癌中的Hippo-YAPTAZ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现报道如下。

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05

​晏美娟 韩献军 何清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辛醇干预组,每组18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辛醇干预组于缺血前30 min以5 mmol/kg剂量腹腔注射辛醇溶液(5%辛醇溶于5%DMSO溶液),DMSO溶剂对照组注射等量5%DMSO溶液,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梗死灶体积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总体及磷酸化(p)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辛醇干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梗死灶体积百分比[(1.583±0.651)分、78.363%±0.672%、24.34%±0.19%]及p-ERK1/2、p-JNK、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0.201±0.009、0.211±0.011、0.191±0.009)较生理盐水对照组[(2.351±0.732)分、80.893%±0.734%、32.28%±0.24%、0.393±0.021、0.304±0.021、0.316±0.025]、DMSO溶剂对照组[(2.344±0.743)分、80.873%±0.831%、32.26%±0.21%、0.389±0.019、0.311±0.022、0.309±0.021]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APK信号通路有关。

人尿激肽原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84 浏览:514

​王耀伍 张宏义 尹春丽 贾叶华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人尿激肽原酶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尿激肽原酶组、LY294002组,每组20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和人尿激肽原酶组于再灌注后3 h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或人尿激肽原酶1.0 mL/kg;LY294002组在脑缺血前应用立体定向注射仪于侧脑室注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10 nmol,于再灌注后3 h经尾静脉注射人尿激肽原酶1.0 mL/kg。再灌注24 h后,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梗死灶体积,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磷酸化(p)-Akt、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人尿激肽原酶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低,梗死灶体积明显减小,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尿激肽原酶组比较,LY294002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梗死灶体积明显增加,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尿激肽原酶可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p-Akt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R-脊椎蛋白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20

​王瑞峰1 张昊驹2 戴宜武3 徐如祥3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观察R-脊椎蛋白3(Rspo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悬浮培养孕14~15 d的CD1胎鼠大脑侧脑室下区(SVZ)N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取第3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体积各为1mL。实验组添加储存浓度为50μg/mL的Rspo3蛋白0.8μL(终浓度40ng/mL),对照组添加等体积的NSCs培养液。干预后6h通过BrdU细胞渗入实验法检测2组NSCs增殖情况。干预后4 h和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呈巢蛋白和SOX2阳性。经过诱导分化后,部分细胞呈神经元核抗原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证明实验中提取分离的细胞为NSCs。BrdU细胞渗入实验法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为1.56±0.03,明显高于对照组(1.0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4 h和8 h时实验组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10、1.20±0.13,对照组分别为0.56±0.05、0.83±0.0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po3蛋白可在体外促进小鼠NS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低温胁迫下鱼类鳃中RPL11/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下载:64 浏览:398

刘明丽1,2,3 杨文意1,2,3 王金凤1,2,3 陈良标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为了研究RPL11/MDM2/P53信号通路在鱼类低温胁迫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利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技术,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马鱼Danio rerio两种抗寒能力不同的鱼类鳃RPL11/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下,罗非鱼鳃中RPL11和P53蛋白表现出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但斑马鱼鳃中P53蛋白开始增加的时间点晚于罗非鱼;罗非鱼鳃中mdm2转录表达量在8℃、6 h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mdm2表达量升高可能活化P53;8℃、6 h后P53下游靶基因bad和p21在罗非鱼鳃中出现表达量升高的情况,这与罗非鱼中6 h时P53蛋白表达量升高是一致的,但在斑马鱼中p2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大。研究表明,低温能诱导罗非鱼中与凋亡相关的RPL11/MDM2/P53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变化,并且这种表达变化模式与耐低温能力较强的斑马鱼不同,这种物种差异性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是不同鱼类低温耐受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健脾活瘀方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下载:33 浏览:256

郭敏1 王晓鸽1 杨国红1 曾震军1 刘香丽1 彭小利2 张樾亚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活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白介素6介导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1/STAT3)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及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普瑞酮组和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单功能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乙醇、雷尼替丁、0.9%氯化钠造模,造模时间为30周,各组采用相应药物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观察胃窦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黏膜JAK1、STAT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JAK1、STAT3、生存素(Survivin)、原癌基因(cancer-myc,c-Myc)、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及异型增生改变,且JAK1 mRNA及STAT3 mRNA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未见萎缩及异型增生,中剂量组及替普瑞酮组未见异型增生但有萎缩,低剂量组有轻度异型增生及萎缩,且各组的JAK1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及替普瑞酮组的STAT3 mRNA水平降低(P<0.05);与替普瑞酮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的JAK1 mRNA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JAK1、STAT3、Survivin、c-Myc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但SOCS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的JAK1、STAT3、Survivin、c-My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SOCS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替普瑞酮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组JAK1、STAT3、Survivin、c-Myc、SOCS3蛋白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健脾活瘀方能够干预胃癌前病变,具有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IL-6/JAK1/STAT3通路有关。

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蛋白ACAN作为新型肝细胞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下载:82 浏览:515

尚璐 张骁 陈岩 吴棋 邾国庆 刘雅 王佳谊 孙奋勇 张蕾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聚蛋白聚糖(ACAN)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价值。方法检测156例HCC患者、33例乙型肝炎患者、31例丙型肝炎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6例结肠癌患者、19例肺癌患者、22例胃癌患者、20例乳腺癌患者及10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ACAN水平。将过表达YAP载体、YAP-shRNA慢病毒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将过表达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TEA域家族成员(TEAD)、α珠蛋白转录因子CP2(TFC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载体分别单独转染及与YAP共转染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检测ACANmRNA的表达,评价不同载体对ACAN野生型及突变型启动子的影响。同时评价ACAN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HCC组ACAN水平明显高于胃癌组、结肠癌组、乳腺癌组、肺癌组、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0),而其他各组之间ACA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YAP后ACAN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YAP敲除后ACAN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其他转录因子(TEAD、TFCP2及RUNX2)比较,过表达CREB及共转染CREB和YAP可促进ACAN mRNA表达(P<0.01)。野生型ACAN启动子受CREB、YAP影响,而突变型ACAN启动子则不受影响。ACAN与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0.517、0.443,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CAN和AFP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8、0.661;ACAN诊断Ⅰ~Ⅱ期HCC、Ⅲ期HCC的AUC分别为0.903和0.993。结论 ACAN对HCC的诊断效能略优于AFP,且对晚期HCC的诊断效能优于早期HCC。ACAN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或可作为一种新的HCC血清肿瘤标志物。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17

代会博 马邦云 张弘 王梦亚 孙雪梅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0、2、4、6、8、10mg/ml浓度的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干预HL-60细胞24h、48h、72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实验时间和药物浓度。取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5×10~5个/ml,按每孔2ml体积种入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筛选浓度的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设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筛选得出的最佳实验时间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Heoche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得出24h为最佳作用时间,升麻鳖甲汤加减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浓度分别为4、6、8mg/ml。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P<0.05);Heoche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PI检测结果均显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各剂量组可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同时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各剂量组可呈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升高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P<0.05)。结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可通过阻滞HL-60细胞细胞周期、诱导其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引发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有关。

基于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下载:31 浏览:1586

林益平 于倩 吴湘杰 吴晓虞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UC.MSCs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地塞米松组(D组),UC.MSCs静脉注射组(iv组)和UC.MSCs气管滴入组(it组)。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实验后观察肺组织炎症反应水平。ELISA检测肺组织中IL-6、IL-17和还原型GSH含量;免疫荧光检测NF-κB和NRf2的表达;qPCR检测肺组织 NQO1,HO-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明显,AB-PAS染色显示杯状细胞明显增生,同时肺组织中 IL-6和IL-17含量显著升高(P < 0.001);NQO1和HO-1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 < 0.001),还原型GSH含量显著降低(P < 0.001);NF-κB荧光密度增强,而NRf2的荧光密度减弱。而与模型组比较,iv组和it组的肺组织中 IL-6和IL-17含量显著降低(P < 0.01);NQO1和HO-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 < 0.01),还原型GSH含量显著增加(P < 0.001);NF-κB荧光密度减弱,而NRf2的荧光密度有所增强。结论:UC.MSCs两种给药方式均可有效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 NF-κB 水平,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半夏泻心汤对过氧化氢叔丁醇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06

杜立娟1 孙敏2 谈钰濛1 史丽伟1 杨亚男3 张美珍1 张月颖1 郭赫3 徐翔3 韩旭3 倪青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MIN6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及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5、0.5、1.0mg/ml浓度的半夏泻心汤10μl预预处理12h,利拉鲁肽组加入0.18μg/ml利拉鲁肽注射液10μl处理12h。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利拉鲁肽组和模型组用过氧化氢叔丁醇(TBHP)孵育4h建立细胞凋亡模型,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叉头转录因子1(FOXO1)、磷酸化叉头转录因子1(p-FOXO1)及P2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MIN6细胞凋亡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及半夏泻心汤中、高剂量组凋亡抑制率均降低(P<0.05);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AKT/AKT、p-FOXO1/FOXO1表达明显下调,P27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p-FOXO1/FOXO1外,利拉鲁肽组及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p-AKT/AKT、p-FOXO1/FOXO1表达均明显上调,P27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p-FOXO1/FOXO1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中、高剂量组及利拉鲁肽组P27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显著抑制MIN6胰岛β细胞的凋亡而发挥防治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FOXO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相关蛋白表达。

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14

程彦玲 谢世阳 王小晓 崔琳 刘素晓 李彬 朱明军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另设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均每组8只。参附常用量组和参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参附益心颗粒1.76、8.8g/(kg·d)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片1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ml/(100g·d)灌胃。4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价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法及羟脯氨酸测定法测定心肌组织胶原蛋白分布及含量;Western blot法确定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TGF-βR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升高,LVWI和胶原蛋白含量下降,同时心肌组织TGF-β1、Smad 3蛋白表达量和miR-2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TGF-βR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参附常用量组比较,参附高剂量组LVESD减小、LVEF、LVFS和心肌组织TGF-βRⅢ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1从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PI3K/Akt/eNOS信号通路调控人参皂苷素Rb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504

​臧安缘 冷雪 李其芳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人参皂苷素Rb1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PI3K-Akt-e 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Rb1低剂量组(10 mg/kg)、Rb1高剂量组(20 mg/kg),HE染色法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变化;MOOR激光血流成像系统观测各组大鼠心脏表面血流值,以此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e NOS m 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细胞紊乱;大鼠心脏表面平均血流量明显下降,血清NO、心肌e NOS m RNA含量显著降低,蛋白PI3K、AKT、P-AKT表达降低;给予人参皂苷素Rb1干预后,心肌细胞结构有所改善,心肌表面平均血流有显著提升(P<0.05);血清NO、心肌e NOS m RNA含量显著提升(P<0.05);蛋白PI3K、AKT、P-AKT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I3K-Akt-e 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人参皂苷素Rb1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