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切除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 下载:19 浏览:229

张长魁1 裴士庚2 常帅2 段晓辉2 张虹2 《肿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切除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喉下咽切除术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8例。术中切除环后病变组织、后半喉及气管,保留前半喉及气管,剔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将软骨内膜保留于喉瓣上,形成一个与舌根有宽广基蒂的大小约3.0cm×6.0cm3.0cm×8.0cm的喉-气管瓣,术中保留双侧舌骨下肌群,勿损伤喉上动脉。喉-气管瓣切缘与下咽后壁及食管上段切缘缝合。术后4~6周行放疗,剂量为原发灶65Gy,颈部阳性淋巴结者给予50Gy。[结果]术后7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和咽瘘,经局部换药3周内愈合。全部患者吞咽功能良好。8例术后随访3~5年,3年内死亡3例;3~5年死亡1例;1例局部复发正在接受放射治疗;3例至今未见明显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适合的环后癌患者,应用残喉-气管黏膜瓣修补下咽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下载:70 浏览:283

陈永 《诊断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复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复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P>0.05)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复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预见性护理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381

殷素凤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86例四肢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分别观察再植皮瓣颜色、张力、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情况,并判断有无血管危象发生,游离皮瓣存活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总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皮瓣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总结预见性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预防血管危象效果显著,大幅度提升皮瓣存活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预见性护理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中的应用 下载:37 浏览:224

殷素凤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86例四肢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分别观察再植皮瓣颜色、张力、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情况,并判断有无血管危象发生,游离皮瓣存活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总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皮瓣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总结预见性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预防血管危象效果显著,大幅度提升皮瓣存活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脑脊液引流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护理 下载:66 浏览:462

许冉冉 胡雁秋 沈振亚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脑脊液引流(CSFD)在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223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存在并发截瘫高危因素患者,术前实施脑脊液引流及围手术期护理,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实施脑脊液引流等措施及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并发截瘫的发生情况、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223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患者3例,10例有截瘫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截瘫,3例截瘫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下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脑脊液引流是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有效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脑脊液引流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护理 下载:37 浏览:270

许冉冉 胡雁秋 沈振亚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脊液引流(CSFD)在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223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存在并发截瘫高危因素患者,术前实施脑脊液引流及围手术期护理,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实施脑脊液引流等措施及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并发截瘫的发生情况、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223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患者3例,10例有截瘫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截瘫,3例截瘫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下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脑脊液引流是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有效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术期监测和护理对策探讨 下载:83 浏览:448

罗雪彬 《中国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针对临床中接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手术的患者处于围术期间的相关护理对策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病例中择取62名,对其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缓解疼痛、血压控制、心理干预、并发症护理等)以及围术期监测工作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予以讨论。结果:62名患者均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且在手术结束之后均顺利痊愈并出院(行以半年随访)。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手术的患者行以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血压控制效果,加以行密切的肢体血供情况监测观察,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临床研究和推广。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231

张有红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35例行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皮瓣均全部成活。治疗后10 d,观察组BFPI、WM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U、VR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手部活动范围、手部感觉功能、修复后手部外观情况、整体治疗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部感觉功能S3S4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S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情况良好,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均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光子治疗仪+烤灯照射对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的影响 下载:628 浏览:3659

李静 《光电子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光子治疗仪+烤灯照射对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76例于我院行头颈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于术后1d采用烤灯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术后5d联合光子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天数及感染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X2=0.0541,P=0.1518,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烤灯照射联合光子治疗仪治疗,可降低头颈部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感染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多发压疮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悬浮床的护理 下载:189 浏览:2550

洪述兰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多发压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在2017年4月~2019年11月之间收治的使用悬浮床治疗多发压疮围手术期中的患者14例。在其入院到出院期间对患者每一治疗阶段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实施,包括:悬浮床管理,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健康教育。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本组患者14例压疮均愈合,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随访两个月至半年,未见复发及新增压疮。讨论 针对多发压疮围手术期使用悬浮床治疗,并提供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