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阈值 下载:65 浏览:472

李焕春1,2,3 栗艳芳1 王博1 莎娜1 刘俊青1 杜超4 景宇鹏1 任冬生5 《农业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为探明不同燕麦品种的耐盐程度,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单盐胁迫的响应,并计算了它们的耐盐阈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aCl浓度为0.3%、0.6%、0.9%和1.2%的4个盐胁迫处理对燕麦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NaCl浓度升高到0.3%后,所有燕麦品种的株高、分蘖数和部分品种的生物量显著降低,所有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存活率及白燕2号的生物量无显著变化;NaCl浓度升高到0.6%后,所有品种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0.9%的NaCl对燕麦胁迫比较严重,存活率为对照的33.3%66.7%,株高为对照的48.7%63.7%,相对生长量为对照的36.9%51.3%;NaCl浓度达到1.2%时大部分燕麦不能正常成苗,白燕2号、燕科2号、燕科1号和草莜1号的存活率分别为33.3%、21.4%、8.3%和0。不同品种燕麦的生物量下降50%时的NaCl浓度为0.591%0.819%,白燕2号的耐盐阈值最大,其次是燕科2号和燕科1号,草莜1号最低,简化后的平均值分别为0.82%、0.71%、0.71%... 更多

皮燕麦新品种蒙燕3号的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 下载:49 浏览:224

张志芬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农业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蒙燕3号为皮燕麦新品种,通过传统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1年在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吉林等省(自治区)的8个试点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其平均产量4 190.7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16.1%;2013年在河北张北县、新疆奇台县、山西右玉县、内蒙古武川县4个试点进行生产示范试验,其平均产量为3 736.5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29.20%。蒙燕3号在内蒙古武川县、甘肃合作市、青海西宁市试点产量较高,可在上述试点及与此相近生态区域种植。该品种2015年通过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蒙燕3号(编号2015019)。

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燕麦产量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下载:99 浏览:504

​张志芬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何江峰 王力伟 《农业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探究燕麦在形态结构上的耐旱特性。【方法】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45%、30%的3个水分处理,观察干旱胁迫对燕麦品种蒙燕1号的产量、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和灌浆期叶片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燕麦产量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对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大于对茎秆和穗的影响;叶片下表皮结构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片表皮气孔数量减少、气孔面积减小、表皮毛密度下降、表皮短细胞数量增加、表皮细胞饱满度降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肉细胞面积减小、叶绿体数量和面积减小、核染色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加、叶绿体内部类囊体基粒和基质结构逐渐解体、线粒体逐渐膨胀;长时间重度干旱胁迫导致叶绿体形状各异,叶绿体之间出现团聚现象。【结论】燕麦对干旱胁迫适应能力较强。

基于品质易逝期的模拟中转基地处置对凡纳滨对虾活品和锁鲜品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22

曲秦坤 刘俊荣 赵前 周进 田元勇 徐昙烨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为改变小型分散对虾养殖产区的渔后被动现状,以大连地区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体质量为20~25g),模拟构建一个在产区具有集散性质的中转基地,将离水后的品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塘头至中转基地(品质易逝期)和中转基地进入鲜活品贮运销售阶段(后品质易逝期),塘头至中转基地设置为4h无水保湿运输,中转基地处置分复水活品组和冰卒锁鲜组,随后进入贮运环节,活品组保活贮藏60h,锁鲜组覆冰冷藏132h,并检测不同阶段对虾肌肉白度、pH、糖原、ATP及其关联物、蛋白溶解度、琥珀酸脱氢酶(SDH)及活体血糖等指标。结果表明:品质易逝期处置对活品的可恢复性试验显示,无水运输后活体肌肉的pH和ATP值略有上升,血糖与糖原含量则略有下降,复水后的血糖、pH、糖原及ATP及其关联物等各项指标分析结果均表明活体活力恢复,随后的活品贮运期间,活体在初期呈现一定的稳定性,36h后快速下降且出现大批量死亡;品质易逝期锁鲜处置的延迟效应试验显示,无水运输后直接进行冰卒随后冰藏,锁鲜品在销售过程中其糖原、ATP等含量虽有所下降,但前108h期间下降速度较慢,pH始终维持在7.98以下,呈现了5d的锁鲜品货架期,锁鲜品各项指标均高于活品,这表明易逝期处置能够有效地实施锁鲜,延缓了鲜品贮藏期间品质的下降速度。研究表明,离水后对虾具有一个品质易逝期,且对后品质易逝期有延迟效应,水产品产区建立中转基地可以有效地实施易逝期品质调控并可主动实施产品设计,进而改变小型分散养殖产业渔后被动现状。

基于UPLC-MS方法的品质易逝期活品虾夷扇贝代谢组学研究 下载:61 浏览:346

徐昙烨 田元勇 李亚烜 刘俊荣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为探索易逝期贝类活品品质变化机制,以壳长(11.01±0.31)cm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其湿藏条件下的代谢特征,试验设活品虾夷扇贝对照组(A)和湿藏组(C),并对虾夷扇贝闭壳肌的pH、糖原及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捕后湿藏的虾夷扇贝闭壳肌pH和糖原水平变化不大;经多元统计分析,品质易逝期湿藏36h的虾夷扇贝闭壳肌中共检测出7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二十二烷酸(behenic acid)、酪胺(tyramine)、脯氨酰谷氨酸(prolyl-glutamate)、二磷酸腺苷葡萄糖(ADP-glucose)、尿苷5′-二磷酸(UDP)、3-磷酸丝氨酸(3-phosphoserine)和柠檬酸(citrate);通路分析显示,三羧酸循环(TCA cycle)是最易受影响的代谢通路。研究表明,品质易逝期湿藏36h条件下的活品虾夷扇贝与初始扇贝相比,传统理化指标变化不大,但其代谢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可较为灵敏、全面地反映活品虾夷扇贝湿藏期间的实时状态。

易逝期干露对菲律宾蛤仔活品净化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41

刘慧慧1 刘俊荣1 田元勇1 李亚烜1 冷寒冰1 于笛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采捕后可容忍的干露时间,以研究干露对净化及随后的活品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蛤仔原料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湿藏对照组(CW)、干藏对照组(CD)和干露0、1、3、4d组(即E0、E1、E3、E4组),湿藏及净化条件均为室温海水,干露及干藏条件均为4℃湿布覆盖,分析各组的存活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核苷酸能荷(AEC)值和K值,并对各组蛤仔从外观、气味、滋味、质地和回味5个方面进行风味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干露3d内蛤仔有近100%的存活率,4d干露存活率仍可保持90%左右,与初始原料相比,干露静置后的蛤仔均呈现恢复态势,E1、E3和E4组具有相同的ATP、AEC和K值水平,蛤仔呈现非愉悦性特征(苦、腥、土),经1~3d静置后恢复了愉悦特征(甜、鲜、咸、香),干露4d时则呈现臭味特征;原料经1、3、4d干露,净化后蛤仔存活率分别为100%、91%和85%,随着干露时间的延长,净化过程ATP消耗增加,E4组的K值高于其他组,AEC值则未发现明显差异;感官评价结果显示,2d内干露处理的净化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品质,而3d以上的干露会导致风味下降,而E4组依然突出臭味;7d活品湿藏的E0和E1组均具90%以上的存活率,E3组存活率在70%以上,而E4组存活率急剧下降至0;干藏下的E0、E1组同样具有90%以上的存活率,E3、E4组则可维持80%以上的存活率;E3、E4组在活品贮藏阶段的K值明显高于E0和E1组,除E4湿藏组外,其他所有组均呈现相同的ATP和AEC值平稳水平,而E4组则明显下降;此外,2d内湿藏的E0、E1、E3组均可呈现愉悦特征;干藏的E0和E1组同样具有愉悦风味,E3组风味开始下降,E4组则突出臭味。研究表明,易逝期的菲律宾蛤仔品质可恢复,期间原料可容忍的干露期限是冷却条件下2d左右,该阶段的干露暂存或运输不会影响后续的活品净化,且无论是干藏还是湿藏均具有7d的活品货架期。

基于学习通的翻转课堂在《体检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1645

刘俊杰1 赵宗旭2 张婧曦1 王婧瑶1 邢凤梅1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检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20级修读《体检诊断学实验》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n=154人)和对照组(n=154人)。实验组采用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学生的课程应用效果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此外,该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主动学习能力。

浅析刘完素思想对中风病论治的指导意义 下载:83 浏览:480

​刘俊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中风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可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状。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多作风邪之说。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各家纷起,河间学派刘完素首创中风病"内风"论治的先河,倡导"热极生风""五志化火"等学术观点。通过整理刘完素学术思想,结合近年来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相关文献报道,探讨刘完素对临床论治中风病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探析刘氏学术思想对后世论治中风病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896

甘颖慧1 刘俊桐1 陈洪云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2023年8月时间段内,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参选对象,均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依据盲选法均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后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接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出现升高态势,对照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各有2例、5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前者总发生率5.12%与后者总发生率12.82%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较佳,能有效规避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遏制炎性反应,不良发应风险低,值得推广。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由积极监测转为手术切除后心理状态变化的质性研究 下载:83 浏览:679

刘洁 闫金凤 韩鹏 刘俊松 郝润梅 侯唤 《心理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了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由积极监测转为手术切除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从积极监测转换为手术切除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包括5个相关主题:患者确诊的途径;患者确诊后的状态;患者对积极监测的感受;患者转为手术治疗的原因及需求;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感受。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从确诊到积极监测再到手术切除,其治疗年限历经数年,过程坎坷复杂,心理波动较大。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下载:96 浏览:970

刘俊新 《中国文学》 2024年10期

摘要: 诗词的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诗词,感受文化的魅力;对古诗词的艺术价值、作者文化成就进行解读;围绕诗词中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进行精读细读,从而彰显语文教学魅力。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为了营造一个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走进诗意,提高文学欣赏水平,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古诗词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提高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探讨 下载:76 浏览:777

​刘俊秋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且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使得其在护理过程中面临诸多安全隐患。通过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跌倒、误吸、压疮、药物不良反应及心理问题等。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如加强环境安全、优化用药管理、实施心理护理、定期评估身体状况及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等。本文旨在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一种特殊位置的轴承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下载:76 浏览:774

崔冬杰 韩烨 许子佳 刘俊宏 《传感器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对针对CW9200型轴箱内置式铰接构架地铁转向架轴承温度传感器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方便的安装方法。通过对产品结构分析,设计一种小巧的定位套筒和试装工具,成功实现了该特殊位置轴承温度传感器的装配。

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及配偶感知社会约束与复发恐惧的影响研究 下载:245 浏览:2331

李俊娜1 朱靖2 刘俊丽3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知社会约束、复发恐惧干预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观察组生活护理、护理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感知社会约束、复发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恐惧较为强烈,对患者与家属开展叙事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避免感知社会约束、降低复发恐惧,值得重视。

冶金自动化仪表故障分析与处理对策 下载:192 浏览:1979

刘俊杰 尚庆强 刘征 《中国仪器》 2022年12期

摘要: 冶金行业是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近几年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冶金工业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其中自动化仪表在冶金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与安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动化仪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给生产效率和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对自动化仪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电动汽车自由充电条件下的负荷建模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下载:389 浏览:1534

赵艳龙 朱司丞 刘俊 李勤超 杨一峰 张彪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2年6期

摘要: 本文首先根据电动汽车负荷特性的不同,将电动汽车分成电动私家车、电动出租车和电动公交车。然后,在详细研究各类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特性基础上,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最后分析了电动汽车自由充电条件下对电网的影响。

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价值 下载:236 浏览:2373

刘同合 刘俊玲 张嫣雯 《肿瘤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肿瘤科7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抽取出38例,设定为A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余38例,设定为B组,开展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NRS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且B组患者的癌性疼痛知识知晓率、SF-36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癌性疼痛知识认知度,促进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建议临床推广。

重症监护病房肿瘤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220 浏览:2333

刘俊林 《肿瘤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肿瘤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重症肿瘤患者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重症监护病房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基于MEMS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的概述 下载:284 浏览:2791

谢凯霖 钱莉 刘俊俊 张路瑶 张鹏宇 徐晟 《传感器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微机电技术(MEMS)和微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发展迅速,其将MEMS传感器和专用集成电路组合起来带在身体上,实现人体检测、人机交互以及用户互动交互等功能。未来可穿戴设备也许会发展应用到社会服务、军事武装等领域,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

核电厂仪控系统信息安全研究 下载:264 浏览:3166

薛凯凯 刘俊南 《核工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摘要: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缺少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等各方面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一旦恶意软件感染核电厂,便可能发起攻击,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核电厂仪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所采取的策略至关重要,既要考虑对核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影响,还要兼顾网络安全防护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电厂仪控系统信息安全进行分析探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00852-39622725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