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对待给付风险负担的基本原则及其突破 下载:75 浏览:492

刘洋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对待给付风险负担的规范体系中存在"基本原则——例外突破"的基本结构。其基本原则是,对待给付风险负担于给付义务完全履行之前均应停留于债务人方面。它立足于双务合同上给付义务之间的牵连关系,体现了交换正义的法理思想。例外突破则包括交付行为完成、债权人迟延状态出现、可归责于债权人的因素导致履行不能时,对待给付风险负担提前移转或自始由债权人负担。这三种例外规范对于双务合同上给付义务之间牵连关系的打破均有其各自的正当性。交付导致风险负担提前移转的规则亦可用于寄送买卖。债权人迟延制度风险移转功能的规范前提则包括:债务人具有履行能力与履行意愿;履行的实际提供或者例外情形的口头提供,少数特殊场合则可免于履行提供;债权人未履行配合行为。就可归责于债权人因素的判断,根本基准在于合同内容与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解释;在其具体展开上,债权人违反保护义务与给付义务、不实施必要的协助配合行为、因特约或特殊交易关系承担额外获取风险时,均能将履行不能归入债权人负责的范围,令其自始承担风险。我国现行合同法在对待给付风险负担的规范设置上还存在很多缺漏,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应当予以增补和完善。

枸杞果实振动采摘的运动学及振动模式分析 下载:43 浏览:388

彭要1,2 张正勇1,3 刘洋1,3 许桃胜1,3 张雷1,3 王儒敬1,2,3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枸杞这种具有柔性长果梗、低容重及轻质特点的果实在振动采摘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振动幅度应大于果梗的长度,在振幅确定的情况下,振动频率不仅取决于果实-果蒂之间的结合力,还与果梗的几何尺寸和物理特性有关。还分析了振动时间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其相关模型。设计了多点夹持枝条振动式采摘装置并进行了枸杞采摘实验,实验表明,在振幅为30~40 mm,振动频率为10 Hz的条件下,振动时间大于12 s,采净率高于90%,损伤率低于5%,含杂率低于10%,不仅满足枸杞机械化采收的要求,而且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

堆内构件制造多项目管理探究 下载:21 浏览:259

刘洋1 胡卫兵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鉴于各种核电技术路线同时在行业内发展,制造厂需要同时生产各种机型的堆内构件。在业主对交货期均有严格要求的背景下,堆内构件制造厂需要具备多项目、多技术路线同时进行生产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各种堆型堆内构件的结构、工艺和进度计划进行分析,首先从生产的角度提出按生产线进行生产组织的模式,给出了资源调配原则;然后从管理的角度,对堆内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多项目管理方法提出了建议。

论程砚秋艺术实践与民国报刊的互动关系——以1922年至1937年上海《申报》为研究中心 下载:57 浏览:384

刘洋 《当代艺术》 2019年9期

摘要:
民国报刊在近代戏曲的演出与传播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1922年至1937年以《申报》为主的报纸不仅用跟踪式、连续性的报道记录了程砚秋在上海的演出情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促进了程砚秋的成名以及程派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程砚秋善于主动利用《申报》的平台与观众互动,进而根据观众的反馈来思考、调整创作思路和表演方式。通过"孤岛时期"之前《申报》等报刊媒体与程砚秋艺术实践的互动关系,既可还原戏曲艺术传承者在近代媒体环境、文化风潮中努力拓宽传播渠道的多种尝试,也可一窥程砚秋的戏曲理想与文化关怀。

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下载:58 浏览:401

梁寒峭1 王卓月2 尹俊玉3 白飞荣1 刘洋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探索百合科天门冬属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组织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内生真菌与宿主活性成分互作机制奠定基础。研究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石刁柏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率、分离频率、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等分析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多样性。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88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归属为5纲8目10科13属,其中,镰孢菌属和青霉菌属为根和茎部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37.50%和31.82%;不同组织的石刁柏中,根部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最高,分别为1.45和2.03,均匀度(E)最低为0.59。叶与茎的相似性系数稍高,达到0.55。表明石刁柏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的专一性。

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性能指标的思考 下载:44 浏览:241

刘洋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0期

摘要:
目前,我国海底管道已经超过6 000 km,发生过多起泄漏事故。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暂时处于研究阶段,国内外还未建立起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于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指标的考量,可靠性、灵敏性、准确性、稳健性等主要指标以及定位精度、作用范围等次要指标需要关注。结合性能指标以及常用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评分分析表明,计算类的监测方法较适合于海底管道。同时,多种泄漏监测方法组合使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超薄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与磁性能的关系 下载:83 浏览:459

何承绪1 涂蕴超2 孟利3 杨富尧1 刘洋1 马光1 韩钰1 陈新1 《新材料》 2019年12期

摘要:
本工作旨在探讨超薄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与磁性能的关系,并从加工工艺角度揭示如何减少不利于磁性能的组织和织构的产生。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两种磁性能不同的商业超薄取向硅钢带材的显微组织和织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组织、织构差异均比较明显。磁性能差的带材样品的组织尺寸不一,均匀性较差,η线织构(〈100〉//RD)所占比例偏低,非η线取向晶粒所占比例高且晶粒尺寸大,其取向特征主要表现为{210}〈001〉、{411}〈148〉及{111}〈110〉。这些不利组织的产生可能与轧制、退火工艺控制不当有关。因此,晶粒尺寸及η线取向晶粒所占比例的不同是造成两种带材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高性能取向硅钢超薄带材制备过程中,应精准控制轧制、退火制度等相关工艺,以避免非η线取向晶粒形成、长大。

5G室内覆盖方案前传接口分析 下载:59 浏览:413

刘洋 尹航 刘海涛 杨峰义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降低5G室内网络部署和运维成本,文章提出基于有源小基站的5G室内覆盖方案,采用三级架构的有源室分系统,能够提供室内全覆盖能力。文中对多种可能的基于不同前传接口方式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具体包括接口容量、性能及实现方式。进一步地,为扩大5G有源小基站生态链,促进基带处理单元与射频处理单元之间的互通,降低整体部署成本,文中对前传接口Option 7-2协议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前传接口开放提供参考。

一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 下载:10 浏览:462

景欢1 汤其富1 王阳阳1,2 刘洋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文中研究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造定子和转子。定子PCB包含正弦形平面激励线圈和环形感应线圈,转子PCB包含改变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耦合系数的铜箔阵列。传感器共有2个传感通道,2个通道的重复结构周期数相差为1,共同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文中对该传感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其原理可行性。样机实验表明,在0°~360°范围内传感器的原始测量误差为-104.2″~28.8″。这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厚度小的特点,非常适合机器人关节臂等对传感器体积要求苛刻的工作场合。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耕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 下载:55 浏览:443

李丹1 梁欣1 孙丽娜2 刘洋1 宋以健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耕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耕地资源信息提取,可以为耕地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以黑龙江省鹤岗市为研究区,以1990年、1999年、2010年、2016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提取耕地信息。通过对研究区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影像融合、图像增强、镶嵌和裁剪以及影像接边检查等预处理,利用监督分类(GLC和SVM)方法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对解译后数据进行人工目视解译,生成耕地利用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物光谱特征的选取对地物分类、信息提取有直接影响;进行监督分类时选点的疏密离散程度决定其成果精度的高低,对于耕地信息提取有直接影响;监督分类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对于大数据量的遥感影像处理更有优势。本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耕地利用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环境参数变化对管道结构健康检测的导波检测影响探究 下载:12 浏览:417

刘洋1 邓菲1 诸葛霞2 黄晶2 张僖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文中就周围环境温度和外加载荷对承压管道超声导波结构健康检测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引入时间反转法增强激励信号在缺陷位置的反射能量,建立周围环境温度和外加载荷参数变化与缺陷回波反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缺陷类型并对其影响结果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温度和外加载荷参数的变化对检测信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波形的时移和反射回波波包幅值的变化上,检测信号的时延随承压管道内压值的线性增大均匀增加,而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检测信号时移的影响随缺陷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为实际导波检测提供参考。

冷/热芯偏移对自然循环回路驱动力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56

彭银波 张亚军 贾海军 吴磊 刘洋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以一体化布置的中高压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装置为基础,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堆芯和主换热器内温度变化对稳态自然循环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际测得了上升段进出口温差和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水温在轴向的非线性分布,并推导得到了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热源和热阱中温度分布对自然循环能力影响的表达式。研究表明,当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传热造成温度变化1~20℃,热源和热阱均为抛物线温度分布时,自然循环能力减小约0.2%4%。

500kV变电站TA容量不足分析及改造后送电方案 下载:74 浏览:497

李群1 刘洋1 杨巍巍1 王聪颖2 冯伟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鲁固直流投运后,东北电网潮流特点已由北电南送、西电东送转变为全网向扎鲁特换流站汇集。其中,吉林地区电网通过昌盛、向阳2座500 kV变电站经由4条500 kV线路连接至扎鲁特换流站,随着鲁固直流送电功率的提升、吉林500 kV丰满电厂机组投产及黑龙江东部外送能力增加,吉林省内输电线路潮流均有所增加,部分线路电流互感器(TA)额定电流较小导致线路潮流受限于TA,对鲁固直流投运后吉林省内500 kV线路TA容量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介绍了开关TA改变比后送电方案编制中考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基于仿真大数据的体系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489

司光亚 王飞 刘洋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9期

摘要:
利用大型仿真系统开展的战争推演与探索性仿真,会产生海量的仿真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战争复杂性规律,是用于研究战争复杂性机理的宝藏。在给出仿真大数据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仿真大数据的分析框架,包括仿真环境与数据规划、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挖掘3个层次,并简要介绍了仿真数据规划和体系分析挖掘层中的基于超网络的数据分析方法。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镍基合金INCO713C定量分析的多元素修正内标模型 下载:59 浏览:429

李欣1,2 赵天卓1,2,3 连富强1,3 刘洋1,3 钟奇秀1,2 孙辉1,2,3 《光电子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INCO713C是一种航空工业中常使用的镍基合金,含有12种常量元素,9种痕量元素,其成分较为复杂。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其进行分析时,矩阵效应较为显著,采用传统标定方法难以得到理想预测结果。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元素修正内标法,对镍基合金INCO713C中的Mn进行定量分析,与内标法、多谱线内标法、传统多元定标法进行对比,建立的标定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对四个未知样品预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降低到了6.16%、5.49%、3.63%、2.00%,均方根误差降低到4.3%、4.4%、2.9%、2.6%,证明了多元素修正内标法对于补偿镍基合金INCO713C中矩阵效应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定量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有一定提升。

输配电价改革进展及其对电网发展影响 下载:97 浏览:518

崔赫1 赵琳2 宋卓然2 刘洋3 李雍睿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作为电力体制改革核心环节,输配电价改革处于深化落地阶段。首先从监管形势上分析了国内外输配电价改革核定方式的异同,其次梳理了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的电价改革相关文件,对比分析了试点已核定输配电价省份电价情况,然后探讨了改革文件中已经明确和尚未明确的管理环节,最后针对电网公司如何科学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从电网投资、规划、建设、运行、营销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在烟草设备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41 浏览:481

刘洋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5年2期

摘要:
智能控制是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自适应、自学习、自纠错等技术,实现对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烟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对烟草设备应用智能技术,可以促进烟草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全面升级,保证有效提高烟草加工的生产效率,其中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和时间的消耗与浪费,确保烟草行业得到高效的发展,从而增加烟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烟草行业要着重提升设备智能化的技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发展水平,从而使生产力得到较大的改善,为烟草设备技术的革新带来了重大的进步,最终能够实现烟草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控制技术在烟草设备中的应用研究,并给出了个人建议,以期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下载:158 浏览:1584

隋佳成 邵天赐廷 刘洋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我国名族文化多样,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精神以及内涵。因此,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为例,分析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及其英译研究。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88 浏览:1795

刘洋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 针对四肢骨折患者,本文主要分析应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将2022.3-2022.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四肢骨折患者以护理方法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n=5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则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观察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SDS、SAS 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而言,本文推荐应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发症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还能提升满意度,在实践中具备推广的价值。

优质护理在全科护理的应用 下载:63 浏览:669

何娜 刘洋洋(通讯作者)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医疗过程中的感受。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现今大部分医院在各科中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成了各医院的工作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安全、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保证医疗的安全,还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