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功能主义视域下的行政协议 下载:64 浏览:499

徐键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行为要素思路是当前识别行政协议的主流思路,其以合意行为是否具备特定的公法要素为聚焦点,忽视了对行政协议的目的功能及应用场域的关照,使得行政协议与行政私法行为的区分变得困难。行政协议是针对高权行政领域等级化之行为模式及组织机制的反思性产物,对行政协议的识别不应跳出高权行政的范围。面对高权行政中传统行政模式的弹性不足问题,行政协议通过行为机制的革新强化相对人的意愿交流能力;通过组织机制的改造来回应任务执行的合作需求。基于功能目的上的差异,行政协议可以类型化为程序介入型协议和公务转移型协议。以类型化为基础,运用不同的规则和方法,可以便利行政协议的识别。

司法审查中的滥用职权标准——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观察对象 下载:81 浏览:489

周佑勇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分离型裁判逻辑立基于形式违法性审查,根据"职权"或"滥用"单一要素进行判断,使得任何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都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结合型裁判逻辑立基于实质违法性审查,认为构成滥用职权必须具备"职权"与"滥用"双重要素,滥用职权的实质是偏离法律目的行使裁量权。分离型裁判中的滥用职权与日常用语更为接近,结合型裁判中的滥用职权更符合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滥用"的主观过错难以认定,影响了滥用职权标准的司法适用性。应以功能主义立场取代规则中心主义,借助均衡性的法律原则与功能性的自我规制技术,化解"滥用"之主观动机认定难的问题。

当代人工智能中计算主义面临的双重反驳——兼评认知计算主义发展的前景与问题 下载:32 浏览:426

贾向桐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计算主义一直构成人工智能科学的核心研究范式,它将认知问题置于"计算"的解释机制之中,进而探求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本质问题。计算主义以符号计算或数据处理为手段的努力获得了巨大成功,极大推动了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但在处理人工物智能化和解释人类思维本质问题上,它仍遇到了巨大障碍。这是反计算主义产生的主要背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反计算主义表现为两种基本进路:即所谓的"不充足性反驳"和认知心理过程与计算物理过程二分的反驳。这两条路径揭示出了计算主义存在的一系列现实和理论难题,但从根本上看,计算主义与反计算主义的双方争论在整体上还是停留在个体认知范畴内,它们理解的人类思维和认知仍限于对大脑自然层面的理解,而进一步对大脑与心灵二分的全面反思意义重大。

团队权力分布的概念、效用机制与未来方向 下载:56 浏览:395

谢江佩1 蒋旻天2 王永跃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团队权力分布的效用机制是团队权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相关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部分研究认为团队权力分布对团队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其会抑制团队绩效。通过梳理团队权力分布文献,明确了团队权力分布概念,即团队权力分布是指团队中有价值资源的分布情况。在分析团队权力分布主要测量方式的基础上,基于等级制度理论,从功能主义及功能障碍主义两种典型的研究视角,分析当前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一是研究者所持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二是团队权力分布效用受到团队权力相关因素、团队任务因素及团队领导特征因素等边界条件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未来可从团队权力分布概念、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设计整体化和引入更多情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产教融合困境及对策研究:功能主义的视角 下载:82 浏览:372

杨斌 李豆豆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之一,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但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在功能主义视角下,对产教融合多方面困境进行分析,如融合思想、融合效益、融合机制、融合共享等,有助于解释这些困境产生的社会性原因,进而了解产教融合对社会发展及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针对困境构建包容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可以推动"产"与"教"达到真正的融合。

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下载:99 浏览:1027

闫艳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自它诞生以来,功能翻译主义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体系完善,影响广泛的翻译理论。本文将以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为线索,通过介绍他们的基本思想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以期更好的认识这一理论。

社会学功能主义与人类学功能主义的比较 下载:324 浏览:3138

李雅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我们熟知的社会学结构主义和人类学早期功能主义具有很紧密联系,且曾经功能主义在两者中占据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在不同的学科中有哪些异同,“后功能主义”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反思功能主义来提升学科的发展。通过对两个学科功能主义的梳理,本文发现二者对功能主义的发展和反思都具有“突出强调”、“关注个人”等相同之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