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工结构复合材料包覆隔离防腐技术研究 下载:40 浏览:310

郑传祥1 朱军2 苏小芳2 闫春波1 林娇1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引发海工结构承载基础腐蚀的因素众多,除了海水化学腐蚀以外,还受到洋流、海浪的冲击和生物腐蚀影响,因此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海工结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针对海上风电承载基础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海水环境,提出了一种海洋防腐新技术,采用耐腐蚀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将海水腐蚀最严重的海水飞溅区的承载基础包覆隔离,避免其被海水腐蚀,并设置监测装置监测包覆隔离的有效性,对防护层破损情况定位进行监测以便及时维护。而承载基础的其余区域采用耐腐蚀涂层,该设计提高了整个海洋承载基础最易腐蚀区域的耐腐蚀性能,也大大提高了海洋承载基础的整体耐腐性,延长了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

缓释药剂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447

于淑亭1 黄建涛1 李沁原1,2 齐童1 杨帆1 李捷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包覆型和负载型缓释水处理药剂的制备方法:微胶囊技术、熔化冷凝技术、流变相技术、St-BER技术、浸渍法、碾磨法以及液相分离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制备缓释剂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缓释型水处理药剂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 下载:91 浏览:506

邵奕嘉1 黄斌1 刘全兵2 廖世军1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正极材料,具有性能优于钴酸锂而成本远远低于钴酸锂、能量密度远远高于磷酸铁锂等重要优点,正在逐渐成为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但是,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也存在循环稳定性不足、大电流密度放电性能不佳等问题。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的性能,近年来国内外在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改性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材料制备方法、包覆修饰和掺杂改性三个方面,介绍了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及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聚苯胺包覆酸处理螺旋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下载:74 浏览:489

史泰龙 唐国霞 赵晨曦 黄新林 刘秀昀 孙益欣 朱亚波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用原位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包覆螺旋碳纤维(CMCs)复合材料,使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硝酸处理CMCs(表示为H-CMCs)为纤维表面提供含有羧基等含氧官能团。这为苯胺在H-CMCs表面的聚合提供基础,有助于PANI附着在H-CMCs的表面。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PANI包覆H-CMCs,其比电容值明显高于H-CMCs自身,表现出良好的大电容性能。原位聚合法更有益于PANI与H-CMCs的协同作用,使复合体的电容性能提高。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下载:91 浏览:503

王英1 孙文1,2 唐仁衡1 肖方明1 黄玲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商品化纳米硅粉和沥青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热解法制得Si@C复合物.将Si@C复合物和人造石墨混合,制得Si@C/G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Si@C复合物和Si@C/G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硅碳复合材料中Si@C复合物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5∶85时,在100mA/g的恒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95.4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6.1%,循环80周后容量仍有596.6mAh/g.

纳米包覆法制备SrAl2O4:Eu2+,Dy3+发光粉及铁杂质猝灭研究 下载:51 浏览:531

杨雪峰 宁桂玲 于晶杰 刘杰 林源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利用纳米包覆技术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铁量的发光粉SrAl2O4:Eu,Dy.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纳米氧化铝水合粒子的包覆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谱测量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铁杂质对发光粉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铁的引入没有使发光粉的晶相结构发生变化,但却大大降低了其发光强度.随着铁含量从0.001 mol增加到0.01 mol,余辉平均发光强度下降了50%,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Fe3+-O2-中心将一部分能量传递到红外区域引起的,同时首次发现了铁在铝酸锶晶体中的红外发光现象。

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TPT复合改性纳米Si3N4粉体研究 下载:87 浏览:529

殷守华 章于川 方胜阳 何璟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采用自制的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四异丙氧基钛(TPT)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TEM、粒径分布、接触角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纳米Si3N4粉体的表面包覆了有机物,并与其发生了化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3N4粉体的团聚;处理过的Si3N4粉体粒径明显减小,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显著增加,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改善了纳米Si3N4粉体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聚合物包覆热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工艺研究 下载:59 浏览:554

曾宪华1 樊慧庆2 李国才3 史运则4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采用聚合物包覆热分解法化学工艺制备了纳米氧化锌,对其工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对所得粉体进行XRD与SEM表征.发现利用该工艺所得粉体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空间群为P63mc)的纳米氧化锌.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锌衍射峰尖锐,表明此种方法合成的氧化锌结晶程度高.所得的氧化锌粉体XRD图谱中没有杂质衍射峰,说明产物纯度都很高.产品SEM表征结果显示了此工艺产物在形貌方面的高度一致性--为菊花状氧化锌纳米杆团簇,对产物形貌形成的原因做了探讨.

甲烷气氛中激光-感应复合加热制备碳包覆纳米铝粉 下载:59 浏览:457

郭连贵1 宋武林2 张小塔3 谢长生4 胡木林5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在甲烷气氛中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铝粉.使用XRD、TEM、HRTEM对碳包覆纳米铝粉进行物相、形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胶囊粒径范围为8~40 nm,平均粒径28nm,纳米铝粒子表面包覆了3~4层石墨碳.对碳包覆纳米铝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氧化铝纳米包覆制备松散铝酸盐发光体 下载:67 浏览:463

宁桂玲 杨雪峰 朱维波 林源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实验研究了氧化铝纳米包覆技术对防止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体颗粒烧结行为和对发光相含量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固相混料法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用铝醇盐在碳酸锶颗粒表面水解形成氧化铝纳米包覆层能防止烧结体形成,得到松散的晶粒状发光体;能提高发光相含量10%以上,使发光晶相总含量达99%以上.文中讨论了纳米包覆技术的制备过程、性能表征及防烧结机理。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下载:233 浏览:2372

王敏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由于具有高比容量、制备成本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受其自身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的限制,还存在高电压下循环性能差、电子电导率低、锂镍混排造成倍率性能差、热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阐述了科研人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改性的研究进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